吳向陽
整理與復習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它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通過不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已學新知進行回顧、再現(xiàn),并將所學的比較零散的知識進行有效梳理,使其條理化,系統(tǒng)化,進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教師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有效鞏固,查漏補缺,拓展提升,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卻把重心放在學生的重復練習和知識的簡單回顧上,只是讓學生回憶所學知識及相關概念,適時完成教材中或者自己所設計的練習題上,“冷飯重炒”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沒有掌握的地方依舊存在,更談不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了。因此,對于如何上整理與復習課?如何上好整理與復習課?是當前老師們應該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下面結(jié)合《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整理與復習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回顧梳理,加深理解
整理與復習的目的不僅要將所學公式、法則、概念等進行有效的回憶,更重要的是要將零星的知識進行梳理,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深入了解數(shù)學知識的本質(zhì)。通過梳理,弄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比較、綜合、分析。同時,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整理與復習時,課前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回顧并進行自主整理,上課時讓學生先在同桌內(nèi)進行交流整理的情況,此時教師就深入各小組巡視;從學生整理情況來看,形式多樣,有的整理成表格,有的整理成知識樹,有的整理成知識網(wǎng),有的整理成圖……于是,教師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幾件作品在全班交流分享,其余學生對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與質(zhì)疑。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設計與組織,不僅讓學生回憶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這些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都是利用轉(zhuǎn)化的方法,將所要研究的圖形轉(zhuǎn)化成學過的圖形,它們都可以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研究多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前提和基礎。這樣使得所學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之間的關系就更加系統(tǒng),更突出了幾者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學生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各個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的理解與掌握。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前提。如果復習課只是讓學生簡單機械的進行作業(yè)練習,學生就沒有一點新鮮感,缺乏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練習的質(zhì)量,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因此,要上好復習課,更需要我們老師根據(jù)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做到學有所獲,這也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思想。在教學《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整理與復習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整理,交流分享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關于這部分知識,你哪些地方學得好?把你的學習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你還有什么疑問或者掌握不太好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提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學生聽了同伴的分享和自己的質(zhì)疑,不但學習了他人好的學習經(jīng)驗,也明確了自己復習的重點就是弄清楚之前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復習的興趣,這樣為后面的鞏固應用提供了有效的學習動力,使得我們的復習課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針對性。
三、有效指導,應用提升
教師在教學復習課時,針對所學知識不能平均用力,應做到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對于學生掌握較好,簡單知識,教師可以“一筆帶過”簡略處理,對于學生易錯易混,本單元教學重點的地方教師應作為復習的重點,教師應加強指導。因此,在進行整理與復習前,教師要對學生學習新課過程中所反饋出的各種信息進行有效收集整理與分析,以便確定復習重點,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比如我在整理與復習多邊形面積計算時,課前將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進行抽樣整理與分析,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如下三個層次的練習:一是基礎練習,針對后進生設計一些幾乎都是直接運用公式解決問題的題目;二是對比練習,針對學生易錯易混的地方設計一組練習,比如信息敘述方式不同,有單位換算,密切聯(lián)系實際生活實際的問題等;三是拓展練習,應用公式的推導或特殊圖形及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等。針對基礎練習我只是簡單的讓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講評即可;然而對比練習才是復習過程中,重點指導地方。期間,有教師的個別指導,也有同伴交流,師生互動等,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我給予及時糾正和強調(diào)。對拓展練習的處理,在教師點撥的前提下,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最終得以順利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部分后進生對所學知識能得到進一步鞏固,也讓其它孩子能從對比練習中找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為學生能獨立正確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有了拓展練習,為發(fā)展學生思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情境。
整理與復習課,應基于學生的學情,創(chuàng)設各種具有針對性、挑戰(zhàn)性、層次性的問題情境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不需要面面俱到,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設計練習,更需要教師交給學生自主整理與復習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查漏補缺,讓每個孩子的思維能力通過復習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整理與復習課更加有效、高效,才能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