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布朗族莽人的變遷—讀《莽人的過去和現(xiàn)在
      ——十六年跟蹤實察研究》

      2019-06-10 07:47:26龍成鵬
      今日民族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金平水鳥圖騰

      文 / 龍成鵬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云南各少數(shù)民族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生活在金平縣中越邊境的布朗族莽人所經(jīng)歷的改變,就是一個典型事例。要了解這種改變,我們推薦《莽人的過去和現(xiàn)在——十六年跟蹤實察研究》這本書。這本書勾勒了莽人生活的全貌,借此不僅可以了解莽人的文化,也足以管窺這70年來云南的民族團(tuán)結(jié)進(jìn)步歷程。

      不只是學(xué)者之書

      我兩年前去金平金水河鎮(zhèn)龍鳳村拜訪省級非遺傳承人陳自新。匆匆一瞥之后,對莽人的社會、文化更覺無知起來。于是,在查閱文獻(xiàn)時,我得知了《莽人的過去和現(xiàn)在》(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一書。

      該書作者楊六金當(dāng)時在云南省社科院紅河民族研究所工作,上世紀(jì)80年代末因偶然機會接觸莽人,此后16年里持續(xù)到莽人生活的地方進(jìn)行田野研究,期間(1997年開始)還因為對莽人的了解,被上級借調(diào)到莽人聚居的金河鎮(zhèn)擔(dān)任副鎮(zhèn)長,隨后又被選為鎮(zhèn)長,得以通過學(xué)者、官員等不同身份深入莽人社會。因此,書中楊六金所記錄的莽人的社會、經(jīng)濟的變遷,其中一部分就是他參與推動的。

      比如,他“親自教他們選良種、栽菜、發(fā)豆芽、做豆腐、腌咸菜……另外,還從外地引進(jìn)了25個適宜在高寒山區(qū)種植的水稻品種在當(dāng)?shù)卦嚪N,有兩個試種成功,畝產(chǎn)達(dá)到了300多千克”。

      在莽人的知識、觀念、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楊六金同樣做了很多超出學(xué)者范圍的工作。為此,他還被當(dāng)?shù)馗刹咳罕姺Q為“莽人主席”“莽人頭”,并于2000年被紅河州委、州政府授予“民族團(tuán)結(jié)進(jìn)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

      總之,彝族學(xué)者楊六金所寫的這本莽人的民族志,有不同尋常的身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系列莽人社會精確的知識,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學(xué)知識的力量。

      莽人的定居與安居

      莽人跨境而居,除中國外,在越南、老撾都有分布。中國境內(nèi)的莽人聚居地,在金平縣最南部的金水河鎮(zhèn),共計2個村委會的3個村小組,今天的人口共計760余人。

      《莽人的過去和現(xiàn)在》一書出版于15年前,行政規(guī)劃和人口,與今天有些區(qū)別。人口有自然增長無需多言,但居住地的歸并和變化,則直接反映了莽人的生活變遷。

      2004年成書時,莽人生活的村子有4個,分別是南科村委會的南科新寨、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和烏丫坪村委會的雷公打牛村4個自然村(村小組),而人口則是107戶,651人(根據(jù)2003年數(shù)據(jù))。

      書中還提到這4個村子的由來。1950年莽人開始定居定耕,至1958年,莽人散居在14個窩棚點。金平縣政府多次動員,向他們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并以金平的拉祜族苦聰人為實例,向他們展示定居生活的好處。1958年底到1959年初,工作取得成效,莽人的14個窩棚點,合并為4個新的定居點,也就是楊六金做調(diào)查時的4個村子。

      楊六金寫完這本書之后的15年里,這4個村子又進(jìn)一步搬遷、歸并,于是就有了今天的3個自然村。這3個自然村分別是:南科村委會的龍鳳村、水龍源村、烏丫坪村委會的雷公打牛村。龍鳳村就是原來的南科新寨搬到新址后的名字,水龍源村則是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在新址合并而成,雷公打牛村保留了原來的名字,但也搬遷到距離原址幾公里的新居。

