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泰國和日本:亞洲君主立憲“活標本”

      2019-05-19 14:23:46張建偉
      南風窗 2019年10期
      關鍵詞:君主制帝國議會

      張建偉

      2019年5月上旬,泰國新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舉行加冕儀式。同月,日本皇太子德仁也繼位成為新一任天皇。這一“歷史巧合”,讓泰國和日本這兩個亞洲的君主立憲國家,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在一個政治日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既需要跳出“非好即壞的革命史觀”,同時也要跳出“非東即西的終結史觀”,才能對君主立憲制在現代國家(尤其是在東方社會)中的價值與命運,進行重新的反思。

      君主立憲制的“三道坎”

      “君主立憲制”對應的英文是Constitutional Monarchy。從這個偏正短語可以看出,“立憲的”(Constitutional)作為形容詞,是修飾“君主制”(Monarchy)的。

      受線性“革命史觀”的影響,當今大多數世人可能會認為君主制是“歷史糟粕”,其內含的“世襲特權”與“終身統(tǒng)治”,與法國革命以來早已深入人心的“平等主義”與“共和主義”格格不入。

      其實在人類歷史上,君主制曾經是非?!跋冗M”和“普遍”的統(tǒng)治模式。尤其在生存隨時受到威脅的遠古時代,與其他類型的統(tǒng)治模式相比,君主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類對權威與秩序的需要。直到20世紀初,君主制依然是最普遍的統(tǒng)治形式。

      1909年之前,整個歐洲范圍內只有法國和瑞士兩個共和制國家,亞洲則完全處于君主制的天下。20世紀最初的10年之后,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爆發(fā)了兩場“10月革命”:1910年10月爆發(fā)的葡萄牙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長達770多年的“葡萄牙王國”;1911年10月爆發(fā)的辛亥革命,則埋葬了統(tǒng)治中國2000多年的“中華帝國”。

      隨后幾年爆發(fā)的“一戰(zhàn)”更是加速了君主制的消亡。歐洲三大“旗艦”帝國幾乎同時崩潰—奧匈帝國(1918)、沙俄帝國(1917)、德意志帝國(1918)。在這些帝國的廢墟上,誕生出一系列共和制的“民族國家”。附著于君主制的帝國記憶,也被這些國家一同丟進了“歷史垃圾桶”。

      理論上來講,從絕對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轉型并不難。君主立憲制的核心是君主統(tǒng)而不治,政府對議會負責,君主只要放棄實際的統(tǒng)治權,將其轉讓給民選產生的議會,就差不多可以了。然而實際的轉型過程,通常需要跨過“三道坎”:君主是否愿意向議會讓渡權力?議會能否獲得真正的權威?政府(內閣)能否獲得議會的多數支持?

      只有當議會有能力建立統(tǒng)治時,君主立憲制才可能獲得成長。如果議會中不能形成有效的多數來支持政府(內閣),政府(內閣)就可能因頻繁倒臺而產生政府危機。頻繁的政府危機又往往會導致政體危機,從而給軍事政變或傳統(tǒng)君主制的復辟提供機會。

      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多數絕對君主制國家都沒能成功跨過上述“三道坎”,最終被革命的浪潮吞沒。在亞洲,奧斯曼帝國與晚清的“中華帝國”,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帝國,都嘗試過君主立憲制的改革實踐,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當然,也有少數國家躲過了革命的洪流,其中就包括亞洲的日本與泰國。于是,它們就成了今天觀察與研究亞洲君主立憲制的“活標本”。

      兩個“活標本”的異同

      泰國與日本的君主立憲制,相同之處包括諸多的社會文化條件,不同之處則體現在:前者完全是自發(fā)演化的結果,后者則是外在干預之下演化的結果。

      泰國1932年的民主革命之后,政治權力實際上并沒有從國王手中轉移到議會手中,而是轉移到軍人集團手中。

      近代以來,泰國沒有淪為殖民地,其政治發(fā)展更多是基于自身歷史-文化演化的邏輯,可以作為觀察亞洲君主立憲制的“天然實驗室”。

      泰國的君主立憲制,源于1932年的軍事政變。此后在憲制層面,泰國廢除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泰國國王由“東方式君主”向“西方式君主”轉型。

