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個性化口腔護理干預對舌癌患者術后口腔清潔度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間湖北省宜昌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58例行手術治療的舌癌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29例。常規(guī)組患者術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個體化口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口腔清潔度、肌皮瓣成活率及術后語言效果等。結果干預組患者口腔清潔度為96.6%,較常規(guī)組的72.4%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肌皮瓣成活率為93.1%,護理滿意度為96.6%,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組患者術后語言表達優(yōu)良率(82.8%)優(yōu)于常規(guī)組(5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手術治療的舌癌患者采用個體化口腔護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口腔清潔度,提高肌皮瓣成活率,改善術后語言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舌腫瘤;舌癌根治術;口腔護理
引言
舌癌為常見口腔疾病,目前,臨床尚未闡述舌癌的發(fā)生機制,但普遍認為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表現為舌緣潰瘍、舌運動受限、進食吞咽困難等癥狀。近些年,其患病率逐漸增高,且多見于中老年男性群體,使其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據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約占全部口腔頜面部癌的40%,直接影響患者正常進食,造成機體營養(yǎng)不良,甚至抵抗力低下。外科手術為本病的首選治療方法,但術后恢復遲緩,可能與舌體缺損、異物清理不及時、自潔功能差等方面因素有關。所以,予以科學、安全口腔護理尤為重要。本次以我院舌癌術后患者為例,予以個性化口腔護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間湖北省宜昌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58例行手術治療的舌癌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29例。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病理檢驗確診為舌癌;②意識清楚,均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③順利完成舌癌根治術。排除標準:①意識、溝通和認知障礙者;②治療依從性較低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出血嚴重患者;④術前存在肺部感染或口腔感染者;⑤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和惡性腫瘤疾病等。干預組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年齡13~49歲,平均年齡30.4歲,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15例,Ⅲ期7例。常規(guī)組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年齡15~50歲,平均年齡31.3歲;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6例,Ⅲ期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干預組患者采用個體化口腔護理:①口腔健康知識宣教: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口腔健康知識宣教,如發(fā)放宣傳手冊、微信群發(fā)宣傳視頻和面對面知識宣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后口腔清潔的重要意義,耐心解答患者疑問,使患者意識到口腔護理的重要性,提升護理配合度。②結合個體差異選擇口腔護理液:根據患者口腔內pH值,選擇合適的護理液進行口腔護理,護理方式為口腔擦拭+口腔沖洗。術后一天,收集患者晨起唾液行pH值測定,如pH值<6.6,用護理液為2.5%的NaHCO2溶液;6.6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口腔清潔度、肌皮瓣成活率、術后語言效果及護理滿意度。①口腔清潔度:分優(yōu)、良和差三個等級。優(yōu):患者口腔無異味,齒齦無異物;良:患者口腔無異味,齒齦有異物;差:患者口腔有異味,齒齦有異物。②肌皮瓣成活率:口腔周圍組織與肌皮瓣愈合情況良好,未發(fā)現感染現象為成活。③術后語言效果:術前對患者進行錄音,出院時由專業(yè)醫(yī)師和護士對其語言能力進行測評,與術前結果比較,分為較差、一般及良好三個等級。④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理技術水平和服務態(tài)度等內容,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69分以下,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和滿意率之和。
2結果
2.1兩組患者口腔清潔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口腔清潔度優(yōu)良率為96.6%,優(yōu)于對照組的7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肌皮瓣成活率比較
干預組患者肌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為93.1%,常規(guī)組患者肌皮瓣成活20例,成活率為6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個性化口腔護理,是在常規(guī)口腔護理基礎上,根據患者口腔pH值,選定漱口液,通過口腔沖洗+擦拭方式進行口腔護理,以達到徹底清除口腔內異物、減弱細菌黏附力、加速切口愈合、提高口腔舒適度等目的[11-12]。本組結果得出,研究組口腔舒適度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并且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一般認為,口腔感染、口腔唾液pH值兩者存在密切聯系,如果pH值為6.6~7.1,說明口腔相對健康。本次研究過程中,根據患者口腔唾液pH改變,向患者提供相應的漱口液,有助于調節(jié)口腔pH值,進而提高口腔清潔度,以滿足患者對口腔舒適度的要求,加上采用可沖洗式海綿棒進行沖洗,海綿棒的吸附能力強且摩擦力大,有助于抑制口腔內的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以維持口腔生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降低并發(fā)癥風險,提高口腔護理效果,為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海燕.舌癌連續(xù)性切除術后并發(fā)口內外瘺患者的口腔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4):55-56.
[2]許云,操潤琴.舌癌術后個性化口腔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