      2008年5月,政府實施莽人綜合扶貧項目安居工程建設(shè),這3個莽人聚集的村子,全都換成了帶庭院的二層小樓。

      遷自越南

      2009年,就在金平莽人的生活環(huán)境再次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第二年,莽人擱置了半個世紀(jì)的族屬問題得到解決,莽人識別為布朗族,1950年代末以來,關(guān)于其族屬的爭議最終得到解決。

      關(guān)于莽人的族屬,楊六金還特別討論了“莽人”和“芒人”的區(qū)別。莽人一度被寫成“芒人”,這造成了很大誤會。

      越南有“芒人”,人口91.4萬(1989年數(shù)據(jù))。有人誤以為中國的莽人(被誤寫成“芒人”),就是越南的芒人。實際上,越南有芒人和莽人兩種不同族群,其中與金平莽人同族的越南“莽人”,人口只有幾千。而金平則只有莽人,沒有“芒人”。2001年,楊六金把關(guān)于莽人名稱的研究報告遞交給紅河州人大、政協(xié)和金平縣委、縣政府,最終促成了莽人這個族稱的寫法。此后的民族識別,也沿用了“莽人”的表達(dá)。

      莽人的族源問題,涉及歷史書寫,是一大難題。近期的遷徙比較明確,莽人的各大家族都來自越南。楊六金在書中,還把遷徙路線畫成了直觀的路線圖。莽人亡靈送魂路線,也基本與家族的口傳歷史一致,都指向越南。

      不過,楊六金結(jié)合關(guān)于“百濮”(莽人,或者布朗族,都屬于云南的“百濮”系統(tǒng))的民族史研究成果,認(rèn)為這些莽人的祖先,可能是從云南保山一帶遷到越南,而時間則可能早至明末清初。

      這個基于歷史文獻(xiàn)的推測,已然超出了現(xiàn)代莽人的記憶范圍。

      原始文化的痕跡

      楊六金展開田野調(diào)查時,莽人的社會組織部分已經(jīng)改變,但通過長者的回憶,還能記起其中的一些環(huán)節(jié)。

      比如,莽人社會內(nèi)部有一種組織,叫“米”。這個組織,通常由不同姓氏(氏族)的10來個家庭組成。換句話說,“米”不是氏族組織,更像是多個氏族的聯(lián)合。

      “米”是莽人社會的自治組織,由氏族的長老們組成(其中一位被推舉為首領(lǐng)),生產(chǎn)計劃、修建房屋、婚喪喜事、逢年過節(jié)等村寨大事,都由集體討論決定。

      莽人的社會文化,就我個人的認(rèn)知而言,最新奇的莫過于他們的圖騰姓氏。中國歷史上的傳說時代,有以圖騰為姓氏的說法,但這個說法,事隔四五千年,歷史文獻(xiàn)很難確證。但據(jù)楊六金的調(diào)查,現(xiàn)代莽人的姓氏,就明確地反映了他們過去的圖騰崇拜。

      莽人有兩種姓氏。一種是漢姓,這是在與其他民族交往時使用的,也是現(xiàn)代行政管理時的姓氏。這些姓氏,有陳、龍、盤、刀、羅等等。另一種就是圖騰姓氏,這些姓氏,有水鳥氏、蛇氏、哨路鳥氏、布廣樹氏、斑鳩鳥氏、虎氏、熟郎鳥氏、度朱厄氏等。

      這種圖騰姓氏,每一種都還細(xì)分為三種顏色,即紅、黑和灰。比如,水鳥氏分為:紅色水鳥圖騰姓氏,莽語稱“度旺倫”;黑色水鳥圖騰姓氏,莽語稱“度旺朱”;灰色水鳥圖騰姓氏,莽語稱“度旺布勒厄”。

