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fā)布會召開。會上通報自2019年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即內地居民可在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請辦理上述出入境證件,申辦手續(xù)與戶籍地一致。
實施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是國家移民管理局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辦理出入境證件的新期待而推出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移民管理服務能力水平的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后,可以實現三個“都能辦”:全國各地都能辦,即內地居民可在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辦出入境證件,申請材料與戶籍地一致;內地居民都能辦,即不受戶籍地、居住地等條件限制,內地居民均可在異地申辦出入境證件;出國出境證件都能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等都可在異地申辦。據悉,這次推出的新舉措包括異地申辦赴港澳臺團隊旅游簽注可在自助簽注機上辦理,立等可取。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減證便民決策部署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各項要求,國家稅務總局繼2018年年底取消20項稅務證明事項后,于3月8日印發(fā)《關于取消一批稅務證明事項的決定》,公布取消15項主要涉及稅收優(yōu)惠辦理的稅務證明事項。
據了解,此次公布取消的15項稅務證明事項,有5項屬于原本需納稅人專門通過第三方取得的證明,例如辦理減免車船稅時,需提供有關部門出具的遭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納稅困難證明。其余10項是納稅人原本需提供的自有法定證照等資料,例如辦理免征車船稅時,需提供的車船產權證等。
據悉,此次取消的15項稅務證明事項不僅為企業(yè)減了負,而且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減輕了自然人納稅人的辦稅負擔。例如,取消辦理房產繼承免征個人所得稅相關公證證明,取消殘疾人、新能源車輛購置人辦理有關稅收減免時需提供的身份證明等。同時,2018年年底取消20項和此次取消15項稅務證明事項后,對不需再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有些可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予以替代,如科技企業(yè)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證明等;有些可通過納稅人自行承諾的方式替代,如納稅困難證明等;多數可改為納稅人自行留存?zhèn)洳椋缂{稅人有關身份證明、機構證明或批準文件等。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前為了挽回詐騙資金爭取時間,規(guī)定個人自助柜員機具轉賬資金在24小時后到賬。而此次《通知》規(guī)定,通過自助柜員機具為個人辦理業(yè)務時,可在轉賬受理界面以中文顯示收款人姓名、賬號和轉賬金額等信息,并以中文明確提示該業(yè)務實時到賬,由客戶確認,可不再執(zhí)行自助柜員機具轉賬24小時后到賬的規(guī)定。
《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單位支付賬戶管理,嚴格審核單位開戶證明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guī)性,支付機構可采取面對面、視頻等方式向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核實開戶意愿,并要求對同一單位所有支付賬戶余額付款總金額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