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紀錄片《零零后》在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熱播,兒童題材的紀錄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聚焦到兒童成長問題。文本旨在研究同類型兒童題材紀錄片《幼兒園》和《零零后》的文本內(nèi)容,對二者在敘事手法上的不同做淺顯分析。
關鍵詞:紀錄片;《幼兒園》;《零零后》
《零零后》是導演張同道和他的團隊用了十年的時間制作的一部關于兒童成長題材的紀錄片。影片選擇了北京一所名為芭學園的幼兒園作為拍攝地點,跟蹤拍攝了多個孩子十年間的成長故事。這不免讓人想到另一部同樣以幼兒園為主題,以幼兒園孩子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張以慶導演的作品——《幼兒園》??v觀這兩部紀錄片,兩位導演選用了相近的敘事內(nèi)容,但選用的敘事手法卻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一、個體敘事與群像敘事
個體或是群像,敘事主體的選擇是這兩部紀錄片最為明顯的區(qū)別?!读懔愫蟆饭参寮?,每集以一個或者幾個主人公為線索,獨立講述每個孩子的故事。第一集《愛的方程式》是以12歲的少年于錫坤為主線,從介紹他的現(xiàn)狀為切入點,通過小學時的科技特長生考試、幼兒園時候的搬家......再到小學六年級的課堂、科技特長生訓練等個體事件串聯(lián)起這個孩子的故事。這些事件乍看無頭緒,但是通過解說詞,人物采訪等輔助手段,對人物行為和性格做了有效的補充,也能幫助觀眾厘清事件。在其余四集中,對于談雨萌、梁昊天、劉嘉陽、一一.....等小主人公們的塑造中,這樣的敘事模式被沿用下來。
《幼兒園》的敘事模式卻大相徑庭。它沒有具體講述每一個小朋友的成長故事,而是將這群小朋友共同的生活娓娓道來:開學入園、第一頓飯、第一個午覺.....足球世界杯實況轉(zhuǎn)播、大班畢業(yè)體檢等事件被選擇性得記錄。同時,張同道將鏡頭對準了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小群體,描述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在幼兒園的生活狀態(tài)。這其中也給予了熊經(jīng)緯、馮夢然、馬玉蘭等幾個孩子一些單獨的采訪鏡頭,但是不足以構(gòu)成主線。
無論是個人敘事或者是群像敘事,《零零后》和《幼兒園》都很好地把控了兩個敘事主體。
二、開放敘事與封閉敘事
《零零后》的敘事上的開放性首先體現(xiàn)在時空的維度上?!读懔愫蟆窔v時十年,時間跨度從孩子們進入幼兒園到上小學、甚至到初中畢業(yè)。正是如此,這部影片不僅記錄了孩子們在芭學園的學習生活,還將鏡頭深入到了孩子們的家庭中、社會活動中。第二集《時光若倒流》中主人公譚雨萌一家兩次在游輪上的家庭活動、第三集《成長單行道》中梁昊天跟隨父親騎行川藏、劉嘉陽兒時在美國參加夏令營都能佐證這部紀錄片在時空上的跨度上是令人矚目的。相比而言,《幼兒園》選擇了一個相對獨立和停滯的時間??臻g上,鏡頭也沒有觸及或者是屏蔽了一些幼兒園外的空間,更加沒有這群孩子在家庭、社會中的活動描述。
其次,二者的敘述者也能加以區(qū)分?!读懔愫蟆返闹魅斯珔⑴c參訪,鏡頭還給予他們的父母一些話語權(quán)。此外,幼兒園的大李老師,也承擔了一部分敘述功能?!读懔愫蟆返臄⑹稣咂鸫a是三者以上的。而《幼兒園》在敘事者的選擇上,是單一的,孩子是唯一的角度,更加純粹的、直觀。
無論是開放敘事或者封敘事,都是創(chuàng)作者在構(gòu)思的時一種鏡頭的理性選擇。
三、紀實性敘事與寓言性敘事
《零零后》創(chuàng)作伊始,導演張同道就選擇了一種較為平和的、樸素的鏡頭來表現(xiàn)零零后的成長。他不愿意用《幼兒園》寓言式的拍法,也不愿意用《人生七年》中的階級劃分。十年的時間高度壓縮,展示在幾十分鐘的影像中,這本身就足以給人以震撼。但《零零后》摒棄了故意煽情的手法,而選擇了一種更為紀實的語言。第四集《一一的世界》中一一前往芭學園做義工,和孩子一起玩耍。鏡頭表現(xiàn)出的畫面中,她不自然、羞澀,并沒有故意感慨或煽情,這是一種平視的不帶煽情的記錄。
《幼兒園》的寓言性非常強烈。兒歌是貫穿整部影片的,從“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到“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再到“找呀找呀找朋友”,充滿詩意的美感。采訪中,孩子們一邊“恨”著“日本鬼子”,一邊唱優(yōu)美的日本歌。一邊唱著“開飛機扔炸彈,炸死美國王八蛋”,一邊也會對“911事件”中犧牲的美國公民產(chǎn)生憐憫。有一個孩子被問到,愛是什么,他羞澀得回答道,“愛就是我把你抱著”,也有孩子被問到為什么不支持中國隊時,有理有據(jù)得分析了對手土耳其隊的優(yōu)勢。這些童言童語足夠使成年人咋舌?!队變簣@》向我們展示的就是這樣一種驚奇、有趣的寓言故事。
當然,兩種敘事選擇都帶有導演濃厚的個人風格,并且各有其美妙之處。
兩部紀錄片都訴說了一代中國孩子的成長,并積極探討了在幼兒園的階段,傳統(tǒng)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中對中國孩子的影響。雖然兩部影片雖然在敘事模式上有著較大的差異,但都不失為兒童題材紀錄片中的佼佼者。當然,這樣優(yōu)秀的影片有著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在此僅對敘述手法做淺顯探究。
參考文獻:
[1]景秀明,李慧敏.成長題材紀錄片《零零后》的多重敘事
[J].電視研究,2019(04):91-93.
[2]葛淼.中國兒童題材紀錄片《幼兒園》《小人國》的比較研
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23):97-98.
[3]于東波. “小人國”里的大思維[D].東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鄧歡(1995.3-),女,浙江省金華市,浙江師范大學,2018級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