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里的野菜似乎會說話,“采采卷耳,不盈頃筐”,滿心思念遠行男子的女子,半天也沒能采滿一小筐卷耳;“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從豆苗到莖葉都變老了,一去經(jīng)年,歸途中的征夫思緒紛繁;“菁菁者莪,在彼中阿”,繁茂的莪蒿生在山坳,或許在歌唱美妙的愛情,或許在贊美國家能育人成才……擁有美好名字的野菜,還偷偷記下了古人的情愫。這般多情的“草”,你要不要吃一口?
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
——《魯頌·泮水》
茆現(xiàn)在叫莼菜,也叫馬蹄菜、湖菜等,嫩葉可以吃。莼菜本身沒有味道,但口感圓融、鮮美滑嫩,自古就是席上珍品?!妒勒f新語》中,陸機贊“千里莼羹”(家鄉(xiāng)的莼菜羹)不用鹽豉調(diào)味,也可媲美羊酪;《晉書·張翰傳》中有“莼羹鱸膾”這一因思念家鄉(xiāng)的莼羹、鱸魚膾而辭官的故事;白居易、蘇軾、杜甫等不少大家也曾吟詠過它。
不是古人太貪吃,而是莼菜太美味,含有豐富的膠質(zhì)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的莼菜,營養(yǎng)與醫(yī)療價值兼?zhèn)?,至今仍是珍貴的野生水生蔬菜,也是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
《詩經(jīng)》里的卷耳現(xiàn)在叫蒼耳,俗稱羊帶來。不管是小動物還是人,在長有蒼耳的山坡、草地走一遭,肯定會收獲好多小刺果,那正是蒼耳的果實。生得矮沒關系,點滿搭動物“順風車”的技能就能被帶往遠處的新家。
蒼耳是古人常吃的食物,它的幼苗嫩葉可以吃,種子可以磨面,還耐干旱薄瘠,適應力強,可見已經(jīng)是成熟的野菜了。
★蔞★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周南·漢廣》
蔞蒿也叫蘆蒿、水艾等,它的莖與葉脆嫩、清香,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是蒿類中最可口的野菜之一。根狀莖還可以腌制醬菜。蔞蒿還是法國菜中常用的香辛料,用于雞肉、魚肉,尤其是法國蝸牛的烹制。干枯的蔞蒿根莖則可以作為生火的薪柴?!稘h廣》一詩寫的是割取蔞蒿的樵夫思慕游女,可惜可見而不可求。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召南·草蟲》
蕨菜嫩葉營養(yǎng)又美味,明人羅永恭贊它“堆盤炊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隔著書頁都能品味它的清脆細嫩。由于“嫩芽初長小兒拳”,蕨菜也叫“佛手菜”,“佛手魚翅”其實是“蕨菜魚翅”。作為傳承至今的“山珍之王”,蕨菜的根莖可提取蕨粉,根狀莖的纖維可制繩纜,全株可以入藥,還可作驅(qū)蟲劑,可謂野菜中的“十項全能”選手。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陳風·澤陂》
香蒲的嫩莖營養(yǎng)高,味道好,明朝顧過曾寫詩贊它“一箸脆思蒲菜嫩,滿盤鮮憶鯉魚香”。香蒲在孩子手里是玩具,長得像香腸的蒲棒可以當武器;在大人眼里,夏天點燃它能熏蚊子,它散發(fā)出的特有香氣還能作為香薰。而當它夠老時,捏一下,里面的白絮會如天女散花般飄散出來,把蒲絨收集起來,填充枕芯和坐墊也是棒棒的。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小雅·采薇》
薇是野豌豆,在眾多野菜中顏值較高,可作觀賞花卉。它的嫩莖葉、種子都可以入菜,根可生吃,不過煮熟后味道更好?!恫赊薄芬辉娒枋龅氖鞘呠娛糠鬯細w,有人說它是厭戰(zhàn)詩之祖,也有人認為它孕育了邊塞詩;藝術上,《采薇》是動人的篇章,最后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更是《詩經(jīng)》最佳詩句之一。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小雅·菁菁者莪》
莪是古人常吃的野菜,口感佳。它抱根叢生,像幼童粘著父母,明代王西樓在《野菜譜》中的記載生動形象:“抱襄蒿,結根牢,解不散,如漆膠。君不見昨朝兒賣客船上,兒抱娘哭不肯放?!彼暂步斜镙??!对娊?jīng)》里,既有“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寫愛情,也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寫不能終養(yǎng)父母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