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芳美
摘 要 多年來“完美”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追求的一個目標,一種境界。課堂上老師不敢讓學生出錯,學生也怕自己出錯,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這種狀況越發(fā)突出、越發(fā)嚴重,師生雙方對“錯誤”都惟恐避之不及。課堂上“出錯”真的很可怕嗎?
關鍵詞 “錯誤資源” 課堂增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思考反省
1.1一絲遺憾——完美的缺陷
課堂上,有的學生怕出錯,怕被笑……為了避免出錯,他們干脆選擇不開口。如果我們老師也抱著同樣的思想,那我們的教學就會陷入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huán)中。一節(jié)課進展“順利”,從新課導入,新課學習,……學生“一呼百應”,教師和學生“心心相印”。一堂課下來,總覺得太完美,竟有著完美的缺陷和遺憾。
1.2一點感悟——課堂是可以出錯的地方
有位成尚榮老師說:“教室是出錯的地方”,我把它引申為“課堂是可以出錯的地方”。學生進課堂之前雖然不是一張白紙,但可以肯定的是,學生是來學習的,學習就需要探究,有探究就有錯誤。牛頓發(fā)明電燈、瓦特發(fā)明蒸汽機,他們也是在錯誤中明白前進的方向,在多次錯誤后才取得成功。如果我們老師不了解這些,隱藏錯誤,那我們的課堂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片繁榮,而實際上是危機四伏。
1.3一點想法——殘缺也是一種美
我們都知道,維納斯是斷臂的,但她卻代表著美。我們教學不要刻意去求順,求完美。其實,出錯了,課程才能生成。任何正確的答案和方式,都是通過曲折探索才得到的?!袄潜环佩e地方的寶貝?!睂虒W而言,學生的錯誤同樣是被放錯地方的資源。
2利用“錯誤資源”鑄就課堂的精彩
策略之一:減負增效,善于捕捉“錯誤資源”。
我這里所說的“減負增效”不是說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而是老師和學生的都能放下思想負擔,都能自然的面對錯誤,敢于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在課堂上很多時候,一個“差錯”帶給學生的撞擊遠遠超過教師空白的說教。
(1)預設錯誤。課堂上,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大都能預料得到,設置一些思維“陷阱”,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探究、思考,發(fā)現(xiàn)錯誤,進而修正錯誤,最終獲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學得更牢固的真知。例如在教學商不變性質時,我猜想到學生可能對余數的理解不是很確定,于是我出了這樣一道辨析題:1300?00=13?=3……1,學生很容易認為是正確的,于是我讓學生通過“商壯?余數”的方法來檢驗,結果讓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最后讓學生探究錯誤的原因。
(2)非預設錯誤。非預設錯誤指的是教學中突然出現(xiàn)的,在教師意料之外的錯誤。教學中不是缺乏錯誤資源,而是我們教師有時缺乏善于發(fā)現(xiàn)和有效利用資源的眼睛。如果我們教師都能把學生的錯誤看作來自學生的寶貴資源,使其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那么,這不僅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體現(xiàn),更能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
策略之二:將錯就錯,有效利用“錯誤資源”。
(1)學生的錯誤——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好時機。學生的錯誤是一種真實的、有價值的課程資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那我們何不合理利用“錯誤”這一教育資源,將錯誤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專門進行“嘗試錯誤”的活動,引導他們比較、思辨,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明確錯誤產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錯誤的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從錯誤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對錯誤的判斷能力。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教師如果能及時捕捉這些片斷,通過巧妙的處理課堂上的意外,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
例如:在教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我出了一道練習題:一個車間要加工468個零件。每小時加工52個,生產了8小時后,還剩多少個零件沒有加工?學生很踴躍,連平時不太發(fā)言的小青同學也怯怯地舉起手,我讓她回答。
小青:468?2……(沒等說完,其他學生哄堂大笑。小青面紅耳赤)
我制止了學生的哄笑,平靜地說:這道題她不是不會做,只是沒有做完,我們應該聽她把過程說完。(好多學生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你們能了解468?2的含義嗎?接著我引導學生找出了第二種的解法,學生們向小青投去敬佩的眼神,小青也露出了微笑。
其實,小青一開始的確是想錯了,她根本沒想到這種解法,不過通過教師有效的參與,全體學生學習了此題的另一種解法,在錯誤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老師的錯誤——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記得有一次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課件中有一道練習,我把算式“44+8=”的答案寫成了“36”。在課上才發(fā)現(xiàn),我明確告訴學生老師寫錯了,然后,我話語一轉,將錯就錯地提問:如果答案是“36”,那么前面應該怎么改呢?結果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了,極大的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出現(xiàn)了很多種改法:28 +8=36,44—8=36等。這不僅有效的鞏固了學生的新課知識,而且學生也嘗試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其實學生沒有學過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利用這個機會,不僅為以后的學習做好了鋪墊,而且使課堂加以延伸,學生的思維也因此打開了。
策略之三:無招勝有招——讓課堂教學回歸自然。
金庸、古龍武打小說中高手學武到最高境界都是無招勝有招!我們課堂教學中也應追求真實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再現(xiàn)師生“原汁原味”的教學情景,讓課堂因差錯而美麗,讓差生不再是觀眾,讓課堂不再是作秀。我們也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主,即使錯也讓學生瀟灑錯一回呢?然后由學生自己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原生態(tài)的課堂,課標的落實才真正得以體現(xiàn)。
總之,只有在“出錯”和“改錯”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才是最美的,學生的生命也才是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