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霞
摘 要:近年來,兒童文學作品已經(jīng)占據(jù)了小學語文教材的很大部分,并且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課程資源。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語言優(yōu)美清新,而且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審美觀念,容易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欣賞水平,也能為小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對此,研究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應用,并且進一步分析兒童文學作品與小學生學習和成長之間的關(guān)系,可使語文教學更順利地開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教材應用;
兒童文學是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審美需求,專門為兒童創(chuàng)作、編寫的或為他們所喜愛又適合他們閱讀和欣賞的文學作品,這說明兒童文學所包含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重合的,同時,兒童文學的讀者對象和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同一人群,所以說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兒童文學作品的特征,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才能行之有效地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才能勝任以后的小學語文教育。
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材之間的關(guān)系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材的關(guān)系,很早以前就有學者提出。在19世紀之前就有學者提出“對兒童進行一定的教育和培訓的文學就是兒童文學”,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被提高到一個很高的地位。“在西方國家的母語教學中,廣泛應用了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而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兒童文學和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相關(guān)研究還一直比較缺乏,導致這兩個本應相連學科的遺憾?!蔽覈鴥和膶W研究專家,著名的王泉根教授在這一方面卻做出了自己的一定探索,他研究認為:“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說是‘一體兩面的事情。這是因為兒童文學(是指專為18歲以下未成年人精神和生命的健康成長服務的并對他們審美態(tài)度與閱讀經(jīng)驗提供相適應幫助的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所服務的人群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共同的文化責任和最終目標是為少年兒童提供優(yōu)質(zhì)的精神食糧,由此感悟到文學和母語的美好,促進青少年未來精神生活的健康發(fā)展?!鄙厦娴倪@段話是為了說明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材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F(xiàn)在的情況是人們已經(jīng)能夠認識到兒童文學存在的重要價值了,而且這些價值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是非常有幫助的。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兒童文學的價值評估也不僅僅只在教育價值的層面上了,在兒童文學作品中通過對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和再加工打動少年兒童的心。兒童文學的價值還在認知、審美、娛樂等方面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少年兒童通過作品的閱讀,可以對存在的社會、人性了解的更多,可以對大自然、科學等自然現(xiàn)象和行為產(chǎn)生一定的熱愛,也可以對自身的個人體會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這對于自己控制情緒、提高精神動力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兒童文學作品為小學語文教材提供了教學資源
兒童文學作品是最早走進孩子童真世界的文學作品,是孩子的好朋友。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的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他們有著一顆不泯的童心,寫出的東西自然也就容易讓孩子們讀來產(chǎn)生共鳴,樂而忘返,自然地接受其中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成千上萬的學生在兒童文學的世界中徜徉;兒童文學佳作引導他們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可以說是小學生的好朋友、好老師。不同階段的小學生對兒童文學的愛好是有所差異的。淺顯的寓言、童話,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對于初進校門的學生來說有著不可阻擋的吸引力。而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科幻偵探、戰(zhàn)爭及現(xiàn)實生活題材的小說更會使他們流連忘返,讀得津津有味。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兒童文學的比重愈來愈大。總之,兒童文學為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愈來愈多的兒童文學作品走進了課堂,成為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材。
三、為學生提供閱讀基礎(chǔ)
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而言,大量的閱讀本身就十分關(guān)鍵。而兒童文學作品在長期發(fā)展中也逐漸完善,加之國外兒童文學畫本、繪本等的翻譯,為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兒童文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加深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從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收獲更多的啟迪和思考,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多去閱讀,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記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為自己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各項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四、推動文學的發(fā)展
課外閱讀是對課堂知識的補償,在兒童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將課內(nèi)、外文學知識進行有效結(jié)合。當學習到《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時,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其他寓言故事,從不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語言風格,體會不同的人生哲理,并要求學生之間進行自由的探討,使學生與作者達到思想上的共鳴。在課堂上通過對課外閱讀作品的引入,不僅擴充了學生的課外文學作品閱讀數(shù)量,同時從課外作品中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社會的千姿百態(tài),從文學作品中感悟生命真諦。另外,教師也可組織學生開展文學作品的讀書心得交流會,或者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童話故事表演比賽等,從而推動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發(fā)展,同時也能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審美情趣與思維邏輯。
五、總結(ji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的意識較弱,導致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影響成績和能力的提高。通過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兒童文學作品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的引導,摒棄傳統(tǒng)的閱讀形式,讓學生采取有效的形式進行閱讀與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但是一些教師也需要加強兒童文學修養(yǎng),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協(xié)助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林瓊花,羅敏.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新教育,2012,(6).
[2]謝靜.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學報,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