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丹,苑雯雯*
(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心力衰竭為急性心肌梗死多發(fā)性并發(fā)癥,以心排出量減少為主要特點,易引發(fā)心律失常及肝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并會加大患者死亡風險,臨床應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心臟做功能得到提高,改善心肌收縮力及心臟功能[1]。現(xiàn)納入50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自2015年9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療,評價為患者實施左西孟旦與新活素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如下:
以50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jīng)心臟造影檢查、心電圖檢查等檢查方式確診病情;納入病例生命體征較為穩(wěn)定且用藥積極性較高。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史或者外周神經(jīng)功能障礙史病例;右心室心肌梗死病例;心肌炎或心肌疾病病例;合并低血壓或者心源性休克病例[2]。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n=25)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33~86周歲,平均年齡(54.35±3.17)歲,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Ⅲ級16例、Ⅳ級9例,參考組(n=25)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31~87周歲,平均年齡(53.69±3.06)歲,Ⅲ級17例、Ⅳ級8例。對比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所有患者實施降脂、利尿、強心、降血壓、擴張血管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治療基礎(chǔ)上為參考組患者提供左西孟旦治療,首先靜脈注射12 μg/kg左西孟旦,注射時間≤10 min,以0.1 μg/(kg·min)速度進行靜脈滴注,持續(xù)治療1 h,然后增加滴注劑量至0.1 μg/(kg·min),持續(xù)治療23 h,5 d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為試驗組患者提供左西孟旦與新活素聯(lián)合治療,左西孟旦應用劑量同參考組患者,同時為患者實施新活素治療,首先為患者實施靜脈沖擊治療,首劑量為1.5 μg/kg,然后以以0.0075 μg/(kg·min)速度進行靜脈滴注,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注射速率進行適當調(diào)整,5 d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等心臟功能指標水平。
本次研究應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資料處理及分析,百分率(%)表示正態(tài)分布計數(shù)資料,應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通過t、x2檢驗正態(tài)分布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P<0.05組間對比可見顯著差異。
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LVEF、LVEDd及LVESd等心功能指標水平組間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入組患者各項指標均獲得改善且試驗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參考組,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參考組,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水平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標水平組間對比( ±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標水平組間對比( ±s)
分組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n=25) 35.48±4.32 48.57±4.78 51.20±4.96 38.67±3.58 63.56±5.78 48.76±4.34參考組(n=25) 36.02±4.29 42.34±4.59 50.98±4.79 44.25±3.61 63.27±5.69 56.39±4.25 t 0.994 5.107 1.257 3.964 0.879 3.76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作為Ca2+增敏劑,左西孟旦能夠增加肌鈣蛋白C對Ca2+的敏感度,有助于促進Ca2+吸收并可顯著增強心臟收縮能力,具有理想的冠狀動脈擴張效果,可使心臟負荷得到明顯減輕。新活素具有擴血管作用,能夠使心臟壓力及心臟負荷得到減輕,此外,還能夠?qū)Ψ瓷湫孕膭舆^速產(chǎn)生抑制作用,抗重構(gòu)效果理想。
此次研究中,治療后試驗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參考組,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參考組,P<0.05。綜上所述,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左西孟旦與新活素聯(lián)合治療可取得理想的心功能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