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鄞東蔡氏家族公益事業(yè)研究

      2019-04-25 08:51:18唐凱艷杭州師范大學
      數(shù)碼世界 2019年3期
      關鍵詞:同德公所蔡氏

      唐凱艷 杭州師范大學

      鄞東潘火橋蔡氏家族系鄞州之望族,據史記載系姬姓周文王第五子諱“叔度”之后裔,始封蔡國(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為姓氏,置郡濟陽。南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二月遭金兵焚掠之戰(zhàn)亂,遷入鄞州豐樂鄉(xiāng)蔡家弄定居(今鄞州區(qū)姜山鎮(zhèn)蔡家弄),此乃鄞州蔡氏之起源。后蔡氏一支定居于潘火橋。至今已歷時近900年,子孫浩繁,終成望族,有“濟陽流派”“甬水名宗”之稱。該家族愛國愛鄉(xiāng),英才輩出,出過不少活躍于上海灘的富商。蔡氏蔡筠抓住上海開埠的巨大歷史機遇,成為家族第一批旅滬開拓族人,創(chuàng)立恒興洋布店獲得豐厚收入。在他的帶領下,其后輩亦陸續(xù)赴滬經商。蔡筠長子蔡鴻儀受李鴻章之邀,參與上海機器織布局的早期籌股創(chuàng)建,1882年建立中華老字號“蔡同德堂”藥堂,婦孺老少皆知。

      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蔡氏家族成員還積極從事近代慈善公益事業(yè),對于興修水利、賑災捐款等業(yè)皆是全力以赴。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天災人禍不斷,國內政局混亂,政府難以形成一套有效的災害救治體制。大量紳商開始廣泛投入到社會救濟的道路中來。自蔡筠始,蔡氏家族子弟熱心慈善公益事業(yè),積極捐助,其善行義舉遍及多個領域。在水利建設方面,蔡氏家族蔡芳卿、蔡同 、蔡同 之母蔡老太太參與了靈橋的重建事項,三人義行旌于靈橋平政祠中。其次,在晚清義賑方面,蔡鴻儀、蔡和宵兩父子以蔡同德堂作為平臺,積極捐贈藥品和賑災款項;另外,蔡鴻儀是上海陳家木橋賑捐公所的贍所首事人,是重要的放賑與籌賑人物。

      1 水利建設

      水利事關農業(yè)民生,在傳統(tǒng)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尤其突出。寧波地處東海海濱,四面背山面海,甬江水系川流其間,潮涌可自出??谥边_山麓。蓄淡防潮、泄洪排澇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寧波處于東部季風區(qū)域,夏季多有臺風季雨災害。寧波的水利工程建設不僅關系到農業(yè)的發(fā)展水平,而且是寧波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故而水利問題長期以來一直為寧波各界人士所密切關注?!佰慈撕媒颍湫粤暼灰病?,以老江橋(今靈橋)的改建最為典型。寧波東津浮橋,名靈橋,俗稱老江橋。舊時編木為筏,聯(lián)絡鐵鏈,一遇風潮侵襲極易壞損。1921年9月14、15、16日,寧波連下驟雨,山洪暴發(fā),靈橋鐵鏈被沖斷,一時交通斷絕,行人搭舟以渡。1922年8月24、25兩日,寧波疾風暴雨并作,三江口因潮汐猛漲而波濤洶涌,留日歸國甬人陳樹棠倡議改建,因地方官府無力擔負只得作罷。在此背景下,以商人為代表的民間力量積極行動起來,1922年12月中旬,寧波旅滬同鄉(xiāng)會開會討論,決定正式成立“改建寧波老江橋籌備處”。不過改建之議時斷時續(xù),至1924年9月因江浙戰(zhàn)事影響,事情不了了之。

      1926年8月靈橋發(fā)生特大災情,滬甬各界因之又掀起改建熱潮,特設立滬甬兩籌備處。后以北伐戰(zhàn)爭戰(zhàn)事影響中止。1927年以后,國家時局漸定。1931年春,旅滬同鄉(xiāng)會重申改建事項,于是滬甬兩籌備處正式成立。滬處主任樂振葆,籌備員虞洽卿、何紹庭、謝蘅窗、張申之、孫衡甫、金廷蓀、秦潤卿、樓恂如、俞佐庭、徐慶云、張繼光、袁履登、方椒伯、孫梅堂、王皋蓀、余葆三、穆子湘、徐永炎、竺泉通等人。甬處主任陳蓉館,籌備員沈景榮、周炳文、徐鏞笙、蔡芳卿、周巽齋、陳南琴、袁端甫、烏子英、洪宸笙、應鳴和、毛稼笙、卓葆亭、陳如馨、俞佐宸、徐瑞章、金臻庠等人。他們出資出力,奔走呼吁,成為靈橋重建事項的重要力量。

