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黃濤,趙磊,張偉,杜彥斌
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北京 102600
伊朗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報道顯示,結腸癌的發(fā)病率約為438/10 000人[1],而在具有相關高危因素的群體中,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可能更高[2]。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結腸癌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近年來,腫瘤相關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的改變在結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逐漸受到臨床重視,其中腫瘤相關蛋白表達量的改變在結腸癌的病情進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調(diào)控作用[3-4],因而檢測腫瘤相關蛋白的表達對結腸癌診治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Ezrin蛋白的表達上調(diào)會通過提高癌細胞內(nèi)肌動蛋白的激活程度,提高癌細胞的浸潤和粘附能力,進一步加劇癌細胞的上皮間質轉換,進而促進惡性腫瘤細胞分裂增殖,加快腫瘤進展[5];細胞黏附分子L1(L1CAM)是粘附分子家族成員,其能夠通過促進癌細胞的粘附,促進癌細胞通過血管及淋巴管進行轉移,進而參與惡性腫瘤的進展過程[6]。已有研究表明Ezrin、L1CAM蛋白異常表達與胃癌、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7-8],其異常表達會加速癌癥的進展。然而目前臨床上關于Ezrin、L1CAM蛋白的表達與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相對比較少[9]。因此,為進一步探討Ezrin、L1CAM蛋白表達與結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為臨床對結腸癌患者的診療提供理論依據(jù),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手術切除獲取的80例結腸癌組織標本作為觀察組,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Ezrin、L1CAM蛋白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其與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本院手術切術獲取的80例結腸癌組織標本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另外40例癌旁正常結腸組織標本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續(xù)表1
納入標準:(1)患者經(jīng)腸鏡組織活檢及術后病理學檢查證實為結腸癌[10];(2)手術前患者無放化療病史;(3)患者的病史資料、病理學資料收集完整。排除標準:(1)轉移性結腸癌;(2)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唬?)伴有感染性疾??;(4)伴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
觀察組取腫瘤病理組織標本(1.0 cm×1.0 cm),對照組取癌旁組織標本(1.0 cm×1.0 cm)。兩組標本均進行石蠟包埋,連續(xù)性切片厚度為3μm的組織,60℃烤片60 min,常規(guī)脫水后,采用EDTA抗原修復液進行抗原修復,加入10μL蒸餾水,加入10%過氧化氫溶液5μL,室溫下孵育30 min,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3次,每次3 min,加入Ezrin、L1CAM蛋白的單克隆抗體(1:1 000,購自羅氏公司),37℃孵育60 min,PBS洗滌3次,每次3 min,加入HRP標記的Ezrin、L1CAM蛋白二抗(1:2 000,購自羅氏公司),37℃孵育20 min,PBS洗滌3次,每次3 min,加入DAB后,PBS沖洗和復染,脫水后在顯微鏡下(×400倍視野)進行觀察。
免疫組織化學結果判定:Ezrin蛋白的陽性著色表達于細胞質、細胞膜,L1CAM蛋白的陽性著色表達于細胞質,陽性染色為黃色或者更深。依據(jù)染色深淺分為:無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褐色或者黑色為3分。于顯微鏡400倍視野下隨機選取5個有代表性的不同區(qū)域,依據(jù)陽性細胞占視野中總細胞數(shù)的比例進行評分:占比范圍≤10%為1分、占比范圍11%~50%為2分、占比范圍51%~75%為3分、占比范圍>75%為4分,取5個視野平均值為最后得分。染色深淺評分與陽性細胞占比評分之乘積總分<3為陰性、≥3為陽性。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標本中Ezrin蛋白、L1CAM蛋白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1.25%、68.75%,分別高于對照組的35.00%、25.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圖1、圖2分別為Ezrin蛋白、L1CAM蛋白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
表2 兩組標本中的Ezrin蛋白、L1CAM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n(%)]
圖1 Ezrin蛋白免疫組化結果(×400)
