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來,中國人的飯局江湖上一直流行這樣一個傳說:國人一年喝掉的酒,足以填滿一座西湖。這真不是一句酒后的玩笑。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近年來,全國釀酒行業(yè)釀酒總產量,每年大約7000萬千升,其中僅白酒產量就達到約1200萬千升。而西湖的蓄水量大約為1400萬立方米。換算下來,中國人一年生產的酒,幾乎夠填滿5個西湖。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fā)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老祖宗就掌握了糧食釀酒的技術。一部中華文化史,其實處處都留下了酒香。老話說,自古詩酒不分家,杜甫在《飲中八仙歌》里寫道: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中國人為什么這么愛喝酒?
頭頂詩仙、酒仙兩項桂冠的李白,早已在他傳世的五首詩里,給出了答案。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公元726年,一位白衫青年,身背長劍、腰懸酒囊,在四川綿陽的一座碼頭,登上了東去的客船。
離別之時,雙親憂心不已。
他卻說:“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四川這么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p>
這位青年,正是25歲就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李白。
一路下三峽、渡荊門、過武昌,這一年的秋天,終于到了神往的東南形勝之地——南京。
江東子弟多才俊,在這里,他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每日談詩論文、指點江山,半年的時光在詩酒唱和中就這樣悄悄溜走,南京的風物名勝李白也都已盡收眼中。
夢想仗劍走天涯的青年,沒有被這溫柔水鄉(xiāng)消磨掉斗志。心中的抱負、更大的世界,都在呼喚著他再次出發(fā)。
臨別之際,南京的好友們紛紛前來為他踐行。初入江湖的青年,第一次嘗到了友情的溫馨,也嘗到了離別的感傷。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心頭的千愁萬緒,說出來顯得矯情,不表達又滿是遺憾。
那就再干一杯吧,一切都在酒里了。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酒?
因為酒盅里裝的,是逝去的友情歲月,是好朋友對未來的祝福。
羅襪凌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
有人說,年輕時遇到愛情,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
幸運的是,我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了你;不幸的是,我在最沒有條件的年紀,留不住你。
李白和段七娘,一個是涉世未深的江湖浪子,一個是色藝雙絕的花魁藝伎。
縱使“我悅子容艷,子傾我文章”,可彼時功不成、名不就的他,哪里有勇氣叩響她的閨門,又哪里有能力帶她脫離風塵,遠走高飛?
年輕時的愛情,就像商場櫥窗里名貴的奢侈品。
看起來近在眼前,伸出手就能夠到??傻饶阏娴纳焓至?,卻又被冰冷的玻璃碰得生疼。
原來愛一個人,真的會由天由時不由己。
愛而不得的李白,只能遠遠地站在人群里,癡癡地看著臺上的她,為別人奏起那曲言不由衷的《鳳求凰》。
一抬手,一仰頭,已經記不清是這是第幾杯了。但好像只有醉了才能暫時忘掉她,只有醉了才能暫時放過自己。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酒?
因為愛情太澀,生活太苦,不如一醉解千愁。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少年子弟江湖老。
那一日站在綿陽江畔的碼頭,揮手作別父母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勺屑毣叵肫饋?,竟已是16年前的往事。
當初白衫長劍的青年,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大叔。
過去的16年里,李白看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結交了孟浩然、杜甫、高適、賀知章幾乎所有的當朝名士,甚至還和前任宰相的孫女結了婚。
16年的努力和等待,是為了一步步靠近心中的理想: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p>
現(xiàn)在,機會終于來了。
公元742年,因為賀知章的舉薦,唐玄宗召李白入京。
這是李白一生中,為數(shù)不多的高光時刻。
興奮的他,趕緊讓家人換上新衣。院子里的雞呀鴨呀,都宰了吧。再打點酒,今晚咱們一家人關起門來喝幾杯,助助興,壯壯行。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酒?
因為人逢喜事精神爽,小酌幾杯更助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公元742年,除了李白進京,還有一件大事發(fā)生:唐玄宗把年號由開元改為天寶。
當時的李白不會知道,這次改元,其實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開元盛世已成往事,安史之亂悄悄醞釀,大唐王朝由盛轉衰。
此時的唐玄宗,已經不是那個勵精圖治的唐明皇。
召他入京,供奉翰林,也不過是借他的生花妙筆,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清詞,順帶討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
即便楊貴妃為他研磨,高力士給他脫靴,可那又怎樣?
李白的理想,從來就不是做一個摧眉折腰的御用文人。他的抱負,是展胸中韜略,濟蒼生、安社稷。
苦熬兩年之后,失望的李白上書玄宗,主動請辭。
回歸平民身份的李白,很快就嘗到了人走茶涼的滋味。
一夜之間,他在長安的寓所,就從車水馬龍變得門前冷落鞍馬稀。
這天夜里,他想到自己半生飄零仍壯志未酬,人到中年卻無人相伴,不禁悲從中來。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對著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他喝得酩酊大醉,在月光下踉蹌起舞。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酒?
因為人在旅途,孤獨和失意在所難免。不妨獨酌一杯,跟人生的不如意握手言和,然后揮手道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公元752年,李白在嵩山腳下,遇見了經年未見的老友岑勛和元丹丘。
此時,距離他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已過去了8年。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李白早已看淡了世俗的功名利祿。
要說人生還有什么遺憾,大概就是少小離家,父母孤獨白發(fā),此生未能陪伴盡孝。
要說人生還有什么快樂,大概就是一別經年,故友重逢,彼此還是可以推心置腹之人。
一壺濁酒喜相逢,此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一天,李白當盡了身上所有值錢的物品,和老友一醉方休,也留下了中國詩酒文化上的巔峰之作。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酒?
因為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不是都能說出口。一杯酒,就是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