      表1-1 1931-1936年改建老江橋滬籌備處委員名單

      資料來源:寧波市檔案館編:《寧波靈橋史料選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78頁。

      表1-2 1931-1936年改建老江橋甬籌備處委員名單

      重建老江橋的計劃經商討后,滬甬兩處商人呈鄞縣縣政府備案,并延請上海工部局工程師茄姆生勘測,決議建造新式純鋼水泥江橋。工料及購地各費估計需70萬元左右。該費用由滬籌備處認募2/3;甬籌備處認募1/3。滬籌備處機構分總務組、捐募組、工程組、會計組,募捐方法注重于殷富人家。甬處分總務股、工程股、會計股、宣傳股,捐款以商捐、房捐為大宗。

      為更好地協(xié)調組織靈橋重建事項,滬甬兩籌備處多次召開籌備會議。1931年5月8日,改建老江橋甬籌備會正式開會,公推陳蓉館為甬籌備處主任,周巽齋、俞佐宸為經濟股主任,會上決議定名為“改建寧波老江橋甬籌備處”。為求辦事上統(tǒng)一便利起見,合滬甬兩處籌備會組織委員會;籌備費由籌備員各墊洋200元,由捐款內撥還。5月22日,在倉基傭灌小筑開第一次籌備會。蔡芳卿作為甬籌備處委員,為靈橋的重建事宜竭力奔走。在召開的老江橋甬籌備處會議中,蔡芳卿分別出席了第二次至第八次、第十一次,第十三次至第十七次、第二十次、第二十一、第二十七次會議,直至病故。1932年11月3日的第十一次會議中,委員陳如馨提議:老江橋廠欠永濟堂洋4000元,應如何辦理,請核議案。會上決議推舉委員蔡芳卿與永濟堂董事接洽,再行辦理;1933年5月17日第十三次會議,主席陳南琴提議,籌備委員應分股推員以專責任,決議分總務、工程、會計、宣傳四股??倓展芍魅侮惾畿?,股員毛稼生、蔡芳卿;工程股主任卓葆亭,股員應鳴和、洪宸笙、沈景榮;會計股主任俞佐宸,股員周炳文、周巽齋、陳來生、烏子英;宣傳股主任金臻庠,股員袁端甫、徐瑞章。7月22日第十五次會議中,蔡芳卿提議定期開征業(yè)捐案。會上決議定8月1日開始征收,并登報通知。1935年9月21日第四次臨時會議,蔡芳卿病故缺席,議事會請鄞縣陳寶麟縣長遞補人員。

      靈橋自1931年發(fā)起重建,成立滬甬兩籌備委員會,歷時5年,施工2年,費款達70余萬。1936年6月27日靈橋落成竣工,“此空前工事之得以興舉,賴于輸財者輸財,輸力者輸力,輸智者輸智而后成”。蔡氏家族蔡芳卿身為甬籌備處委員,積極參加各項籌備會議,為建橋出謀獻策、籌募資金,其子蔡松甫踴躍捐款。蔡氏蔡和宵捐資于上海寧波商會用于建造靈橋,受到時任浙江省省長頒發(fā)“熱心公益”額匾一方的褒獎。1936年在重建靈橋籌款中,蔡老太太(蔡同 之母)大力捐助5000元,與杜月笙、虞洽卿捐款齊名。

      表2-3 1931-1936年重建靈橋捐助五千元名單

      為紀念籌備委員、捐款人士等對建橋有功勞者,依舊例列位于靈橋西畔的平政祠。平政祠建于萬歷年間,初祀于郡守張正和、楊鐘英。到晚清,平政祠的歷代祀主自唐刺史應標等官吏39人,皆祀中祀;西室祀同鄉(xiāng)有功于橋者4人。1936年靈橋落成,籌備委員、斥資捐戶,有功于靈橋重修而附祀于平政祠中者共140人,蔡芳卿、蔡老太太名列其中。

