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生
摘要: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對理論知識進行分解,使其能夠在實驗中合理運用。化學實驗看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因此,在進行實驗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實驗過程,對實驗操作進行了解,提升我們的知識體系,簡化學習過程。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181-01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用實驗為學生打開了“科學之門”。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收獲了科學的魅力與探究科學的興趣。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我們還需要積極開展實驗教學,不能因為學生理性,就用理論來代替實驗,用記憶代替探究。認為學生能夠記住標準答案就能解決所有的教學問題。但事實上,化學知識的學習是不能用這種方式來解決的,化學能力的提升自然也不能用這種方式實現(xiàn)。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借助實驗教學。下面筆者就對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情景模式,以生動形象的情景再現(xiàn)將化學知識完整地呈現(xiàn)于學生的面前,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化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當中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性教學,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例如在“金屬鈉與水的水生活現(xiàn)象、銀鏡的反應”這一節(jié)的探究教學當中,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實驗效果,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教學,學生通過對相關情景模式的切身體驗,感受金屬鈉與水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力的沖擊,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實現(xiàn)激發(fā)他們化學知識學習的熱情這一目的。
2.重組高中化學實驗內容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實驗,學生在課下觀看老師的實驗。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提高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老師要不斷思考,對化學實驗的內容進行重組,調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O計一些探究性的實驗,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師生的互動,提出問題,動手解決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理解化學知識。比如說,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有甲烷的制備,首先老師要把其中的原理給同學們講解清楚,然后再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利用老師準備的實驗裝置,采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制備出甲烷。這期間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不同的小組使用不同的催化劑,大家比較不同的方法有哪些優(yōu)缺點?這樣就是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探究,以此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3.引導學生探究
在近些年的教學過程中,開放性教學設計理念得到了很多教師的認可。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開放性的化學實驗來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知識,幫助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難點,掌握課本重點知識。
比如在教學“兩性氧化物”這一課時,首先,我引導學生進行了氧化鋁的制備:取一支干燥的試管,吸取2~3mL硫酸鋁溶液倒入試管中。之后,向試管滴加少量氨水,隨著氨水的滴加,試管中逐漸出現(xiàn)了白色的膠狀沉淀,這就是氧化鋁。隨后我讓學生將上述實驗得到的氧化鋁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氧化鋁溶解了。于是他們產(chǎn)生了疑問:氧化鋁怎么還會與堿溶液發(fā)生反應呢?氧化鋁到底是酸性氧化物還是堿性氧化物?在學生產(chǎn)生疑問之后,我引導他們進行了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實驗和氧化鋁與鹽酸溶液反應實驗,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這樣,在完成探究實驗之后,學生對兩性氧化物的概念理解又加深了,學生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效率也提高了。
4.培養(yǎng)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行為習慣
在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中,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獨自進行問題的思考,而并不是急于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與探索、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無論問題解決的對錯,通過這一過程,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與收獲。例如,在進行將Fe粉和Cu粉混合物放入FeCl3溶液中,教師可讓學生對本實驗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觀察哪個會先發(fā)生反應?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做出假設,可假設銅快于鐵與FeCl3發(fā)生反應,則會生成Cu2+,由于鐵的活性大于銅,然而在溶液中Cu2+與Fe會發(fā)生置換反應,因此,最先反應的Fe。在這個實驗中,通過在實驗發(fā)生前對其結果做出一定的假設,就可使復雜的實驗變得簡單化、明確化。化學實驗就是如此,在進行某項實驗時可事先對實驗結果給予一定的猜測與假設,并對整個實驗的過程展開全面的觀察,并對實驗結果與預期所設定的結果進行對比,如果實驗結果與預先做出的假設存在差異,就要對假設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通過這一形式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與分析問題能力,從而使化學實驗更加的有趣。
結語
總之,在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手段,采取多種對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丁麗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初探[J].考試周刊,2018(25):150-151.
[2] 楊潔.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有效性初探[J].學苑教育,2018(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