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不死仙女忒提斯和凡人泊琉斯的兒子。忒提斯為了讓兒子煉成不死“金鐘罩”,在他剛出生時,就將其倒提著浸進冥河,使其能刀槍不入。但遺憾的是,因為冥河水流湍急,母親捏著他的腳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被母親捏住的腳后跟露在水外,成了阿喀琉斯最脆弱的地方,也是他唯一的“死穴”,并因此埋下了禍根。長大后,阿喀琉斯作戰(zhàn)英勇無比,但終于被人發(fā)現(xiàn)了弱點,一箭射中腳后跟身亡。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這樣一個道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是人神合一的大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做人交友,切勿苛求完美。
無獨有偶,明末張岱的《陶庵夢憶》里,在“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的后面,還有一句話與之相對:“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是勸誡世人:一個沒有瑕疵、缺點的人,也是不可交的。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癖,是好惡,是興趣和愛好;疵,是缺點、毛病和過失。從精神層面上理解:癖,可理解為一種執(zhí)著,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一種為人處世的原則;疵是指那種為人不圓滑世故,讓人摸不透、吃不準(zhǔn),擔(dān)心今兒說的話、許的愿,明天又得重新提醒還記不得的人。
名人里,美名和瑕疵一樣名留青史的,是元末大畫家倪瓚。倪瓚畫藝高超,但有嚴重的潔癖。有朋友登門造訪,仆人擔(dān)山泉而入,倪瓚用前桶水煮茶,后桶水洗腳。友人不解其意。倪瓚解釋說:“后桶水有被仆人放屁熏染的可能,故只能洗腳?!蹦攮懙臐嶑?,后來升級到了精神高度,他自負品格高潔,看不上眼的俗人來求畫,倪瓚會當(dāng)場撕絹,出言不遜,為此得罪了很多人。
一日,倪瓚在太湖游玩,遇到仇家,仇家借故將倪瓚痛打一頓,倪瓚被打得皮開肉綻,卻一聲不吭。周圍人看不過去,對倪瓚說:“打得痛了,你就叫喊幾聲?!蹦攮懟卮穑骸耙缓巴矗闼琢?。 ”
我的朋友里,有一男散仙,琴棋書畫詩酒茶,無一不精,興趣之廣泛,跟張岱筆下的祁止祥有得一拼。跟他在一起,等于隨身攜帶了百科全書加生活指南,甭提有多方便了。按張岱的標(biāo)準(zhǔn),是可以做個好朋友的。但散仙常年煙酒不離,早上睜開眼就叼上一支煙,喘口氣的工夫也要抿上一口酒,長此以往,散仙身上散發(fā)著一股濃濃的動物園里獅虎山的氣味,讓人避之不及。了解他底細的人說:“散仙一生命運多舛,理想折翼,年屆不惑,才跟生活講和。與煙酒死磕,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享受之一?!?/p>
倪瓚美名傳世,還好他不是神,不然,我們只有敬畏,喜愛就難了。男散仙博學(xué)多才,但破綻百出,不然,那就沒勁了。鋼鐵俠不是神,他也會流血;李云龍驍勇善戰(zhàn),私底下卻是個痞子。在我們身邊,勤快的人愛嘮叨,會來事的人圓滑。正如因為修行不夠,道行尚淺,才會露出“阿喀琉斯之踵”那樣的短板,留下破綻。
加繆在《局外人》里說:“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與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并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庇忻『腿秉c的人,讓我們油然生出我們是同類的認同感,繳械偽裝,放下戒備,露出暖烘烘、毛茸茸的本真性情,以心換心。
生活中,沒有癖好的人多得是,要找出一個沒有毛病的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李煜詩云:“一壺酒,一竿身,世人如儂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