      上海工部局公務處長茄姆遜曰:“在英美各國,知地方之偉大建筑,必向地方借款,或由國家征捐、抽稅、集資以竟其事。未睹有如中國人民之為地方事業(yè)由人民出錢捐助成就,此舉實屬難得?,F(xiàn)在中國對建設事業(yè)已突飛猛進,人民之有此種為地方、為國家熱心辦事,現(xiàn)在雖是杌隉不安之秋,但國難將來必能消滅于無形。”這是對地方力量籌建靈橋的極大肯定。長期以來,水患問題一直是制約寧波農業(yè)乃至整個寧波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政府無力承擔民生改善的情況下,滬甬兩地商人擔當此重任,多方參與寧波水利建設。在靈橋重建事業(yè)中,滬甬兩地商人為代表的民間社會不僅是發(fā)起者與組織者,更是工程賴以進行的中堅力量,作為甬地籌備委員會之一的蔡芳卿為靈橋的重建積極奔走、精心組織。蔡同瑺、蔡同瑺之母蔡老太太、蔡和宵、蔡松甫對之大力資金支持。蔡氏家族為工程的順利進行與完成提供了組織和經濟保障,可謂對寧波社會貢獻良多。

      除了靈橋,蔡氏家族熱心于興修它山堰水利設施。它山堰位于鄞州區(qū)鄞江鎮(zhèn)西側它山、廟山之間的樟溪與鄞江相接處。黃宗羲《四明山志》:“其謂它山者,溪南沿流皆山,溪北皆平地,至此始有一山與溪南相對,言不與眾山為侶,故名它山。”唐太和七年(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創(chuàng)建。它山堰具有阻咸、蓄淡、引水灌溉、攔截洪水、補給城鎮(zhèn)用水的多種用途。宋嘉定七年(1214年)提刑官程覃代理縣令,捐田40畝,以租入歲,充它山堰掏沙經費,后廢止。同治九年(1870年),蔡筠置田40畝為每歲掏浚之用。除此之外,蔡筠助設鄞江橋掏沙會,置有田產,以田產收入供掏沙之費。它山堰工程剛處于商議、廻沙閘未興工階段,蔡筠去世。父親未完成之義舉,蔡鴻儀皆承父親蔡筠義行。它山堰水利為蔡筠生前所關心的事項,蔡鴻儀出資續(xù)成之,且置田為年時 治之費。1882、1883年間,蔡鴻儀所營商業(yè)受到打擊,均大虧不振,眾人建議置賣田產維持商業(yè),蔡鴻儀堅決反對,曰:“先公義行之,何忍廢之?”晚年謝事不出,別業(yè)在滬上,隱居樂志,年60卒。

      2 賑災救荒

      2.1 捐贈藥品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國內自然災害頻繁,山東、直隸、河南等省大災時常有之。在各種天災人禍的打擊之下,國內政局不穩(wěn),社會動蕩,政府無力維持賑災活動。隨著近代中國的開埠通商,民族工商業(yè)陸續(xù)興起。在此背景之下,許多江浙士紳熱衷參與各種富國利民的善舉。

      災荒過后極易滋生細菌,產生多種疫病,且7至8月份正是盛暑時節(jié),蔡同德堂內的藿香正氣丸、純陽正氣丸、天中茶、救急丹恰恰是江皖、山東、河南等災區(qū)人民災后防治的急需藥品。蔡同德堂積極響應賑災號召,蔡嵋青和蔡和宵兩父子多次施藥救災,堂中藥品陸續(xù)送往災區(qū)、前線。據《申報》刊登,1931年、1933年、1936年、1937年夏季,蔡同德堂捐贈大批量痧藥、臥龍丹、純陽正氣丸、觀音急救丹、行軍散、藿香丸、天中茶等藥物。其中1936年7月,蔡同德堂捐贈觀音救急丹200瓶、行軍散1瓶、紅靈丹2瓶、辟瘟丹5塊、臥龍丹20瓶、純陽正氣丸8包、香丸10包、蟾酥丸20瓶、痧藥丸1瓶、雷公散1服、午時茶1盒,請《申報》代為分送。近代戰(zhàn)爭頻繁,行軍打仗沿途時常遇到各種地形、氣候條件制約,將士們容易產生腹瀉、中暑、腸道呼吸道傳染病、蚊蟲瘧疾等情況,后勤的及時補給、治療萬分重要。1933年8月,為響應中央國醫(yī)館號召,蔡同德堂捐送救急丹、藿香丸、天中茶、臥龍丹、蟾酥丸等藥3000余包。這些都是避暑避瘟良藥,能夠保障將士在炎熱的天氣里中行軍打仗,以防疫病感染。上海地區(qū)藥價高昂,貧苦病人無力承擔醫(yī)藥費用,對此,蔡同德堂規(guī)定:凡持寧波旅滬同鄉(xiāng)會施診所方箋前往蔡同德購藥者,于時價外再打九扣,以資救濟;1934年,愛國志士潘洪生入獄后患咳嗽潮熱之肺結核癥,醫(yī)師開方需用人參治療,潘洪生家庭情況貧苦,無力購備,蔡同德堂乃贈人參一大枝予潘洪生治病。

