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晃
摘要:隨著初中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使用,考試理念、題型也隨之變化。怎樣更加高效的提高中考復習效率?筆者從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智慧運用試題資源,提煉審題和答題技巧、科學規(guī)則,堅持三輪復習法等角度進行分析。
關鍵詞:部編道德與法治;考試理念 ;復習策略;答題技巧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已經在全國使用,而初中道法也已經完成了三年的教學,進入中考復習階段。面對新教材,新理念,如何更加高效進行復習,提高中考復習效率,是廣大一線教師所要面對的問題。
一、新舊教材在考試理念上的兩大變化
(一)第一個變化:從出題的內容看,側重以“一點四面”為主線,彰顯教育價值。即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理念、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等四個方面。
1、立德樹人為核心,強化育人導向。即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增強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從現(xiàn)實生活中出發(fā),讓學生體會誠信教育、愛國教育、守法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好少年。
如:“時代楷模徐立平,做誠信的人,文明家庭的善舉”等試題,體現(xiàn)社會主義價值觀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方面的價值準則,充滿時代正能量,發(fā)揮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考生向上向善。
3、加強法治理念培養(yǎng)和法律知識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消費權,智力成果權、監(jiān)督權、隱私權等試題內容都體現(xiàn)了對考生依法先使權利意識的考查;
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設置了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第二個變化:題目設問很靈活,以基礎知識為載體,凸顯能力的考查,注重導向教學。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支撐,盡量減少“死記硬背”的成分;學生要學會運用多個知識點分析問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如新聞點評類。這種題目要求學生從多個知識點評價新聞,而以前只是圍繞一個知識點,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回答就可以。這種考試要求學生增強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2、學生要學會用哲學思維來分析事物發(fā)展的原因,即包括事物發(fā)展的外因和內因,這種答題方法體現(xiàn)初高中能力的銜接。
例:中國在科技成為領跑者的原因,除了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外在原因外,還要回答企業(yè)自身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的內在原因。而以前答原因時,只要答兩點就可以給滿分,不分外因和內因。
3、學生應懂得從材料中高度概括中心思想來回答,更加貼近高考的考法。
對此,學生要讀懂材料,理清材料的內在邏輯關系,歸納出材料教材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其次將獲取得信息與課本知識建立起聯(lián)系得。以前只要用課本的相關知識回答就能得分,而現(xiàn)在既要答材料的觀點,又要回歸課本答相關內容。
4、更加關注學生生活成長體驗,踐行新課程理念。
部編教材試卷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要結合時事,結合課本,結合材料,結合生活常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求學生學會辯證思維,邏輯推理,自己歸納答案。答題風格和以前試卷完全不同,難度加大,實現(xiàn)初高中題型的接軌。
二、部編教材中考復習策略
第一,把握課標,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以新程標準為依據(jù),認真研讀省教育廳出臺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指導意見》。以省考綱中的考點為依據(jù),對考綱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點刪除,以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注重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不僅要按課、按節(jié)對知識進行總結歸類,而且還要打破課、節(jié)的限制,可以用專題的形式重新構建知識網絡,便于學生記憶和提取使用,讓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學以致用,答題時才能得心應手,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多角度回答問題。
第二,智慧運用試題資源,提煉審題和答題技巧。
面對部編教材的答題思路,我們要與時俱進,認真研讀樣題,運用試題,精講精練,熟悉題型特點,提煉審題和答題技巧,提升師生對試題的感知力,學會與命題者對話,縮小與試題的距離感。
(一)選擇題答題技巧:
選項中帶有“一切、任何、所有、一定、只要…就…、只有…才…、只能、就能、都、必須、徹底”等關鍵詞的,一般情況下是不對的,說的太絕對了.
(二)非選擇題審題和答題技巧:
1.點評題:能較好的體現(xiàn) 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應明確點評題的答題思路。首先認真閱讀材料,分析其中反映的信息,然后回歸課本,運用學科語言,全面多角度作答.
2.原因分析型題:注重初、高中教學銜接。在復習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做到:全面分析事物發(fā)展的原因(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呈現(xiàn)原因與結果的中間過程;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及例舉能力;能根據(jù)情境和設問要求提合理化建。
3.點贊題:重基礎,特別是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探索開放性教學。擴大學生視野和課外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解讀信息。并將信息與學科知識建立起聯(lián)系的能力。
4.非選擇題主要考查考生閱讀材料歸納中心(主題、角度)的能力、用發(fā)散性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規(guī)范作答的能力(包括條理清晰、字跡工整、要點全面、卷面整潔)等。中考前,應通過綜合模擬測試對上述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訓練。每次練習或測試后,要引導學生專心聽老師的評講,領悟解題技巧,總結做題規(guī)律,注意題型變化特點,提高審題、答題能力。
5.主觀性試題答題總體要求:
“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tǒng)一
“外在美”: 條理清晰、段落分明、格式規(guī)范、卷面整潔、美觀大方。
答案段落化:答案能分段就分段,能分點就分點。
段落要點化,要點序號化:序號要規(guī)范按照“26.(1).①;”排列。
卷面整潔:避免卷面臟、亂、差等現(xiàn)象。
第三,堅持三輪復習法,合理規(guī)劃,科學設計。
第一輪基礎復習(約兩個半月):
1.要重視基礎。從部編教材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知識的考查仍占較多分值,教師在平時教學和復習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特別是重點知識的理解把握。
2.記什么——明確方向。
《考綱》中規(guī)定的知識點的考查范圍及要求,要準確把握——要到位、不越位、不缺位
《考綱》是指導復習的主要依據(jù),是我們行動的指南。要弄清《考綱》中規(guī)定的知識點的考查范圍及要求。在復習過程中要特別強調學生去記憶、去背誦、去默寫。
第二輪專題復習(約一個半月)
1.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生活。
做到關注新聞,并搜集時事熱點。
2.熱點問題與課本知識的對接
首先,讓學生讀材料,但一定要帶著問題去讀,即材料體現(xiàn)了教材那些觀點?也就是讓學生進行知識鏈接。
其次,學生分組,自己設置問題自己答,小組之間再相互完善。
再次,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分析的重點問題進行加工整理,形成專題。
第三輪復習(約3周)
1、抓重點、抓關健點
2、中考模擬綜合演練
3、綜合訓練,查缺補漏
總之,初中部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對每個老師新的,中考是新的,復習方法更是新的,然而面對挑戰(zhàn),我們無路可退時,只能微笑,接納,行動,努力,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