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可能引起一場龍卷風,那么一本新刊物的出現(xiàn),又會引發(fā)怎樣的連鎖反應呢?
一本刊物可以發(fā)展為一個刊群。
1979年,《科學愛好者》雜志誕生,5歲那年它改名為《課堂內外》,依舊只是“一個人”。
2019年,《課堂內外》有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和教師版等,成為了一個大家庭。
不僅如此,一個刊群可以搭建去往一流高校游學的橋梁,可以衍生出一系列青少年主題活動與比賽,還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意制造各式有趣實用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40歲的《課堂內外》,正是這樣一步一步,從一本刊物發(fā)展為優(yōu)質的青少年教育服務企業(yè)。
40年的時光里,《課堂內外》經(jīng)歷了哪些蛻變,又有過怎樣的高光時刻呢?過去的編輯與現(xiàn)在的編輯,生活與工作有什么異同?一本雜志的誕生有幾個步驟?在看不到的地方,又有哪些人在默默付出……翻開本期《課堂內外》四十周年慶特別策劃,你將看到《課堂內外》成長的故事。
40年,《課堂內外》陪伴并影響了兩代人的成長;接下來,《課堂內外》也將繼續(xù)陪在你身邊。
如果你也想成為編輯,掃碼獲取更多幕后故事。
《科學愛好者》誕生。
那還是紙媒的黃金時代,成為一名雜志編輯是很多中小學生的夢想。
《科學愛好者》改名《課堂內外》。靈感來源于老編輯易高原先生喜歡的電影《法庭內外》。感謝《法庭內外》!
《課堂內外》分為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三個獨立刊號的版本。上初中的你,和上小學的表妹,以及上高中的表哥可以一起讀《課堂內外》啦!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為《課堂內外》主辦單位,并共同開展“五好小公民”全國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在十五周年之際,“五好小公民”還在人民大禮堂舉辦了紀念活動呢!
1984
1989
2002
2006
2008
2014
2016
2017
2018
2019
與北京大學中文系聯(lián)合主辦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懷揣著作家夢的少年少女,都在這個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
2006年
創(chuàng)辦《大學》雜志。經(jīng)過17年的努力,我們終于能夠陪伴讀者們完整地度過學習生涯了。集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階段的雜志即可召喚“神龍”!
2005年
與重慶出版集團合作,創(chuàng)辦重慶市天下圖書有限責任公司。你喜歡的《英語街》《作文素材》,以及很多圖書都從這里誕生。
2001年
《世界兒童》雜志在課堂內外與四川外語學院合作下誕生了?!伴_眼看世界”,我們把國外的故事帶給讀者,讓大家在書本里暢游世界。
2009年
《課堂內外》三十歲啦!這一年,我們搬到了現(xiàn)在的地址——重慶北部新區(qū)財富中心,在一棟十層高的小樓里繼續(xù)朝著目標前進。
2011年
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開展國際交流業(yè)務。自此,你可以通過《課堂內外》參加游學活動啦。向著國際邁進,沖鴨!
2015年
《課堂內外》入選中國郵政報刊發(fā)行百強。這里面有沒有你貢獻的一份力量呢?接下來也不要忘記訂閱我們的雜志哦!
2018年
《課堂內外》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百強報刊。幾代課堂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換來了榮譽與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