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誠 李秋
摘 要:陳染以私小說的形式將其濃重的個人情感訴諸于《私人生活》中。作為一名女性主義作家,其作品大多是以兩性主題為基調(diào)而進(jìn)行創(chuàng)作的,《私人生活》也不例外。但相對于女性主義而言,這篇小說中大量鋪陳的離群意識,更應(yīng)該被讀者所注重。陳染在彼時以女性作者特有的聲線想傳達(dá)的大抵也是此意。
關(guān)鍵詞:陳染;私人生活;離群;女性作者
關(guān)于《私人生活》里陳染所流露出的孤獨氣質(zhì),很多人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及論調(diào)。這種孤獨感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鋪天蓋地地灑落而來,當(dāng)發(fā)現(xiàn)時,也早已被這種孤獨裹挾。仿佛它是無處不在的現(xiàn)象,但只見其身不見其尾。那么到底如何理解陳染這種殘缺似的離群意識呢?筆者總結(jié)為以下三點:
一.作為孤獨群體存在
她們作為“孤獨群體”,不能融入人群。提及陳染就不由想起女性主義作家這樣的稱號。對于大多數(shù)男性而言,這樣的人是危險的,因為她們有許多足以危及自身地位的無用的自主與獨立的想法。對于少部分女性而言,這樣的人是多余的,因為她們會使自己身邊的男人暴跳如雷,把對女性主義作家所說的話視為自己所說,然后被施以拳腳。她們的言論一出,就已被人群所隔離。
倪拗拗小時候不明白“搞”字的微妙。在她的觀念里,男人與女人的結(jié)合是他們差異太大,以至于不“搞”無法溝通,因此他們收斂自己的個性變?yōu)楣残远恢聦ν?,這是倪拗拗腦中“家”的理念?!八?,男人和女人是天然的‘戰(zhàn)友,而不可能是天然的朋友?!?陳染在這里借助倪拗拗之口訴說著自己的處境。她身為女性主義作家與常人有著過大的差異,天然就是“戰(zhàn)”友。那么為什么不能像男人和女人一樣“搞”成“團結(jié)”的形式呢?在常人眼里,女性主義作家像是古老的宗教一樣,神秘并且狂熱。她們往往都是同性戀者,站立著撒尿,倒立著行走(用來解釋她們的思維方式無法被常人接受)。而因為被這樣誤解,直到現(xiàn)在女性作家們也都躲避著女性主義作家這樣的稱號(更遑論女權(quán)主義此類標(biāo)簽)。誤解已經(jīng)深到分離的地步,陳染也只能放棄與人群個性差異的無謂抵抗。
再談《紙片兒》里的女孩兒紙片兒。出生被陳染封了口,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沉默,單純的沉默。像紙片兒一樣薄的女孩兒直到遇到了獨腿人烏克才重拾話語。陳染也好,其他作家也好。當(dāng)殘缺的她沒有遇到同為殘缺的他們時,只能沉默,至多在外人面前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像是現(xiàn)代的寄希望于“漂流瓶”)。絕不單是女性主義作家或女性作者,作家本身就有著殘缺,就算不流于形體,這個群體以外的人也很難與她們交流。對于健全的人群而言,難以滲透,無法參與形成了她們孤獨的群體。
二.群體中的獨立人
作為群體中的獨立人,她不可脫離社會。當(dāng)拗拗的胳膊“不小姐”生氣時,她的腿“是小姐”也會跟著生氣,接著就是“筷子小姐” 惱人的尖叫。而倪拗拗本人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地方,許是枕頭上殘留的一塊墨漬。拗拗代表著陳染的殘缺,所以連“不是小姐”和“筷子小姐”看上去也已獨立到叫的出名字??傻降姿€是要依靠“不小姐”為自己出聲,要憑借“是小姐”踏上那些似幻影般真實存在的土地。因此倪拗拗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定睛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人群其實是一群人形的狼,我一直都走在一片狼群里卻不自知。我感到恐懼,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既不能形單影只地做為一個人獨立存在,也不能變成一只母狼……”不得不提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dāng)拗拗發(fā)現(xiàn)作為個體存在于某樣景致中時,會產(chǎn)生不知從何而來的幾近暈眩的興奮感 。倘若被拋擲到眾多的人群中去,興奮感霎時消失,轉(zhuǎn)而會讓遺忘的病癥所吞沒。故“做不做母狼”這樣近乎胡話的言論就源于這種遺忘的病癥。陳染在書中總隔開一段寫拗拗的幻想世界或是荒唐異夢,其實就是訴說自己委身于現(xiàn)實中由不安導(dǎo)致的遺忘癥。自生而為人那一刻起,就注定與社會結(jié)盟,除過骨灰,難有人能與社會撇清干系。陳染無疑對自己身處的現(xiàn)狀有無比清楚的認(rèn)知。但為何還做出如此之多的幻想,緣由倒不復(fù)雜。當(dāng)被現(xiàn)實的灰燼沖洗時,陳染不想遺忘到底。她懷念的是“上升或者下降的邊緣小路”,在那上面獨自亂走的興奮感是讓她難以釋懷的。因此就算走在狼群中,她所思念的還是晨曦?zé)o人的街。即使是身處于現(xiàn)實里,她所堅持的仍是獨立于群體的幻想。
