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
摘要:番茄是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廣泛被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培育和病蟲害的防治,避免造成損失。本文從番茄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面進行分析,旨在通過推廣先進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來促進番茄的良性生長,增加產業(yè)效益。
關鍵詞:番茄;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1 番茄培育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1.1 番茄的培育種植管理番茄在種植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番茄的培育工作,在番茄播種之后,要注意土壤的通風和保溫,同時要保證番茄水分充足。如果用營養(yǎng)缽育苗,需要在育苗前半個月,將育苗基質按照相應比例混合均勻,再向其中噴灑38%的50倍甲醛溶液,覆蓋塑料薄膜密封堆放7天后,將育苗基質裝入營養(yǎng)缽,均勻的擺放在育苗床上,自然風干3~5天。
1.2 番茄的病蟲害防治
到了番茄的生長期,病蟲害會明顯增多,常見的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等,蟲害主要是蚜蟲。蚜蟲侵害通常發(fā)生在根部,番茄一旦出現蚜蟲問題,治理起來就會變得十分困難,因此蚜蟲防治當以預防為主。在篩選番茄品種時,最好選擇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種,增強番茄的抵抗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在番茄定植移栽時或者緩苗期,可以采用青枯立克對番茄苗的根部進行澆灌,每兩天澆灌一次。這樣能夠有效預防番茄潰瘍病、枯萎病等疾病。在用藥物防治白粉虱時,要把握好噴灑的時間和方法,通常選擇在清晨噴灑番茄。因為清晨溫度較低,濕度大,白粉虱不會亂飛,噴灑時主要往葉背上用藥。采用這種方式不僅省工、省時,還可減少藥物的使用,降低成本,提高番茄的品質。
2 加強肥水管理
我國南北方的夏季氣候差異并不大,此時的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番茄的生長發(fā)育,夏季雨水充沛,陽光充足,番茄的光合作用較強,因此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此時一般不需要對番茄進行澆水。當秋季臨近時,降水逐漸減少,此時需要酌情澆水,否則會導致番茄減產。在種植過程中,還應根據番茄的生長情況以及土壤墑情,進行適當的追肥??梢赃m當地噴施一些營養(yǎng)素,促進果實生長,還能提高番茄的色澤,提升品質。營養(yǎng)素可選用菜果壯蒂靈,在番茄開花前與果實生長期進行噴灑,可以起到提高番茄花粉受精質量,促進番茄生長發(fā)育,減少落花、落果等作用。
3 調整枝干
番茄在生長期應及時摘去植株側葉、病葉、老葉、黃葉。當果實進入白熟期后,應將果實下部所有葉片摘除。當番茄生長點超過吊線時,應及時進行落蔓處理,落蔓后要保持畦面地膜上沒有積水,避免出現莖蔓沾水而患病。當番茄果實生長到1厘米左右時應及時疏花疏果,結合市場需求,每穗可保留3~5個果實。
4 適時采摘
番茄成熟的過程分為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應根據不同的需求,適時地進行采摘。若番茄需要長途運輸,則可采摘綠熟的番茄,以防止番茄在運輸途中受到損壞;若番茄需要就近銷售和運輸,則可在成熟期進行采摘,因為此時的番茄成熟程度較好。番茄質地柔軟,易發(fā)生損耗,因此在采摘的過程中需要多加小心。采摘番茄時,不可將果蒂連帶摘下,否則在裝運的過程中極易刺傷番茄。若采摘的果實沒有完全成熟,可將番茄放入溫室中儲藏,既可以自然加快番茄的成熟速度,避免因使用激素等藥物而引起藥物殘留,也可延長供應期,保證產品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5 結束語
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番茄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還可以更好地推動番茄生產的科學化,促進了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種植番茄時要科學地進行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收貨采摘,及時總結出現的各種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為番茄產業(yè)良性發(fā)展提供新經驗、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