      然而,底層政治的運作邏輯,常常不會輕易隨表層形式的改變而改變。從表層邏輯上來看,泰國確實完成了“威斯敏斯特式”的改造:制定了憲法、確立了議會主權、規(guī)定了國王受法律控制等等。而從底層邏輯來看,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國國王并不純粹是個象征,而是有著相當的權力和地位,保留著相當多的“東方式君主”痕跡。

      再看日本。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日本君主立憲制,是二戰(zhàn)后美國改造的結果。如果沒有美國的改造,基于自身的“東方色彩”,日本似乎很難走向現代君主立憲制,即典型的英式君主立憲制。

      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的政治體制建設,實際上是以德國為模板的。從1871年開始,為了設計日本未來的憲政體制,日本政治家們用了兩年時間到歐美各國考察。由于美國和法國是共和制國家,因此這兩國的政治模式首先被排除掉。剩下的就是在英國與德國之間作選擇了。

      經過深入的對比研究后,日本最終選擇了德意志帝國的政治模式,因為日本政治家們發(fā)現,日本與德國在社會結構等方面,存在諸多相似之處?!皟蓢谓y(tǒng)治階級均為武士階級,即軍事貴族,而其經濟基礎都是具有半封建性質的土地所有者?!?/p>

      日本所模仿的德意志帝國,實際上采用的是一種二元君主制:雖然國家制定了憲法、設置了國會,但實際上權力的重心依然偏向君主一方,議會的權力非常有限。這種二元君主制,是介于絕對君主制與君主立憲制之間的一種制度模式,體現的是“國家本位”而非“社會本位”,為軍國主義的崛起提供了溫床。

      相比之下,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社會本位”,議會是代表社會的力量來制約國家,軍國主義沒有發(fā)展的土壤。英國國王不用擔心軍人干政;在光榮革命之后,英國就從制度上解決了軍人干政的問題?!案鶕?689年《兵變法》,議會授權國王在軍隊中設立軍事法庭以維持秩序,但此法有效期只有7個月,到下一個議會會期為止,它需要議會每年都重新投票通過。如果國王有一年沒有召集議會,由于缺乏軍費和軍紀管理,軍隊就無法維持下去。”

      正是由于二元君主制的固有缺陷,德意志帝國在一戰(zhàn)后就崩潰,日本則要等到二戰(zhàn)之后才最終走出來,泰國則至今依然在其中徘徊。

      走下神壇的天皇與走上神壇的泰王

      君神合一的觀念,在亞洲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根基。

      二戰(zhàn)之前,對于日本國民來說,天皇是“神”而不是“人”。也就是說,天皇不僅是至高無上的國家元首,更是不可侵犯的“天照大神”的后裔。1945年日本戰(zhàn)敗之后,裕仁同意美軍的要求,自己發(fā)表了一個“人間宣言”,宣布自己“是人而不是神”。然而,當時的一些日本人因不能接受天皇“由神變人”,而選擇了剖腹自殺。

      時至今日,日本天皇或許除了傳統(tǒng)的民族服裝之外,已經和西方君主立憲制下的君主沒有什么差別了。剛剛退位的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他不僅在1959年打破日本皇族不得與平民通婚的慣例,娶了一位平民姑娘美智子為妻,而且其職業(yè)更像是個學者,曾在國外多家頂級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文章。

      相比之下,自1932年泰國君主專制被推翻以來,泰國國王們經歷了一個走下神壇又走上神壇的過程。泰國1932年的民主革命之后,政治權力實際上并沒有從國王手中轉移到議會手中,而是轉移到軍人集團手中。此后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國王及其代表的王室力量一直被軍方壓制,處于非常邊緣的政治地位。這段時期也被稱為軍人主導時期(1932-1957)。

      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泰國軍政府因其所面臨的巨大的結構性壓力,不得不將國王重新請上神壇。

      首先,軍政府不僅恢復了跪拜典禮和傳統(tǒng)祭祀儀式,而且在其刑法中列入了“欺君罪”。泰國刑法第112條規(guī)定:“任何詆毀、侮辱或威脅國王、王后、法定繼承人或攝政王的人,將被判處3~15年監(jiān)禁?!睋襟w報道,曾有泰裔美國人因發(fā)表國王的非官方傳記,回到泰國時遭到拘押并被判30個月監(jiān)禁。這樣,當局實際上以律法形式保證了國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德仁天皇與父親的政治立場近似,且膝下僅有獨女愛子公主,將來皇位很可能由自己的弟弟或侄子繼承,他將如何處理與安倍首相的關系,有待進一步觀察。