      這些圖騰姓氏,還有兩點信息要補充。

      一個是與漢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如,姓陳的是“水鳥氏”,傳說,這一姓氏的先民因跟蹤水鳥而尋找到水源,于是崇拜水鳥,以它為姓。其他漢姓也都對應(yīng)一個圖騰姓氏,且有類似的起源神話。而且,如果以某個動物或植物為圖騰,這個姓氏就忌吃該動物或忌燒該植物。比如,姓陳的是水鳥圖騰,忌吃水鳥。姓刀的為“布廣樹氏”,忌燒布廣樹。

      另一個是圖騰姓氏內(nèi)部,同一顏色之間不能通婚;不同顏色,以及同一個顏色不同圖騰的則可以通婚。這個知識挑戰(zhàn)我們的原有認(rèn)知。

      以我們的通常經(jīng)驗,同一個姓之間通常不能通婚,因為同一個姓,意味著來自同一個氏族,有同一個父系祖先。實行氏族外婚制,這是人類發(fā)展史上普遍的規(guī)律。

      但是,按照莽人的圖騰姓氏,一個陳姓,實際上對應(yīng)的圖騰姓氏可分為三種顏色,相當(dāng)于進(jìn)一步分為三個小的氏族,且三個氏族之間,可以通婚。

      盡管氏族分化是人類的普遍現(xiàn)象,但莽人還是提供了一個很有想象力的方式,給這種氏族分支賦予了三種顏色。

      獨特的“從妻居”

      莽人的社會文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細(xì)節(jié)。

      比如,被視為某種原始婚姻殘余的“妻姊妹婚”,即一個男子或男子的兄弟,娶了一個女子為妻,該女子的二妹、三妹成年后也同樣嫁給該男子(一夫多妻),或嫁給該男子的其他兄弟(一夫一妻)。這種婚姻方式,與北美印第安人的社會相似,恩格斯說是“一整群姐妹共夫的遺風(fēng)”。楊六金調(diào)查時,姐妹共夫現(xiàn)象已不存在,但某哥弟分別娶某姐妹的情況則少量存在。

      再比如,過去結(jié)婚時,男方請媒人,女方也要請媒人,雙方都有一個主媒人和三到四個副媒人。男方去女方家提親,要拿2串松鼠肉(一串7只,一串8只)。結(jié)婚前,男子要到妻子家住3至5年,這叫“從妻居”。期滿后,女婿得到岳父岳母允許后,才能帶著妻子回父母家。結(jié)束“從妻居”這天,要舉行隆重的婚禮。

      莽人的火塘文化也比較獨特。1960年以前,莽人在一棟房子內(nèi)通常設(shè)有不同性質(zhì)的火塘,有四到五個。這些火塘各自有名稱和功能,也是莽人文化的禁忌所在。不過,1980年以后,莽人室內(nèi)的火塘已逐漸減少,到楊六金考察時,一家只有兩個火塘了。

      莽人的服飾比較容易區(qū)分,特別是女子,女子在頭頂盤有發(fā)髻,脖子有項圈,衣領(lǐng)處有紅綠黃等顏色的裝飾線球,對襟窄袖短上衣,穿裙子,短衣和裙子之間,圍一塊圍腰。這塊圍腰比較大,從腋下到大腿都能包裹。

      楊六金說,這些服飾,1980年后基本改變,平時穿漢族服裝,只有過節(jié)、結(jié)婚才穿傳統(tǒng)服裝。

      告別刀耕火種

      莽人的社會變遷,最轟轟烈烈的是生產(chǎn)與居住。

      新中國成立以前莽人就有農(nóng)業(yè),但比較原始。種植玉米等作物,但沒有固定耕地,而是選中林地,放火燒山。燒山后用木棍、木鋤等工具播種(收割則用尖頭木棍、竹片,或者手掐)。不懂翻土、除草、施肥。這種耕作就是通常說的“刀耕火種”,對生態(tài)要求很高。通常第一次燒山得來的地,叫處女地,種一年就拋荒。五六年后,樹樁長成新的小樹林,就再燒一次,這次的地叫幼林地。隨后,又再度拋荒,幾年后,已經(jīng)燒得光禿禿的土地上樹很少了,只有野草還茂密,于是再燒一回,這個地就叫草地。以上三種地,按時間肥力遞減,害蟲遞增,再后面,這種野地就很難繼續(xù)搞刀耕火種。

