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我們而言,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培育其優(yōu)秀品格和健全性格的最好時期,體育課正是培育中學生“耐挫折能力”良好的平臺。結合體育運動研討和本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論述耐挫折和挫折教育理念出發(fā),調查了中學生易產(chǎn)生挫折的起因,從體育運動方向簡述了培養(yǎng)中學生耐挫折能力的辦法,希望為廣大中學生的耐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體育運動;耐挫折;三觀
多年來,經(jīng)常會有“學校內學生自殺現(xiàn)象”的報道,這種學校內不時傳出自殺等極端事故,從中央到地方,從上到下都很關注。大家從多方面分析事故,存在眾多的因素,然而根本的一點,就是與他們的耐挫折能力有著密切關系。多年來教育部門多方努力,有所謂的“減負”、不能占用學生思考、考試不能排名等方式來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我認為與國情有關,中國的應試教育還在,在學校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健康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的問題上。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改革,促進課程更好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育部于2014年底同時啟動了普通高中各個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其他所有學科課程標準一樣經(jīng)過歷時3年多的修訂,最終由教育部正式頒布?!墩n程標準(2017年版)》重點強調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本課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體育教育不能只重視運動技術教育。
一、 詮釋挫折教育理念
根據(jù)《實用新編字典》的解釋,所謂的“挫折”是指遭到失敗,而“挫折教育”可以從教育學角度來解釋,簡言之是對中學生承擔挫折素質的培養(yǎng)和教育。因此,老師在育人過程中不能夠回避學生遭遇的挫折,而是歸到教與學當中去,教會中學生用什么方法去抑制挫折,培育他們產(chǎn)生耐挫折的能力。
二、
教學過程中用語言進行滲透挫折教育
教學過程中用生動的故事來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例:在韻律操教學時,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引入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一生孤獨、窮困潦倒、疾病纏身等種種災難折磨著他,最大的磨難莫過于耳聾給他帶來的痛苦。在失聰?shù)那闆r下完成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響曲等永恒的杰作。
再如在進行乒乓球項目教學時導入曾獲乒乓球“大滿貫”鄧亞萍成長歷程的故事。她的個子很矮小,國家乒乓球隊根本不要她,然而她不氣餒,不放棄。她反而更加刻苦訓練,每一個動作都要練幾萬次,最終獲得認可。讓她在乒乓球比賽場上大顯身手,最終獲得乒乓球大滿貫的人生巔峰。
三、
體育運動對培育中學生耐挫折能力的辦法
(一) 使用障礙性項目活動讓學生正視失敗
障礙性項目活動就是自身能力克服一定困難的項目,有效培育學生的頑強無畏的心理品質。如:跳高就是一種障礙性項目活動。我們可以先通過最低高度,讓全部同學們都可以跳過,然后慢慢地升高,升高到每個學生遇到通過努力才能達到的高度。通過一次、兩次……十次直到能夠通過,讓學生知道自己行、一定行,樹立自信心,讓那些個子小的學生克服煩惱、自卑、心理素質差,不好認知的消極情緒。利用挑戰(zhàn)高度讓學生體會失敗,挑戰(zhàn)極限,讓學生知道人的體能技能是有極限的。學生學會坦然面對失敗,接受失敗。
(二) 趣味體育運動項目培育耐挫折能力的應用
趣味體育運動項目的特征是自主選擇性、靈活性、競技性、趣味性,它的趣味性可以令參與者懷著一顆愉快輕松的心態(tài),使中學生對它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和出人預料的躍躍欲試,可以充足學生情緒上的要求,讓學生體會歡快的情緒,使人情緒達到極度興奮。例如:組織雙人螃蟹接力賽跑,選擇籃球5個,參賽人員為每隊6人,4男2女,參賽隊員2男或2女為一小組參賽,賽道長20米,接力折返。聽到預備信號時,同組兩人背對背用軀干夾抵住籃球,開始信號后,兩人像螃蟹形狀橫著向終點跑去,兩人完全過線后將籃球交給下組隊員,折回起點,如此反復,先完成的三隊獲勝,如果中途籃球落地,必須從落地處夾起才能繼續(xù)進行,抱籃球跑者取消比賽資格。
趣味體育運動項目的靈活性與競技性不同,競技性運動往往是較少數(shù)人才能體會與經(jīng)歷的,然而大部分學生體質是不同的,在選擇運動項目時,體育老師上課前要做好備課。例如:在進行顛足球教學時,引入毽子,毽子很小,用法很靈巧。踢毽子需要全神貫注,踢的動作瞬息完成,動作精確,技術到位,毽子才能隨心著落??梢詥稳颂?,雙人踢,同學們圍在一起,你一腳,我一腳,很靈活,激發(fā)所有人團結進取的精神。同學們跟著毯子飛起飛落中一起嬉鬧,可以有效地防治人的“亞健康”狀態(tài)。
四、
設計良好的教學情景提升上課質量
“大”球類的體育活動一般都是集體項目,對于培育學生的互幫互助的集體精神十分重要,如今學生的本身素質、知識結構、社會經(jīng)驗及家庭狀況與性格的不同,學生對挫折的承受力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需要考慮到學生忍受挫折打擊時的能力,在設計教學情景時應注意學生的情緒和態(tài)度。
在設計教學情景時,應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深刻教育往往是學生自主的學習,不能操之過急,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遞進,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遵守認知規(guī)律,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需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讓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鑄牢中學生的信念信仰之魂。以籃球投籃教學為例,用簡單的三個階段教學法,對學生進行耐挫折的教育。
第一階段:情景導入,調動積極性。在籃球投籃教學中,我首先依據(jù)學生的本身素質和個性不同,進行分組,再確定各組的活動任務,先進行較低難度的投籃發(fā)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
第二階段:平靜心態(tài),提高學習興趣?;顒尤蝿兆詈貌灰粋€任務貫徹整節(jié)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總結對學生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這時老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就突顯出來,要適當?shù)厥褂眉钚缘脑拋砉膭钏麄?,有時要親自來演示,指導。在這個階段,老師要重點對各組進行階段評估,適當?shù)卣{整活動任務,對那些膽子小,自身素質較差,靦腆性格和情緒不穩(wěn)定的學生的進行指導和關心,讓他們平靜心態(tài),不要使這部分學生失去興趣。學生認真參與任務中,對學生的鍛煉就起到教育作用,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第三階段:表現(xiàn)自我,享受成功快樂。經(jīng)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得體會。這個階段可以讓學生自主地發(fā)揮各自特色的投籃表演,他們可以盡性地發(fā)揮,展示自我,相互鼓勵,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讓他們在生理、心理和協(xié)作上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維健康觀。
五、 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觀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謂三觀不正、三觀不合等,一般指的就是這三觀。它們辯證統(tǒng)一,相互作用,《易經(jīng)》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比四艹蔀榕笥?,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接近。中學階段,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正是樹立正確三觀的時期,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基本規(guī)律,采取適合學生身心特征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就抓住了培育學生健康情緒的根本。
總而言之,城鄉(xiāng)結合的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耐挫折能力的培育,是一項既長期又艱巨的任務。作為體育老師要將體育教學任務與培育學生良好的耐挫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高度重視培養(yǎng)好“人”方面做出自己的學科貢獻,真正實現(xiàn)體育課程的健身育人效能。
參考文獻:
[1]季瀏,鐘秉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張丹玥,王雄譯.[美]邁克.鮑伊爾著.體育運動中功能性訓練[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3]劉勰偉.籃球游戲[EB/OL].百度文庫,2018(6).
作者簡介:
張麗山,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龍文區(qū)龍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