三.灰色和黑色的意義
陳染在小說“零”章前留下了不很起眼的一篇代序,名為“灰色的價值”。在大多數(shù)小說中,這種前言和序文之類的章節(jié)往往被讀者所忽視。但是私小說卻不同。了解私小說的人大概知道,這類自傳性質(zhì)的小說在創(chuàng)作時如果作者為其添了前言和序文是一定不能忽視的。一定意義上說,這是私小說內(nèi)部生命意志的一種延伸、接續(xù)。陳染在此處留下的代序更是如此。
從視覺的角度上來看,陳染向外界拋出了兩種顏色:黑和灰。她用這兩種顏色闡釋生命的色調(diào)。首先是灰色,意味著和,意味著不動聲色。
毫無疑問,陳染在創(chuàng)作《私人生活》時,并不能體味她多年后才領(lǐng)悟的灰色的價值。因此在小說中,許多代表灰色的事物都離她而去。一只眼睛的奶奶和索菲亞羅蘭。
表面上看來,索菲亞羅蘭有堅定不移的立場和果斷的判斷能力,并不很符合灰色這種色調(diào)。但從索菲亞羅蘭做的事可以看出,無論是它對戰(zhàn)爭的討厭,或是對拗拗家庭和睦做出的貢獻(xiàn),以一只寵物狗來說,灰色所代表的“和”在它身上顯露無疑。
一只眼睛的奶奶在家中總是不動聲色,一只眼睛默默流淚,一心為倪拗拗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在暴力統(tǒng)治肆虐的時代,是容不下這些的。早些時候早些時候拗拗向奶奶問起為什么有一只眼睛不會哭時,奶奶回答被她男人打死了,所以才離開那個家?!暗任议L大了就去找你的男人,我要他賠你的那一只眼睛?!鞭洲秩缡钦f。但老人與拗拗不同,她總是默默的,就連第二次被趕出拗拗家門也是,不去抗?fàn)帯?/p>
最終,這象征灰色的狗成了野狗,這代表灰色的人還是孤寡老人。終究,灰色是無法被當(dāng)時的拗拗和陳染所能理解和容忍的。
再說黑色。代表的是冷,是懷疑論者的眼神。
不交流、不睦群、不妥協(xié)是為黑色。在作品中最初看到禾寡婦時,能清楚地感覺到拗拗對禾的依戀和向往。不與外界來往的拗拗卻很迷戀禾在黃昏無人的清冷庭院中等候自己的姿態(tài)。這種天生的吸引不由得讓人想到是形狀相契合的靈魂的黃昏相遇,禾已經(jīng)是拗拗未來的樣子。在那個女人必須依靠男人生存的時代,禾擁有獨立的頭腦和行為能力。禾引誘拗拗與自己玩,卻總是適可而止。那種看起來有點畸形的愛戀因為兩人之間隔著“丘巒、荒野、城圍、迷霧和禁忌”而愈發(fā)美得令人向往。在煙霧迷蒙處,禾憑借女性特有的能力,獨立于眾多形如枯槁,骨瘦如柴的煙鬼之中。拗拗被這種女人特有的神秘感所撩撥,便陷入了禾的“黑色”中。
“《私人生活》是我‘黑色的產(chǎn)物?!贝虻淖詈笕缡钦f。彼時的陳染身處青春的黑色之中,黑色的驅(qū)使下,她只好放棄完美,接受殘缺。
陳染因為替女性發(fā)聲而被視為異端,不得流于大勢之中。與她并肩的女權(quán)主義者們拼命追求女性的解放,希望女性自由、平等的觀念能融入人群中去。她們看似是一個群體,卻又被人群所排斥。而在社會的洪流中,陳染作為一個個體,腦海中幻滅的卻都是獨立于群體的想象。融入和獨立,兩種狀態(tài)互相作用??是笕谌氲乃懿粩酁榕园l(fā)聲,離群獨處的她時刻警醒、不妥協(xié)。就如同黑色和灰色的相互作用,她不斷地接受殘缺,接受在眾人眼里不完美的自己,之后以離群的觀察者的視角,更冷靜地為女權(quán)主義作斗爭。
[參考文獻(xiàn)]
[1] 陳染.《私人生活》[Z].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01.
[2]李增瑞. 陳染《私人生活》的孤獨氣質(zhì)分析[J]. 參花,2013,(8).
[3]付佩. 個人化寫作下的女性心理--讀陳染《私人生活》[J]. 雞西大學(xué)學(xué)報,2013,(6).
[4]孤獨與逃離:陳染筆下的女性形象探析[J]. 蔣麗.陜西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5(04).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xué)現(xiàn)代科技學(xué)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