      蔡同德堂對于藥方的配制得心應手。藥方研制成功即分施于人,意在濟世救人。蔡鴻儀所著《蔡同德堂丸散膏丹》中有載:“古今流傳外用諸膏,大棧治外證者為多。若吳尚先先生理論駢文所載膏方二十三種,合內外而統(tǒng)治之,簡便、迅速、神妙,莫名用,干依法增制,以供世用?!眳巧邢龋宕t(yī)學家,擅長外治法,尤以施用膏藥薄貼聞名。為裨益斯人,由蔡嵋青出30萬文,各界共出資千余金用來購求上品藥料,由蔡同德堂每種按法研制,施送分發(fā)。

      2.2 捐款賑災

      除了施藥救人,在蔡嵋青和蔡和宵的領導下,蔡同德堂積極為廣東、山東、奉直災區(qū)捐款賑災,《申報》中記錄的有:1885年7月,為廣東地區(qū)賑捐洋4元;1887年1月,為山東順直賑捐洋330元;1889年10月,同來仁壽堂為山東奉天賑捐洋1000元;1891年8月,為山東賑捐洋90元;1894年5月, 山東賑捐洋50元; 1895年11月, 奉直賑災洋1000元;1898年3月,順直山東川東鄂省淮徐賑捐洋50元。上述捐贈為申報中所刊載,實際捐贈數(shù)目次數(shù)肯定更多。同時,蔡同德堂常年捐助醫(yī)院、學校的建設。咸瓜街太平衖滬南神州醫(yī)院純用中醫(yī)中藥施診,上午免費為患者診病,免費為貧苦者送藥,并設有病房收治病人。蔡同德堂多年為滬南神州醫(yī)院提供經費捐助。1934年9月,蔡同德堂全體工友出建筑金85元,用來建設大公職業(yè)學校;關心寧波同鄉(xiāng)居民生活,常年通過四明六邑同鄉(xiāng)各業(yè)行號捐款,1919、1920、1922年年分別捐贈達31200元、28800元、31200元;捐資入學。1944年10月,出資5000元購買中華電影公司券票,券費用作申報助學金,新聞報貸學金及游民勞動營經費;出資15000元用作申報讀者獎學金。關心國事。1915年7月,出資800元用來購買救國儲金。1936年12月,出資30元慰勞將士。常年通過四明六邑同鄉(xiāng)各業(yè)行號捐款,1919、1920、1921年分別捐贈達31200文、28800文、28800文;1944年10月,出資5000元購買中華電影公司券票,券費用作《申報》助學金,新聞報貸學金及游民勞動營經費; 1945年1月,出資15000元用作《申報》讀者獎學金。

      上述捐贈為《申報》中部分刊載,實際捐贈數(shù)額次數(shù)更多。同時,蔡同德堂常年捐助醫(yī)院、學校的建設。同德堂多年為滬南神州醫(yī)院提供經費捐助。其中,咸瓜街太平 滬南神州醫(yī)院純用中醫(yī)中藥施診,上午免費為患者診病,免費為貧苦者送藥,并設有病房收治病人。這里面有蔡同德堂的一份功勞。

      蔡嵋青父子二人身體力行,通過所創(chuàng)辦的蔡同德堂多次參與賑災捐款活動:為災區(qū)提供必需的防疫藥品、為軍隊提供解暑物品,出資捐助災區(qū)、救濟難民。蔡氏父子的慈善行為,把“吾家得有此今日,皆峴苔公力(蔡筠)也。雨輩席此余蔭,其勿忘稼穡艱難拮據” 的家訓落到了實處。

      鄞東潘火橋蔡氏家族原是耕讀傳家,進入近代以來,其族人陸續(xù)赴上海經商闖蕩,經濟實力大增,蔡氏家族也逐漸轉型成為頗具代表性的近代商業(yè)家族。同眾多寧波幫的發(fā)展軌跡相似,蔡氏家族經商致富后不忘桑梓,積極造福鄉(xiāng)里,在水利建設方面,蔡氏家族蔡芳卿、蔡同、蔡同瑺之母蔡老太太參與了靈橋的重建事項,三人義行旌于靈橋平政祠中。