圖2 LICAM蛋白免疫組化結果(×400)
在Dukes分期為C~D期、發(fā)生漿膜侵犯、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結腸癌組織中Ezrin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Dukes分期為A~B期、不發(fā)生漿膜侵犯、不發(fā)生淋巴結轉移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理學特征的結腸癌組織中Ezrin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n(%)]
在Dukes分期為C~D期、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結腸癌組織中L1CAM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Dukes分期為A~B期、不發(fā)生淋巴結轉移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不同病理學特征的結腸癌組織中L1CAM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n(%)]
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結腸癌早期治療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復發(fā)率[11],提示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結腸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F(xiàn)階段仍探尋評估結腸癌病情較敏感的腫瘤學指標,雖然有研究者認為,糖鏈蛋白(CA125)或者癌胚抗原(CEA)在結腸癌的診斷及治療預后方面有一定的預測作用[12],但有研究結果顯示,采用CA125或者CEA評估結腸癌病情的靈敏度均不超過30%,其假陽性率較高、一致性率較差[13]。本次研究通過分析結腸癌病理組織中及癌旁組織中Ezrin、L1CAM的蛋白表達情況,進一步分析結腸癌組織中Ezrin、L1CAM蛋白陽性表達率與不同病理學特征的關系,以探討Ezrin蛋白、L1CAM蛋白與結腸癌病情進展關系,從而為臨床上對結腸癌患者的診療及病情評估提供參考依據(jù)。
Ezrin蛋白能夠通過促進癌細胞骨架成分的重塑,提高癌細胞的遷移和浸潤能力[14]。Ezrin蛋白結構上含有的脯氨酸和絲氨酸結構,能夠通過結合正常組織細胞膜上的糖蛋白配體,進而加劇腫瘤信號通路的激活。L1CAM是粘附分子家族成員,其能夠通過影響腫瘤細胞的轉錄調(diào)控,增加癌細胞基因的擴增,進而促進癌細胞的異常增殖[15,16]。
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Ezrin、L1CAM在結腸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結果發(fā)現(xiàn)在結腸癌組織中Ezrin、L1CAM的陽性表達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結腸組織,與李艷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7],提示Ezrin、L1CAM蛋白的高表達可能與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考慮如下[18-19]:(1)Ezrin蛋白的表達上調(diào),能夠提高結腸腺體上皮細胞的變形能力,促進腺體細胞突破腸道上皮基底膜組織;(2)L1CAM蛋白的表達上調(diào),能夠加劇腸道腺體上皮細胞核DNA的異常裂變能力,導致腺體上皮細胞周期G1/S比例的上升。劉艷等[20]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結腸癌患者病理組織中Ezrin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水平可以平均上升36%以上,在具有明顯的腫瘤惡病質或者遠處轉移的患者中,Ezrin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水平可進一步的上升。進一步分析Ezrin、L1CAM蛋白的表達與結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在Dukes分期較晚、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發(fā)生漿膜浸潤的患者中,Ezrin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水平均上升,提示Ezrin蛋白的表達與結腸癌患者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漿膜浸潤有關。Ezrin蛋白表達上調(diào),可激活腫瘤細胞內(nèi)信號通路的傳導、加快腫瘤細胞侵襲轉移。在Dukes分期較晚、發(fā)生了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中,L1CAM的表達也上調(diào),提示L1CAM的高表達與結腸癌患者的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臨床檢測Ezrin、L1CAM的表達情況有助于評估結腸癌腫瘤生物學行為,為評估患者預后提供參考。但本次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Ezrin、L1CAM的高表達與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的關系,提示Ezrin和L1CAM的高表達可能不影響腫瘤細胞的分化成熟過程,但這有待今后大樣本量研究驗證。
綜上所述,Ezrin及L1CAM蛋白在結腸癌組織中表達均上調(diào),且在不同病理特征的結直腸癌組織中表達水平不同,可能與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