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近年來,英語教學越來越強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區(qū)教研員對我們進行了相關的培訓。筆者也聽了一些專題講座,并且通過對全國第十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的相關內容的學習,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分析現(xiàn)在的英語試卷,尤其是中考卷,越來越強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對語言的考察中,不僅僅考察語言的一些語法等基本知識,更注重于考察學生在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的品質,以及語言文化方面的素養(yǎng)。而最能體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便是書面表達的能力。英語的作文,絕不是死記硬背,一句句地翻譯就能寫得很好的。從語言的書面表達中,最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情況。用我筆寫我心。江蘇省南通中學的李建紅教師,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教學策略中提到“中小學英語教育應改變單純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要涉及多元的目標,比如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識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把語言的學習與學生的思維認識,個人的素質培養(yǎng)等都結合起來,體現(xiàn)英語的教育在促進人的品格與思維發(fā)展方面的價值。
學習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是貫穿英語教學的始終。所以在課堂教學目的設計中,我們會設計情感教育。英語教學,不是冷冰冰的知識的碰撞,我覺得更是教師和學生,以語言為載體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交流和傳遞。語言只有通過交際,才能習得,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交際來實現(xiàn)?,F(xiàn)在的智慧課堂,引進了高科技的科學技術,學生能夠更多地獲取網絡的信息資源,與世界進行零距離的了解和接觸。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有知識,有素養(yǎng),有溫度的人。網絡有大量的信息資源,但是如何把這些資源,通過語言的載體來進行交流,并且得到進一步的思想認識上的升華,從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上,給予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呢?
筆者認為,首先寫英語日記或周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平時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設定一些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一些理解和發(fā)揮。他們可以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信息搜索輔助完成高質量的日記。在我校,曾經開展過國際模擬聯(lián)合國的校本課程。學生特別喜歡模聯(lián)課堂上的英語的辯論,他們在辯論之前會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很多關鍵性的信息,然后加以篩選提煉整合。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想法,思維都融入進去。學生提高的不僅僅是英語的語言應用能力,更是他們的思維的成熟度,和對社會熱點話題的關注,以及那些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我觀看過他們的辯論,其中有一次的辯題就是關于移民問題。學生們準備了大量的材料,把自己的觀點,一條一條陳述出來,正方反方,你來我往,在這個過程中,思維不斷碰撞出火花。辯論中不僅體現(xiàn)了理性的一面,也體現(xiàn)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一面。既有人性的關懷,又有理性的處理方式。每一位辯手嚴肅的樣子讓人感覺討論這些問題的不是一群孩子,而是著手處理這些事務的外交官。為了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選手們務必要把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駕馭好,要能夠讓對手明白自己所提的問題、所說的內容。而他們自己也要聽懂對方的問題和陳述的內容。因為有需要才更認識到必須要掌握好英語的表達,所以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能動性就更強了。在一次次訓練中,語言的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另外,一個好方法就是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做即興的英文作文。有時候對一個語法知識的掌握,要借助于語言的表達這個載體。如果在句子的表達的過程中,認識到了經常犯的一些語法錯誤的類型,那么學生會有意識地進行自我修正。所以有時候,布置一些身邊事的作文更受到學生的歡迎。例如我班上曾經發(fā)生過關于衛(wèi)生打掃不干凈,甚至有學生偷偷逃跑的問題,我就此要求大家寫了一篇英語作文。在作文中表達了:大家是班級的主人,應該有責任維護班級的衛(wèi)生,衛(wèi)生環(huán)境干凈整潔,有利于健康。環(huán)境衛(wèi)生情況影響人的心情等等觀點。我把好的作文挑出來以后,用希沃助手軟件投射到大屏幕上,讓同學們一起進行修改然后朗讀。讀完之后,就像閱讀理解一樣,對其中一些觀點進行提問和探討。通過段意的闡述,讓學生把握文體的結構;通過對連接詞過渡句的色彩標注,讓大家深切地體會正確的過渡語句和連接詞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有序地陳述自己的觀點,使它形成嚴密的邏輯性,甚至設計出文章的思維導圖。最后,我還把原文中的錯誤進行了歸納,并告訴大家因為這些錯誤的表達,導致了內容的不明確,甚至會導致錯誤的理解。這樣既學習到語法知識和寫作知識,同時還把學科學習與品德教育聯(lián)系起來。正如北京師范大學的程曉堂、趙思奇教師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中所說的:所謂學科的育人價值,是指某個學科的課程內容,除了使學生學習某些學科知識和發(fā)展,學科技能之外,還要促進學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態(tài)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fā)展。2018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就是圍繞著校園文化周這一主題,讓學生從日常校園生活經歷中提煉出適合文化周主題的內容,創(chuàng)設出與之相匹配的個性化文化周方案。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雨花臺中學的馬輝教師點評說:這份英語試卷在測試的同時能幫助學生獲得文化知識,汲取文化精華,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筆者很贊同,認為這既是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對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考查。
英語教學,我認為如果僅僅為了背單詞,做試題而學習語言知識,那到最后,不僅會讓學生缺乏更多的興趣,而且局限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讓學生對英語,想說愛你不容易。尤其是看到學生一道道地刷選擇題,做了錯了,錯了,訂正了又錯,這次做對了,下次又錯了,訂正對了,過一陣子又錯了,反復的錯誤過程經常都在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批作業(yè)批得教師很惱火,明明講過了,而且多次強調,可是怎么又錯了,明明上次對的,怎么這次又錯了,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無趣感,讓教師產生教學無力感。但如果在平時經常有意識地把相關的知識拿出來,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作,編英語故事等,教師加以輔助,有時候幫他繼續(xù)接下去,把這個故事編的圓滿些。在編故事的過程中,進行一些交流。這些都會慢慢地讓學生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不知不覺中,英語的寫作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得到了培養(yǎng)。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對學生都是一個很好的引導和教育。比如好人有好報,惡人最終得到了懲罰,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等等。讓學生相互之間讀他們自己寫的文章,再對文章進行閱讀理解分析,我想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對作文的一個潤色和修改,而且還會有觀點方面的沖突,還有學生能提出更好的想法。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在感性之外更理性,懂原則,守規(guī)矩。筆者以為這才是真正地對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才是語言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
學生寫出的一篇篇優(yōu)秀的英語日記甚至可以作為聽力內容和作文范文進行交流展示??畤@他們的英語文采和思維水平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這樣的學以致用,用而促學,筆者以為正是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 林崇德. 培養(yǎng)思維品質是發(fā)展智能的突破口[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09).
[2] 張蕾.彰顯學科特色,突出核心素養(yǎng)———試論“語文探究式教學”的有效實施[J]. 東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06).
[3] 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yǎng)” [J]. 教育研究,2015 (09).
[4] 馬林. 以同伴效應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09).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級中學怡康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