      3 參與義賑組織

      早期義賑的倡導者與實踐者都與洋務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19世紀70至80年代,蔡鴻儀與經元善、鄭觀應、李韻亭、盛宣懷等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賑災合作關系。早在1877年,山東大災,蔡嵋青(蔡鴻儀)捐款500元。1881年6月8日《申報》刊登的《上海詳報晉賑捐數(shù)并經募善士稟》中便有身為寧波協(xié)賑公所成員的蔡鴻儀大力捐資。1883年8月,河南、山東、直隸水災,而“當年上海市面極為清淡,自募賑以來僅收一萬一千金……苦無巨 應急,萬不得已,王錦堂、蔡嵋青、吳仲耆、張叔和、顧容齋、施少欽、曹子 、袁純齋、黃春圃諸君 弟等十五人各認募捐一千兩”。同時極力呼吁大眾:“水災非比旱災,稍一稽遲,沈災已澹。趕先捐解者尚可立地救命,續(xù)后捐解者不過善恤其后。同一輸捐,以速為貴,望仁人君子迅賜解囊?!?1887年8月,上海文報局內協(xié)賑公所登報致謝:“甬江蔡嵋青觀察助來英洋二百元。當此告災之書迭至募捐之計已窮,忽蒙大款頒來。災民飲和食德,感荷非淺。”再據上海協(xié)賑紳士謝家福稟稱:“光緒九年代籌山東賑款中,浙江鄞縣人三品銜兵部郎中蔡鴻儀遵其故母一品命婦蔡烏氏遺命,捐助棉衣一千件?!鄙虾qR路仁濟善堂經收川保沿海等水災賑捐十月初六日至十四日第二十三批清單中:“蔡嵋青先生捐贈新棉衣五百套?!?仁濟善堂經收徐海振捐十一月初一至二十日第五次清單:“蔡嵋青捐規(guī)銀一千兩?!痹颇虾禐馁c款第三次清單:“蔡嵋青助規(guī)元五百兩?!?/p>

      興辦上海機器織布局的同時,蔡鴻儀等織布局創(chuàng)始人積極參與了創(chuàng)辦電報局的活動。據《鄞縣通志》記載:蔡鴻儀“又會辦電報局,亦創(chuàng)舉也。皆能稱其職”。清光緒八年(1882年),鄭觀應、李培松、經元善、蔡鴻儀、李朝覲、袁天錫、謝家福、嚴作霖、鄭思賢、曹善謙等人聯(lián)名上書李鴻章、左宗棠,請求招商集股設立寧波、漢口等處電線。清光緒九年(1883年),官督商辦的寧波電報分局設立于寧波戰(zhàn)船街29號,開始有電報通訊,使用莫爾斯收發(fā)報機。寧波電報局隸屬上海電報總局,委任貢生華忠青、兵部郎中蔡鴻儀辦理。多處電報局的主持者都是原義賑組織的倡導者、辦理者和積極參與者。1883年直隸、山東大水災,《申報》曾刊登招商輪船總局、中國電報總局托各處代收賑捐的消息,其中便有寧波電報局蔡嵋青、揚州電報局李韻亭代收。兩人皆是上海機器織布局早期重要創(chuàng)辦人。這體現(xiàn)了電報局被納入義賑組織的行列。以散落在各地的電報局作為平臺,代收賑災款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國人力和物力。

      1883年8月,原辦上海籌賑公所、揚鎮(zhèn)籌賑公所、蘇州籌賑公所同人設立上海陳家木橋賑捐公所,贍所首事人(江浙閩粵首董)有:徐雨之、沈谷成、王錦堂、徐仲弢、王介眉、蔡嵋青、吳仲耆、張叔和、顧容齋、施少欽、曹子撝、袁純齋、黃春圃;賑所經理人:盛宣懷、鄭觀應、經元善、謝家福。上海陳家木橋賑捐公所董事幾乎囊括了洋務企業(yè)中的重要商董和社會上的著名紳商。

