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天津市第一醫(yī)院外科 (天津 300232)
在臨床常見結石類疾病中,膽結石屬于日常接診量較高的類型。且受到不良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膽結石患者的數(shù)量正在極速增加。膽囊切除手術為當前治療該病患者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以往的小切口手術治療雖然可對患者結石進行有效處理,但整體治療效果欠佳[1]。而在腹腔鏡技術持續(xù)發(fā)展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經在該類患者中得到推行。本研究旨在探討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接診的78例膽結石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34~67歲,平均(49.12±1.08)歲。試驗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32~66歲,平均(48.38±1.4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給予患者靜脈全身麻醉,同時進行氣管插管,手術中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并在其肋緣下邊緣順著腹直肌的走向做一5 cm左右切口,隨后逐層分離皮下組織,準確找到膽囊位置,充分暴露膽囊三角及膽總管,隨后結扎膽囊動脈,并分離膽囊管與其他鄰近組織,隨后展開結扎、切斷處理。主刀醫(yī)師由患者膽囊底部展開對膽囊的分離操作,并分離至患者膽囊管處,同時展開對膽囊動脈各方面情況的核查工作,確保結扎準確后,將其切斷并將膽囊取出。對出血部位進行電凝止血及縫合操作,隨后借助紗條檢查縫合情況,最后縫合切口。
試驗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給予患者靜脈全身麻醉,并進行氣管插管。手術中指導患者保持頭高足低位,在其臍下邊緣約1 cm的位置做一長1 cm的切口,隨即置入導管,建立二氧化碳氣腹,維持腹腔壓力在11 mmHg(1 mmHg=0.133 kPa)。隨后在患者肝圓韌帶及腋前線相交接的部位進行穿刺,置入腹腔鏡,觀察患者膽囊周圍情況。明確患者是否存在膽囊周圍組織粘連,隨后解剖膽囊三角,逐步對膽囊組織進行分離及切除。手術中避免對膽囊周圍組織造成損傷。
兩組術后均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
比較兩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術后生命質量、并發(fā)癥情況,借助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恢復過程中的生命質量進行評估(40分以下為生命質量較差,40~60分為生命質量良好,60分以上為生命質量優(yōu))[2]。
試驗組手術用時、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比較
試驗組術后生命質量評分為(66.12±1.38)分,對照組為(52.17±1.3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073,P=0.001)。試驗組術后4例(10.3%)發(fā)生并發(fā)癥(1例發(fā)熱,1例切口感染,1例膽管損傷,1例膽汁漏),對照組術后9例(23.1%)發(fā)生并發(fā)癥(3例發(fā)熱,3例切口感染,2例膽管損傷,1例膽汁漏),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28,P=0.019)。
手術是治療膽結石患者的主要方式,隨著該類患者的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如何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更為臨床所重視。在傳統(tǒng)手術方案中,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為治療膽結石患者的主要方式,但在治療效果上有一定局限性,手術中不利于醫(yī)師對患者膽囊周圍情況進行更加詳細的觀察,有一定操作難度。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腹腔鏡手術逐步成為臨床處理該癥最為主要的方式。腹腔鏡手術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chuàng)傷,可促使患者在術后較短時間內恢復,且該手術視野清晰,為手術醫(yī)師提供了重要指導。為保障該手術方案的綜合效果,需要對患者膽管各方面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盡量避免手術過程中膽管受到損傷,防止形成膽汁漏[3-4]。此外,手術中一旦出血,則需要立即使用小紗布進行壓迫性止血,明確出血部位后,再進行后續(xù)分離等操作。雖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存在有多種優(yōu)勢,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舊有一定局限性[5-6]。該操作醫(yī)療成本較高,部分基層醫(yī)療單位無法順利推行。且該手術方案對手術醫(yī)師的要求較高,通常需要由具備多年臨床經驗的醫(yī)師進行操作,以保障治療的有效性。同時需要做好術前評估工作,若患者合并膽囊穿孔、急性膽囊炎等,則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適合采用該手術治療。結合本研究可知,借助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該類患者治療,能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可以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于提升患者術后生命質量及保障綜合治療效果等均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