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各種現(xiàn)實原因,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都有體現(xiàn),本文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當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對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有所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教學;問題;對策
枯燥是大多數(shù)學生對歷史學科的感受,誠然,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同時,歷史學科又與我們的生活有相當?shù)木嚯x,無法具體感知,所以我們對歷史的認知也相對膚淺。種種原因導致當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及時改進。
一、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對課程定位不準?!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學是在一定歷史觀指導下,敘述和闡釋人類歷史進程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探尋歷史真相,總結歷史,認知歷史規(guī)律,順應發(fā)展趨勢,是歷史學的重要社會功能。同時,《標準》也強調,歷史在傳承人類文明共同遺產(chǎn),提高公民文化素質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對照《標準》的定位和現(xiàn)實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對歷史教學定位不清,學科功能不明確,可想而知,在沒有科學的指導思想下,教師的歷史教學不是走偏,就是先天不足。
(二)
過于重視歷史現(xiàn)象,忽視了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探究與認知歷史背后的真相與規(guī)律,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教師過于強調歷史現(xiàn)象與事實,忽視了最本質的東西,缺乏探究,講解和引導,學生探究得不夠或不足,導致學生歷史學習偏頗,不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三)
在應試背景下,過分強調背誦,缺乏方法的指導。任何學科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習歷史也要注重學習方法,恰當適宜的方法必然引導學生輕松自然地揭開謎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都缺乏對學生學習思路,學習方法的指導,一味地只讓學生記憶和背誦,殊不知背誦得再好,沒有有效方法的指導,歷史學習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四)
教學思想陳舊,不能與時俱進,缺乏對新形勢下高考的研究。首先,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思想還是陳舊的傳統(tǒng)思想,或凈瓶裝新酒,只變形式,內容還是未變,這是不行的,新時代的教學一定要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與時俱進,用傳統(tǒng)方法來教新形勢下的歷史,最終是要被淘汰的。另外,現(xiàn)在的高考,與傳統(tǒng)的高考相比,難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絕不是傳統(tǒng)的以識記為主的填空了,這就是說即使學生背得再多,不懂得如何分析運用所學知識也是枉然,這就要求教師緊跟形勢,研究高考,研究高考題目,不斷探究總結方法,讓學生學會做題,明白或懂得高考,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五)
日常教學不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當下的高考考查的是核心素養(yǎng),是遷移運用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篩選整合的能力等等,總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還是不注重這些,很少給學生做示范,或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能力欠缺,又怎能學好歷史,考出好成績呢?
(六)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前文所說,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枯燥性,但這并不是說教師沒有辦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了,教師要勤于思考,結合教學實際與學生狀況,探索和制定一些有效方法,改變學生對當前歷史已形成的判斷和認識,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自然就會進行主動積極的探究學習了。
二、 改進策略
(一)
精研《課程標準》,準確定位課程。教師一定要加強自我專業(yè)理論的學習,研究《課程標準》,熟知要義,不斷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歷史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熟知重難點,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與任務,才能精準地結合學生狀況予以指導,否則一切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
(二)
明確時代要求,精研高考,把握方向,注重對學生方法的指導與能力的培養(yǎng)。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歷史教學一定是與時俱進的,教師只有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用新思想、新眼光重新審視和定位歷史教學,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才能更加準確地定位課程,把握好學科的發(fā)展方向。同時,要想學生取得好成績,必須注重新課改的要求以及新課改下對高考的研究,注重題型以及方法和規(guī)律的梳理總結,這是進行教學研究自我提升的必然。教師只有自我完善起來,才能用新方法新思維去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才能幫助學生明確高考考查學生什么樣的能力,需要學生怎么樣去做,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在日常教學中做好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
(三)
重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歷史學科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大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明確表示,學科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走進了課本,成為了歷史教學中不能逃避的問題,那么在日常教學中就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注重研究滲透核心素養(yǎng),將學生引向核心素養(yǎng)的軌道上來,真正體現(xiàn)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要求。
(四)
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料與資源。歷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資料,如地圖冊、插圖、歷史掛圖以及影像資料、學習資料等等,都是教師教學的直觀資源。大多數(shù)老師對這些資源或資料,要么舍棄,要么只用一二,實際是一種資源浪費。其實我們可以將這些資料進行有效整合,讓它們成為我們教學的好幫手,這不僅有助于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課程特點,發(fā)現(xiàn)問題不足,努力改進,探索并制定適宜的教學策略,追求高效的歷史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最終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喜愛歷史。
作者簡介:
賈志濤,甘肅省平?jīng)鍪?,甘肅省莊浪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