      上海陳家木橋籌賑公所利用《申報》這一當時中國最為聞名且影響重大的輿論媒介,積極向社會各界勸輸。例如,1883年山東大災,籌賑公所于1883年8月14日的《申報》上刊登《上海陳家木橋山東賑捐公所同人備收匯解啟》一文,謂災情嚴重,希望“仁人君子從速解囊”;1883年8月15日刊登《陳家木橋山東賑捐公所同人公啟》、8月22日刊登《上海陳家木橋山東賑捐公所催捐啟》、1883年9月26日刊登《上海陳家木橋賑所催募直東賑捐啟》、11月10日《上海陳家木橋賑所江浙閩粵同人、鎮(zhèn)江姚灣賑所、蘇州天庫前賑所桃塢同人催捐公啟》,向社會各界詳述災情嚴重,積極勸輸。1883年10月,直隸、江浙水災,損失嚴重。為方便賑捐,告知“助捐者并可就近交付天津、煙臺、牛莊、寧波、溫州、福州、臺灣、廈門、香港、鎮(zhèn)江、九江、蕪湖、漢口各處招商局”。1884年,公所海外的分支機構新加坡招商局、仰江〔光〕協(xié)振號,還有香港招商局共捐助約共萬金,“足可救活五千人性命,無量功德”,為此登報感激。在積極呼吁各界仁人賑災捐款的同時,賑所將代收的款項及時登報公示。1884年2月11日,《上海陳家木橋公所代收湖北賑捐啟示》顯示:“所有鄂賑捐款,敝所亦隨收隨掣收稟,并登新報以昭核實”。

      上海陳家木橋賑捐公所聚集了許多財力雄厚的實業(yè)家,他們將各界救災工作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形成了應對災害的雄厚實力。災荒發(fā)生后,義賑組織立即向社會發(fā)布賑災啟事,籌集賑銀。募集到款項后,立即向災區(qū)發(fā)放,并把賑款發(fā)放的情況公布于眾,形成了一種高效、透明、務實的賑災模式。為了便于收款,加快辦事效率,在陳家木橋籌賑公所這一義賑組織中,賑款多數(shù)由分布于各地的電報分局代收。利用《申報》這一影響深遠的重要輿論媒介,及時將賑捐善士事跡登報予以表揚。這些慈善行為給捐戶帶來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構建了其“樂善好施”的社會形象。這種社會形象的潛在收益為尚處于觀望中的人群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使得慈善捐輸風尚進入一條良性循環(huán)軌道。

      蔡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業(yè)對于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對于上海、寧波兩地的社會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v觀鄞東蔡氏家族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蔡氏家族興辦的慈善公益事業(yè)很大程度上受社會歷史背景和家族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從社會歷史背景角度來看,由于寧波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深受儒家傳統(tǒng)文化、浙東學派文化、海洋文化影響,鄞縣向來為義之鄉(xiāng)。近代中國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蔡氏一族緊跟時代步伐從事工商業(yè)活動,為慈善公益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從家族內部角度看,自小受到的行善家訓驅使著蔡氏家族后輩時刻積善行德。蔡氏家族所參與的慈善公益事業(yè)在當時社會卓有成效,對于今天社會而言,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同德公所蔡氏
      福建惠和沙雕、蔡氏漆線雕作品選
      一類無感蔡氏電路的綜合設計性實驗
      基于三次多項式的蔡氏電路設計與硬件實現(xiàn)
      “外洋會館圖記”之發(fā)現(xiàn)暨“十三行”正名考
      古代文明(2018年3期)2018-10-10 09:17:54
      臺紐約僑社要改掛五星紅旗
      同德推出入門級新卡頻率高還靜音散熱
      CHIP新電腦(2016年3期)2016-03-10 13:42:45
      現(xiàn)賣機業(yè)的行業(yè)組織——文錦公所
      談“同德才能同心”與“同心才能同行”凝聚力的關系
      寫作(中旬)(2015年9期)2015-05-30 07:34:31
      抗戰(zhàn)老兵史同德:歷史不能忘記
      福利中國(2015年5期)2015-01-03 08:42:54
      “同德”日光溫室有機黃瓜生產技術規(guī)程
      中國果菜(2010年2期)2010-02-11 01:50:16
      临清市| 资兴市| 修文县| 太白县| 武穴市| 江都市| 松江区| 扎囊县| 荣成市| 昌吉市| 南投县| 宣恩县| 兴海县| 固始县| 吉木萨尔县| 武鸣县| 霸州市| 中西区| 遂溪县| 安平县| 防城港市| 吴旗县| 天津市| 岳阳县| 筠连县| 靖远县| 法库县| 星子县| 吴川市| 城步| 丰原市| 闽侯县| 开鲁县| 满洲里市| 凤台县| 义乌市| 富裕县| 通化市| 古交市| 榕江县|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