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素質的提升。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和新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也要進行一定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高效思政課堂的創(chuàng)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采取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樣的課堂就會產生一種嚴肅的氛圍,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自然無法提高。因此,思政教學模式必須要改進。也就是說,要完成從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到教師與學生雙方互動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思政課堂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而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深刻理解思政知識點。所以,教師就要在思政課堂上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高校? 思政課堂?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78-02
體驗式教學模式興起于20世紀初,傳入我國的時候已經到了20世紀末,起初體驗式教學知識在表演課程、體育課程上應用,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后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體驗式教學手段被應用到了更多的領域。所謂的體驗式教學,指的就是,教師以理論為基礎,通過為學生營造一些符合學生理解能力和認知特點的情景氛圍,讓學生結合情景豐富自身的感受,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內涵。而且,在體驗式的思政課堂中,學生的感受處于關鍵地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感知、領悟和消化環(huán)節(jié)被注重,學生自然就能夠感受到思政課堂的樂趣。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政課堂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完成了從被動接受和理解知識到自由靈活探究知識的轉變。這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基礎情況出發(fā),為學生構建體驗式的課堂,讓學生感受到思政教學的趣味,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體驗式教學方法在高校思政課堂上的運用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1.創(chuàng)建情境,豐富情感
創(chuàng)建情境,指的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理論知識營造相關的氛圍,引入相關的案例,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學生在思考、總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感悟,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要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從而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體驗。
比如:筆者在講解“繼承愛國傳統,弘揚中國精神”的相關知識時,筆者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視頻:中國女排在2015年的世界杯和大獎賽上,女排姑娘再創(chuàng)輝煌。很多學生對于這個事例還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的學生就提到了:當時我覺得特別自豪,我為我的祖國驕傲!緊接著,筆者又為學生描述了在馬航事件出現時,我國政府采取了外交、民航、海上救撈以及海警等綜合性的救援手段。在馬航事件過去一個多月,中國政府仍然在要求相關國家繼續(xù)搜救,并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學生在馬航事件以及政府和國家的做法中,就能夠感受到國家對人民的愛。學生就能夠體會到祖國正在不斷前進,學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自然會被激發(fā)。這些視頻以及事件的講解,不僅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情境,還能夠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對于祖國的熱愛。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自然就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為了祖國的發(fā)展而不斷努力。
2.自主思考,深化理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自主思考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導致教學的成果停留在思政課堂中,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無法應用。而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扮演著學生思維的引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就要應用體驗式教學手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梳理知識點,加深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溝通與交流中,深層次地體驗和理解思政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在“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掌握對外開放的必要性。首先,筆者提出了問題:你們能列舉出我們身邊的國外品牌嗎?學生馬上就給了這些答案:耐克、阿迪達斯、芬迪、迪奧、香奈兒、現代、豐田……根據學生的回答,筆者又提出了問題:假如我們一個月不用外國的產品或者資源,我們的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學生在自主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對外開放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盛唐時期和圓明園被毀滅后的情況,讓學生在對比中分析我們?yōu)槭裁磿洑v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學生在史實中就能夠體會到對外開放的必要性。其次,我為學生列舉了我們國家近期的重大成就:天宮一號發(fā)射成功、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研制成功等等。同時,筆者讓學生結合將要在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辦的冬奧會,以小組為單位分析,為什么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冬奧會,這樣的活動會對祖國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生在小組溝通與交流中就明白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原因。當然,對外開放也是有一定原則的。筆者引導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對外開放的觀念。在本節(jié)課知識的講解中,筆者基本上都是采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思考,而這樣形式下,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3.組織實踐,親身體驗
在傳統的思政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的都是大課堂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教師無法及時維護課堂秩序,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而且,由于人數過多,教師往往就會忽略思政教學的實踐性,認為思政教學只要講解理論知識就可以。這樣的模式,就造成了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缺失,使得思政課堂的教學知識與實踐脫節(jié),學生無法掌握在實踐中運用思政知識的能力,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yǎng)。而且,理論性較強的課堂,就會導致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趣味性,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失去學習思政知識的興趣。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出現,給予了學生親身體驗,動手實踐的機會。要想改變傳統思政課堂的弊端,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就要組織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從而加強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常常會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如:到貧困地區(qū)的小學進行慰問,讓學生在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時,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同時,筆者還會引導學生到教育基地進行感受,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幸福,使學生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時光。此外,筆者在學校內,也會為學生組織體驗活動,主要是以辯論賽和演講比賽為主,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加深對于思政知識的理解。
總之,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現狀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建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組織實踐活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于思政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任永輝.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方法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0):86-87.
[2]苑麗輝.體驗式教育視域下高職思政教學改革方法淺談[J].才智,2018(25):70.
[3]李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4]鐘學娥.藝術類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