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 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起始教育的基礎(chǔ)沒打好,很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初一是打基礎(chǔ)的時候,那么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小學階段學生有接觸過英語,但大多數(shù)學校只把它當副科,重視不夠,更不用說花心思去培養(yǎng)興趣了,因此英語對初一學生來說依然是攔路虎,當然,也有些同學是很有期待感的。對此,做為入門學科的老師來說,本人覺得,在開始階段的教學中我們應(yīng)更多的是去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動力,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和體驗。下面談?wù)勔幌鹿P者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合理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熱情
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依然保持著童心、童性,生動有趣的情景教學依然頗具吸引力,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于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重視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并冠之于一定的美名。通過這種手段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介紹一下我在平時教學中的用到的一些情景劇、小品、游戲等。
1.“小強大腦”游戲 :大家都知道浙江衛(wèi)視有一個熱播欄目叫“最強大腦”,由于它的科學性和極具挑戰(zhàn)性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抓住這點我把我的游戲命名為“小強大腦”。在教學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我引入了“最強大腦”的一些做法;先通過師生間的對話,產(chǎn)生地點;同時讓另一個“小強”同學現(xiàn)場記憶;最后再逐一用 He is from…, She is from…回憶;也許這是個很小的case,但由于貫之于“小強大腦”的稱呼,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激發(fā)出來,學習的干勁也就提了起來。
2.“神犬辨物”的游戲:在教whats this? Its a\an…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本人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神犬辨物”的游戲。學生在遮住眼睛的情況下,通過氣味來辨別物體。在這個游戲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一些水果類的單詞,因而準備一些實物是必不可少的。一開始學生很容易就通過氣味就辨別出來,這時老師的作用就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你還得是一個導演或是一個演員。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我會故意地給他們制造一些麻煩,比如說,把一些桔汁抹在其它水果上或偷偷地脫掉一只襪子。這時表演者一臉迷惑,而旁觀者則哄堂大笑,學生的興趣在游戲中一下子被激發(fā)了。
類似的游戲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做你猜”“坑蒙拐騙”“捉間諜”“下飯館”等等。這些游戲的設(shè)計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些使得原本看似呆板的課堂變得生動有有趣時,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愛上了英語課,更會對英語課堂充滿期待。
二、巧用“幽默”藝術(shù),激發(fā)興趣
在美學和心理學概念中,幽默是專指一種“引人發(fā)笑或感受情趣的能力”。當下我們大部分老師課堂都是嚴肅、認真的。但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能恰如其分的使用一些比較幽默的語言,往往能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這種幽默往往會比按部就班地講述更具吸引力,它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接受新的知識。
“幽默”藝術(shù)的運用也是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很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我寓教于樂。比如在教handsome帥 這個單詞時,我要求全班同學一起大聲朗讀Mr. Zheng is handsome. Mr. Zheng is very handsome. 在學生的一片噓聲中,我聽到了很多I am handsome. I am very handsome的聲音。這時我知道學生們已經(jīng)掌握了handsome這個單詞。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一些例子,如: I look like Obma. (我看起來像Obma) My money is mine, and your money is mine, too. (我的錢是我的,他的錢也是我的)等一些幽默語句子在我的教學屢見不鮮,因此我的課堂當然也笑聲不斷。當然為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有時我也會故意耍些小滑頭,用如little Japanese(小日本)No seven no eight.(沒7沒8)等來調(diào)節(jié)一下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上下來學生熱情高漲,氣憤活躍,怎會不喜歡呢?
此外我還經(jīng)常用一些圖片資料,如卡通漫畫、明星漫畫等;當這些原本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和明星突然變成這個樣子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會覺得特別好笑、特別有趣,自然而然會對這堂課的教學特別感興趣。
三、保持“童心”,拉近距離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在年齡上與學生拉開距離,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而對于教師來說,工作對象要求我們決不能讓這種代溝越拉越遠,那我們該如何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呢?本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保持一顆童心。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為一體?!?可見保持一顆童心對我們的教育來說是多么重要的。
在初一年時,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依然童心未泯的孩子,教師只有適當保持童心,才能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才能更好地和他們溝通,才能真正地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當你能在課堂內(nèi)外輕易地說出一些熱門動畫片中的人物,如:光頭強、熊大、熊二、哆啦A夢、Tom、Jerry 時;當你能唱出幾句《黑貓警長》、《葫蘆娃》中的歌詞時,你不僅能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還能在不知不覺中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喜歡上你,并且喜歡上你的課。
實踐證明,只有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才會使學生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才能產(chǎn)生巨大學習內(nèi)動力。
【作者簡介】鄭木成(1978.07-),男,漢族,惠安人,惠安縣廣海中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起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