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繼續(xù)深入,老師們對花樣繁多的教學手段的運用逐漸理清了頭緒,回歸自然,回歸課堂,回歸生活的教學手段才倍加推崇。而在此之中,無論怎樣的課堂,對學生肯定評價的很好運用,能彰顯一位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文化素養(yǎng)與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肯定;學習興趣
哲人詹姆士所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贊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特別是兒童)的具體表現(xiàn)?!眱和瘋兊娜秉c雖然很多,但只要我們誠心竭力去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就算是沙里淘金,就算是用數(shù)倍的放大鏡,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師者發(fā)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就能撼動他們的靈魂,激發(fā)他們拼搏的勇氣,我們的教學便會綻放光彩。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教學中肯定的運用,我有些許感悟與見解,寫出與同行們商榷。
一、 肯定,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語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便是吃飯,沒有了興趣,也形同嚼蠟。在語文教學中,我用肯定、褒揚等方法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氛圍中學習,輕松、自如。如我教學《鐵罐與陶罐》一課,讓學生回家制作鐵罐與陶罐頭飾,準備表演課本劇。第二天,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時,那些用吹塑紙、卡紙、泡沫紙等制作的同學高高舉起了自己的作品。我表揚了他們的認真完成。陡然,教室后排傳來竊竊的笑聲,我循聲走去,原來在眾多舉起的小手下面,一雙顫巍巍的小手舉著一面用作業(yè)本紙制作的鐵罐頭飾,黑墨水勾畫的眼睛、嘴和鼻子,是那么逼真,看得出他已經盡力了。由于紙是軟的,必須用雙手撐開才能展示。我默默接過他的頭飾,并雙手舉起。小韓林臉漲得通紅,“同學們,韓林畫得怎么樣?”“畫得好,就是紙不行?!薄把劬?、嘴、鼻子太像了!”“那同學們笑韓林的什么呢?”“笑紙?!宾畷r,我頭腦中閃現(xiàn)出韓林的媽媽臥病在床卻沒錢請醫(yī)生的情景(前幾天,我和幾個同學去探望了一下),他又哪來的錢買漂亮的紙呀!于是,我用手摸著他的頭說:“他的紙雖然差點,但他制作得精細?!痹捯魟偮?,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隨后,同學們一致推選韓林扮演鐵罐。鐵罐那種輕蔑的語言,不可一世的神情,被他掩飾得惟妙惟肖。激情,在他的表演中升華;和諧,在他的表演中生成;興趣,在他的表演中形成。整堂課,我成了實實在在的聽眾,學生們成了課堂的主人。
現(xiàn)在想起這一幕,尤有成就感。如果當初我不挖掘小韓林畫得好這一優(yōu)點,采取不聞不問,或者與同學們一道批評他紙張的好壞,那將是另一個沉悶而窒息的氛圍,一個令兒童自卑退縮的環(huán)境,更談不上對學生的引領與培養(yǎng)了。語文老師的隨手挖掘,任重而道遠啊!
二、 肯定,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性評價
如果說上面的事例是一種不經意的肯定,對學生產生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應,那么,生活中,教學中,對學生的直面肯定,那將是刻骨銘心的,是一種鼓勵性評價,有助于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隨著歲月的流逝,不知淡忘了多少事,但我一直記得學生李金,一個瘦小的個兒,有段時間上課時他總是無精打采。與他談了多次話,總沒有找到其心靈的突破口,收效甚微。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上《慈母情深》一文時,發(fā)現(xiàn)李金在整堂課,眼里總噙著淚花。下課后,與他談心,才知道,他一直思念著自己親愛的媽媽。由于媽媽的突然病故,加之父親又新娶了一位阿姨,這位阿姨對李金的生活與學習不聞不問,并且時常借故與其父吵鬧。他只好暫時寄居外婆家,這對于本來就瘦弱的李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是的,媽媽的疼愛與永遠的離去同后媽的冷漠與突如其來,形成何等鮮明的對比?。∽屵@幼小的心靈如何存受得起?我愛憐有加,“是啊,小龍,誰不想念自己的媽媽呢?但你知不知道,倘若你媽媽在地下有知,她的乖兒子由于她的離去,而一蹶不振,變得學習差,她不難過嗎?再說,你這么聰明,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的。不要怕,你還有外婆,還有老師呢!要注意,人遇到困難不要緊,但志不可短?!?/p>
我的分析、鼓勵加表揚,小金龍似懂非懂地點下了頭。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上我力求關心周到,學習上我用肯定伴隨,即使有一點兒轉變,我都會摸摸他的頭,“又進步了啊?!爆F(xiàn)在,這位同學早已步入了大學的校門,遨游在另一片知識的海洋里??隙ǎ膭?,給了一個同學的新生,展示了它不菲的魅力。
三、 肯定,讓學生充滿了自信,挖掘了學生的潛力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茱@然,“樂學”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有了對學習的熱情情感,就會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求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我在教學《不懂就問》一文時,學生向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孫中山想這樣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這句話中,‘胡涂的‘胡用錯了,應該是‘米、古、月—‘糊?!碑敃r,我并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這樣做了一個引導性的回答。“究竟是不是用錯了呢?大家都去查一下資料,怎么樣?”就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同學們興奮地相互轉告,“原來,‘古、月—‘胡的‘胡涂和‘米、古、月—‘糊的‘糊涂意思是一樣的?!薄澳菚襄e了嗎?”“沒有,應該兩個詞都可以用?!睂W生自信地回答。
就是這樣在教學中,我大膽肯定學生的探究行為,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查資料,尋答案。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更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老師告訴的答案與學生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天壤之別,前者是權威性的、被動接受的,后者是自主性的,帶有成功的體驗。
肯定,在生活中會影響人的社會觀、價值觀,乃至于人生目標的確定;在學習上,老師對學生的肯定,那就是一種對其積極向上的評價,其作用將是無可限量的。最后,我想起一句話,“橘生淮北為枳,不是樹結錯了果,而是人種錯了樹?!敝灰覀兎椒ǖ卯敚c學生坦誠相待,肯定,在教學中的作用定會綻放異彩。
作者簡介:
姜蘭,重慶市,重慶市奉節(jié)縣香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