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
摘 ?要 對于患有自閉癥的兒童來說,他們在社交和情緒調節(jié)方面的缺陷可能導致其從幼兒園教育階段過渡到小學教育階段特別具有挑戰(zhàn)性。探討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從幼兒園教育階段過渡到小學教育即幼小轉銜教育的相關問題,并強調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幼小轉銜教育進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關鍵詞 自閉癥譜系障礙;轉銜教育;幼兒園;小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21-0087-02
1 引言
自閉癥譜系障礙在全球范圍內的上升令人震驚,當前被發(fā)現(xiàn)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兒童是10多年前的兩倍。20世紀90年代初,自閉癥的發(fā)病率僅為每10 000人中有一人;而在2000年,每1000人中就有六人患有自閉癥[1],自閉癥譜系障礙是美國最嚴重的兒童發(fā)育障礙。在英國,人們注意到大約有53.5萬人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大約每11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自閉癥[2]。目前在發(fā)展中國家,沒有關于自閉癥患病人數(shù)的明確數(shù)據(jù)報道。
據(jù)《中國自閉癥兒童發(fā)展狀況報告》分析,我國自閉癥譜系障礙患者總數(shù)目前可能已經超過1000萬,0~14歲患兒的數(shù)量可能已經超過20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即將進入小學教育階段的學齡前兒童,這一疾病蔓延的威脅迫切要求我國在小學基礎設施與專業(yè)課程、政府政策、專業(yè)人員培訓方面做好準備。對許多兒童來說,從幼兒園教育階段進入小學教育階段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時刻,但對于患有自閉癥的兒童來說,他們在社交和情緒調節(jié)方面的困難可能使這一時期特別具有挑戰(zhàn)性[3]。因此,本文探討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從幼兒園教育階段過渡到小學教育即學前轉銜教育的相關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以幫助小學能夠應對自閉癥兒童的特殊狀況,而這可能會增加這類兒童的入學人數(shù)。倡導自閉癥兒童同樣應該受到義務教育,就像“正?!眱和粯印?/p>
2 對轉銜教育的研究
轉銜教育的定義 ?轉銜,意即轉換和銜接,指的是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過渡,面臨角色、任務和生活形態(tài)的轉變,發(fā)生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特殊教育語境下的轉銜,主要指特殊兒童發(fā)展過程中不同階段之間的過渡和銜接[4],是一個完整連貫的終身特殊教育體系,其中就包括從學前階段到學齡期這一階段。雖然我國目前已基本普及包括特殊兒童在內的九年義務教育,但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服務機構相互之間缺乏合作,對特殊兒童的需求無法建立相互協(xié)調配合的機制[5]。因此,不同環(huán)境和階段間的順利轉銜對于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教育和生活都是極其重要的。
轉銜教育的必要性 ?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轉銜是大多數(shù)兒童生活中的一個重大事件。成功的轉銜對于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對于大多數(shù)心智正常的兒童來說,轉銜是自然而然就完成的一個過程。但是,對于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固有的社會和溝通技能缺陷,轉銜過程會顯得特別困難。這種轉銜可能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的行為和成績產生長期深遠影響,因為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學生比其他正常的學生更容易遭受焦慮、心理健康問題和學校以及同學的排斥。
高度焦慮是自閉癥譜系障礙患者公認的特征。從幼兒園到小學,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改變,而這些變化可能會加劇自閉癥兒童的焦慮感?;加凶蚤]癥的學生在交流和互動方面有困難,無法及時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和尋求教師、家長的幫助,這將增加他們成為校園欺凌目標的可能性。他們還面臨的困難是缺乏解決日常問題的技巧,如建立友誼、處理非結構化的時間、參與團隊工作、應對時間表的變化和處理口頭交流等,這些困難都證明了轉銜教育的必要性。
轉銜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 ?截至目前,在我國(不包含港澳臺地區(qū))現(xiàn)行的政策法規(guī)中還沒有專門提出特殊教育轉銜服務,同時為特殊兒童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的法案也是空白,學術界很少對患有自閉癥兒童在轉銜時所面臨的困難進行正式研究,大多數(shù)的研究停留在對國外尤其是發(fā)達國家轉銜教育研究的分析以及國內的研究現(xiàn)狀綜述,幾乎沒有提出過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轉銜教育研究方法。在實踐層面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還沒有為自閉癥兒童的轉銜做好相應準備,為自閉癥兒童開設的學校很少。在部分地區(qū),在小學分配幾個特殊單位,只有少數(shù)受過培訓的特教教師,大部分學校的教師沒有應對自閉癥兒童的專業(yè)知識。由于專門針對自閉癥兒童的基礎設施、課程、政策和教師培訓等缺乏準備,造成自閉癥兒童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的障礙。因此,很有必要開展自閉癥兒童幼小轉銜教育研究。
轉銜教育研究的意義 ?我國在幼兒園—小學轉銜教育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在理論層面,研究者可以通過文獻、個案行動研究等研究方法構建符合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教育需要的幼兒園和小學支持系統(tǒng),其研究成果有利于豐富適合我國國情的幼小轉銜教育支持系統(tǒng)的理論。在實踐層面,本研究能夠從學習支持、心理支持、物理環(huán)境支持和相關服務支持等方面呈現(xiàn)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轉銜教育支持系統(tǒng)現(xiàn)狀,并進行實證干預研究,為幼兒園和小學的轉銜教育工作開展提供良好建議。
3 轉銜教育的具體實施步驟
自閉癥兒童幼小轉銜的實施應倡導政府、家庭、學校和幼兒園多系統(tǒng)間的協(xié)同合作,這需要自閉癥兒童家長、就讀小學、當?shù)卣?、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康復機構等有效溝通和合作,幫助自閉癥兒童應對轉銜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困難。本文著重討論在小學層面如何開展自閉癥兒童轉銜教育。