      新中國成立后,莽人的生產(chǎn)方式變化很大。完全進(jìn)入鐵器工具時代,游耕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開墾固定耕地。1956年開始,有人嘗試種植水稻。1958年以后,開始逐步普及。草果坪和南科的莽人,在周邊瑤族、拉祜族同胞幫助下,掌握了栽培水稻的技術(shù),當(dāng)時尚未組織起來的坪河中寨和坪河小寨也在1959年播種了147斤水稻種。

      書中,楊六金做了一個圖表——水田的增長:1950年時是零,1960年是67畝,到2003年是350畝。

      今天莽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又有了新的變遷。龍鳳村的陳小華支書說,已經(jīng)不種糧食了,而是改種甘蔗。兩年前,我去龍鳳村,路邊哈尼族的幫工正好砍甘蔗。

      跟這種改變相關(guān)的是商品交易。村民回憶說,以前沒有衣服、食鹽,也不知道錢,不敢和其他民族交往。所以,要吃鹽,就把獵獲的野獸肉和編織品背到其他民族的村子邊,放在路邊,然后躲起來。其他民族看到物品就知道莽人來貿(mào)易了。他們就會拿食鹽、鐵刀、鐵鍋、舊衣服等物品,放在另一邊,然后也躲到樹叢里?!拔覀儚碾[蔽處出來拿走他們的物品之后,他們才來拿我們的物品?!庇谑?,不見面的物物交換得以完成。

      后來,交易進(jìn)一步發(fā)展,公開化了,莽人與鄰近的苗、瑤、哈尼、傣等民族公開交易,莽人換取的物品擴大到酒、藥、火藥、火槍等。再后來,貨幣也逐漸進(jìn)入,商品貿(mào)易又進(jìn)一步發(fā)展。

      楊六金到這里考察時,莽人經(jīng)常成群地到河谷傣族人聚集的勐拉市場趕集。往返需三四天,莽人住在傣族人家,食宿以他們帶到集市賣的篾墊、凳子為酬謝。

      今天的集市交易又進(jìn)了一步。龍鳳村的山脊下,是南科村委會駐地,這里每周會有從勐拉上來的商販在一個建好的市場里賣衣服和各種雜貨。而且,這里也有商店、餐廳和旅社。

      莽人居所的巨變

      在這短短的60多年里,莽人經(jīng)歷的人類文明史幾乎長達(dá)數(shù)千年。從莽人的口傳史詩看,最早的先民是住巖洞,那時候尚不知道建筑房子。新中國成立以前,一些貧窮的莽人也住巖洞。楊六金采訪雷公打牛村的龍大,他就回憶說,他10多歲時,就見有一家莽人住在大石洞里?!岸纯谟眯∧竟骱托≈駠鷻趪鷵?,洞外還種著包谷。

      莽人的居所,還有一種臨時性的鳥窩棚,建在樹丫上,用于看守莊稼或狩獵。

      單坡屋頂棚,是莽人比較古老的住房,上世紀(jì)90年代中期后,村子就見不到了,但在80年代,少數(shù)困難家庭還住這種房屋。結(jié)構(gòu)簡單,用田埂、巖石做山墻,把樹干的一端靠在山墻上,另一端插入土中,就構(gòu)成了一面斜坡,上面蓋樹葉、芭蕉葉、茅草,斜坡屋頂垂到地面,沒有墻。