      其次,泰國國王在解決政治危機中凸顯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泰國的多次政治危機中,國王都扮演了“仲裁官”的角色。最典型的就是1973年和1992年的政治危機中,國王普密蓬所發(fā)揮的作用。1973年10月,泰國發(fā)生了反對軍人獨裁的大范圍示威游行,當局進行鎮(zhèn)壓導致嚴重的傷亡事件。在緊急關頭,國王普密蓬在王宮里接見反對派領袖,并說服軍政府領導人他儂去職,成功化解了一場看似無法調和的沖突。1992年,泰國民間因抗議陸軍首腦素金達出任總理而爆發(fā)流血沖突。為避免事態(tài)擴大,國王普密蓬召見素金達和反對黨領袖占隆,促使雙方和解—占隆停止示威抗議,素金達則在不久后辭職,沖突得以化解。

      兩位新君主面臨的挑戰(zhàn)

      普密蓬國王的駕崩以及明仁天皇的退位,都標志著各自國家結束了一個時代,同時又迎來了一個新時代。而對于走上歷史前臺的拉瑪十世與德仁天皇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顯然并不相同。

      在泰國,作為保守陣營核心的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于2016年駕崩之后,新即位的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曾一度與軍政府出現裂痕。哇集拉隆功繼位后,提出了一系列制度變革的要求,包括修改2017年的憲法草案、收回攝政王任命權、廢止財政部長兼任王室財產委員會主任以使王室財產不再受政府監(jiān)管等等。這些新要求無疑體現出新國王試圖擺脫軍政府控制的政治意圖。

      新國王的強勢,無疑給軍政府帶來了不小壓力,讓人們對泰國3月大選后的局勢浮想聯翩。然而經過兩年多的磨合,拉瑪十世與巴育總理之間已經形成了默契。拉瑪十世未來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修復一個充滿政治裂痕的國度,在各派政治力量之間達成有效的平衡。

      而對于日本來講,新天皇面臨的問題不是泰國那樣的結構性矛盾,而是與強人首相之間的關系問題。明仁天皇就曾因對歷史問題的不同看法,與安倍首相不甚投契。明仁出生于1933年,目睹過戰(zhàn)爭對本國人民及受日本侵略國家的人民所帶來的巨大傷痛,因而一直主張對歷史進行深刻反思。而二戰(zhàn)后出生的安倍晉三,則一直試圖淡化戰(zhàn)爭的影響,將日本引向所謂的“正常國家”。

      明仁對安倍的主張頗不以為然,曾多次對其進行委婉的提醒。而作為明仁長子的德仁天皇與父親的政治立場近似,且膝下僅有獨女愛子公主,將來皇位很可能由自己的弟弟或侄子繼承,他將如何處理與安倍首相的關系,有待進一步觀察。

      猜你喜歡
      君主制帝國議會
      恐龍帝國(5)
      恐龍帝國(4)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等待野蠻人》:自我解構的帝國與“他者”
      一個議會的誕生
      英語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0
      英議會就是否“硬脫歐”投票表決
      霍布斯政治學說的內在矛盾
      社會科學(2018年12期)2018-02-12 03:51:36
      論《麥克白》中的權力更迭方式及君主制政治倫理的特點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22
      再議會計監(jiān)督
      遼寧經濟(2017年5期)2017-07-12 09:39:36
      《順天時報》與袁世凱之死
      昆山市| 绥滨县| 云林县| 望奎县| 揭东县| 博乐市| 澎湖县| 阜平县| 台中县| 张家川| 尖扎县| 吴旗县| 钟山县| 新源县| 西和县| 松潘县| 武定县| 石阡县| 郴州市| 宝兴县| 信阳市| 大冶市| 察雅县| 新乡县| 当雄县| 孟津县| 龙山县| 吴忠市| 合山市| 尉氏县| 南江县| 吴桥县| 平度市| 马公市| 桐城市| 两当县| 新乐市| 丹江口市| 德化县| 皮山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