學校在兒童入學前的準備 ?學校要為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提供一個充分準備的環(huán)境,盡可能幫助他們順利地向學校轉銜,因為教育是培養(yǎng)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主要方式,使他們成為獨立和盡可能有用的公民,這是對家長、教師和教育部門的一大挑戰(zhàn)。在轉銜時期,小學必須向自閉癥兒童及其父母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了解學校為他們做出的變化和對小學教育產生期望,并在學習環(huán)境中適應他們的感受和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學校需要通過加強與各方面的合作,共同努力,以便更好地為自閉癥兒童的過渡做好準備。在轉銜時期,學校必須努力為接收兒童做好準備,而不是要求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努力適應學校的生活。
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 ?自閉癥兒童由于其殘疾的性質,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以便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友好的環(huán)境。自閉癥兒童的一個特性是非??贪?,并且很多時候對改變是抵觸的。如自閉癥兒童可能想要使用特定類型的廁所,用特定類型的杯子喝水,坐在特定類型的椅子上或坐在特定類型的教室里,這需要在轉銜期間通過學校的一系列行為來幫助他們逐漸適應學校環(huán)境。一些自閉癥兒童可能會受到過敏和敏感問題的影響,如有的兒童對比較大的聲音過敏,有的兒童對強光非常敏感,有的兒童對粉筆的特殊香味甚至灰塵非常敏感,因此,學校需要提供教育自閉癥兒童所需的最佳基礎設施。另一項建議是學校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一個必要的資料室,所有設施都可用于方便教育和調整。學校內的建筑物就像學校里的教室和其他學習區(qū)域一樣,需要做好充分準備,以使自閉癥兒童感到舒適。
課程的準備 ?要對常規(guī)課程進行詳盡和重大修改,以適應本研究中自閉癥這樣的目標兒童群體。課程開發(fā)人員需要修改一部分常規(guī)課程,因為自閉癥通常是一種嚴重的殘疾。另一方面,有的學者認為自閉癥兒童就像非殘疾的同齡人一樣,應該遵循同樣的課程(常規(guī)課程),因為他們也需要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和對未來生活的準備。它要求課程開發(fā)人員制定一個豐富的課程,以平衡自閉癥兒童的需求,并努力使他們與正常兒童并駕齊驅,這樣可讓自閉癥兒童長大后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就業(yè)市場上與其他兒童公平競爭。
教師的準備 ?要求教師具有富有專業(yè)精神和良好的行政管理技能的嵌入式教學技能,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情感和社會理解方面面臨的額外困難。在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轉到任何一所小學之前,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必須做好準備,接受良好的培訓。課程開發(fā)人員還應確保為課程中引入的所有新科目配備教師,就像為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開設的課程一樣。他們還應就如何使用教學資源、如何分配課程中每一門學科所需的時間以及如何評估每一門學科的教學和學習策略進行準備。對教師進行良好的培訓,將使他們具備處理學習材料、修改環(huán)境和調整課程以使自閉癥學生能夠進入課程的專業(yè)技能。
評價體系的改變 ?還要考慮到的一點是教師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評價體系的改變。一般來說,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是從學術成就角度來判斷成功與否,但對自閉癥兒童來說,應該更加重視他們的社會和情感問題。在學校里,要定期監(jiān)測自閉癥兒童的社交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了解自閉癥兒童在整個過渡過程中的社會和情感發(fā)展狀態(tài)并積極引導其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以此來評價自閉癥兒童的成就,給予他們一定的肯定與支持。
家庭的準備 ?父母的行為對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有強烈的興趣,并且對他們的成長有較多的影響。父母通常比學校工作人員能更準確地了解孩子的社會情緒狀態(tài)。自閉癥兒童的父母和照顧者應接受類似于教師的全面培訓,同時應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幫助和提供輔助器具設備,以便幫助他們在家里就可以專業(yè)地應對自閉癥兒童,同時能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4 建議
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來說,轉銜的過程是艱巨的。在整個轉銜過程中,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可能需要額外的或改變形式的支持,每個人,包括那些患有自閉癥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和弱點;最成功的支持類型必須個性化,以滿足該兒童的需要。這就需要學校、家庭、社區(qū)和政府職能部門等作出更多合理調整,以滿足自閉癥兒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Cobbe S, Ngugi E. Introduction to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M].KISE: Nairobi,2008.
[2]Batten A, Corbett C, et al. Make school make sense[M].London: The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2006.
[3]Otina S O, Thinguri R W. A Critical Analysis on Primary Schools Preparedness for the Transit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in Kenya[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6,7(31):102-107.
[4]楊廣學.推進幼兒特殊教育綜合服務體系建設[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0(6):1.
[5]陳影,雷江華.我國特殊需要學生轉銜研究綜述[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6):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