      雙坡屋頂棚復(fù)雜一些,有柱子,有梁,兩邊搭茅草,屋頂垂到地面,同樣沒有墻。1999年,楊六金住在坪河下寨龍三家,當(dāng)時他家的房子就是這種棚屋。

      比雙坡更復(fù)雜的是四坡屋頂房,也就是雞籠棚。有低矮的墻體,四面坡遮蓋。

      上面幾種,都是一層,人睡在地上,也叫地板屋。再復(fù)雜一點的,就是干欄式樓房了。莽人的干欄式樓房,竹木結(jié)構(gòu),茅草屋頂,上下兩層,用竹片和小細(xì)木做圍欄。長十三四米,深十米。每棟房子有兩道門,后門為背水、拿菜、生育、出殯等出入專用,文化功能異常重要。

      90年代,這種建筑是莽人的主流建筑。

      90年代末,莽人的房屋,開始發(fā)生巨大變化。1998年以前,莽人沒有土掌房和磚房。但從這一年后,就逐步開始出現(xiàn)了雙坡屋頂?shù)耐琳品亢痛u瓦房。1998年南科新寨(龍鳳村)的陳士平,受易地搬遷來的苗族和彝族建蓋土掌房的影響,花3000塊錢,請苗族泥水匠來夯土砌墻,建蓋了莽人第一棟土掌房。第二年,本村羅四華效仿,同樣以3000塊,建蓋了一棟土掌房。隨后,有另外三家建蓋了石棉瓦頂?shù)拇u瓦結(jié)構(gòu)房(用水泥磚砌墻)。

      到寫這本書時,楊六金說,莽人聚居的4個寨子,共有磚墻瓦頂房3棟,土墻瓦頂房8棟。而我們知道,2008年后,這些自發(fā)嘗試的各種建筑,都被統(tǒng)一設(shè)計的新的庭院式樓房替代,莽人的住房真正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

      莽人的文化變遷,不只是這些宏大敘事。該書第十章還專門討論現(xiàn)代文明對莽人的影響,其中提及了很多現(xiàn)代商品進(jìn)入莽人社會的具體時間。比如,鐘表是1972年2月,南科一村民用賣一頭水牛所得的錢,到勐拉買回來的上海牌手表。楊六金統(tǒng)計,“現(xiàn)在四個莽人村寨有手表240只(機械表52只,電子表188只)”。其他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品,像收音機、電視機、打火機、碾米機、粉碎機等進(jìn)入的時間,書中都做了交代。

      楊六金完成這本書的調(diào)查、寫作的時間(21世紀(jì)初),其實正是中國社會以及莽人新一輪巨變的開始,所以,在過去的15年里,莽人社會的變化,又出現(xiàn)了很多新情況。

      兩年前,我去莽人的龍鳳村時,公路已經(jīng)修到家門口,兩輪或三輪摩托車已經(jīng)很常見,手機也早已普及。但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狩獵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而豐收歌、送亡經(jīng)、獨特的單孔巴烏“楞弄”等文化遺產(chǎn),正面臨傳承危機。莽人在融入現(xiàn)代社會時,也遇到了新的情況、新的問題。

      猜你喜歡
      金平水鳥圖騰
      SiC trench MOSFET with dual shield gate and optimized JFET layer for improve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afe operating area capability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江河里的水鳥
      《這條比較傻》等
      再來一瓶
      關(guān)注食品安全
      水鳥
      駿馬(2016年6期)2017-01-09 08:48:46
      手絹游戲———疊“水鳥”
      啟蒙(3-7歲)(2016年10期)2016-02-28 12:27:12
      嘉陵江武勝段冬季水鳥多樣性調(diào)查
      麻阳| 太和县| 贵州省| 盘锦市| 长泰县| 桐庐县| 繁峙县| 文山县| 永和县| 六枝特区| 奈曼旗| 西青区| 凤城市| 赫章县| 武汉市| 遵化市| 蒲城县| 达州市| 松原市| 洞口县| 伽师县| 宜宾市| 左权县| 南安市| 庆云县| 鄱阳县| 鲁山县| 洛川县| 高邑县| 常州市| 九江县| 江安县| 陇南市| 马关县| 菏泽市| 陈巴尔虎旗| 宽甸| 西乡县| 德昌县| 黄梅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