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菲
摘要: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三大內容之一,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小學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研究證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往往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以“問題——自主探索——小組研討——問題解決”為主線,以學生小組討論活動為主體,以教師點撥為主導,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為中心,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講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61-01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變革的一個明顯特征。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好奇心強,學生之間能力傾向、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合作學習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他們喜歡在一起交流和討論問題,用共同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知識和技能在合作中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合作中培養(yǎng),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它促使教學走向民主,走向開放。讓師生、生生多邊互動,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是:它能激勵學生發(fā)揮出自己最高水平,還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能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進人際關系。在合作學習中,小組合作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但如何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1.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互相啟發(fā),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生的不同見解,可以廣泛地交流,并得到及時地反饋,從而促進思維的有序發(fā)展,提高思維活動的有效性、廣泛性。通過合作交流,使認識趨于完整、結果趨于完美。合作學習,可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發(fā)問機會;學優(yōu)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知識條理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維更加深刻;中等生在他人的啟發(fā)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因此,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合作學習在增加學生的交往,促進社會技能、社會情感的發(fā)展以及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較為顯著的優(yōu)勢。
2.合作學習的形式
在討論問題的難度大于同桌合作的能力,卻又小于小組合力時,可進行小組合作。分組時,老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諸方面因素,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以6―8人為宜,每個小組成員在組內承擔一個相應的角色。
如: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識字“趣”為先,根據我所教班級的實際班容量比較大,每班都要達到六十人以上,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主要以小組學習為主,這樣把大班額小班化,充分提高課堂的高效。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在課文中圈出課后我會認的生字,組長帶領組員識字,組長指字,組員認字,要說出識字的方法,識字方法是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的,如:加一加兩個熟字合成一個生字,“月+生是勝,火+山是燦”;減一減就是熟字減去一部分就是新字,“秧―禾是央,校-木是交”;換偏旁就是熟字去掉偏旁換上新的偏旁就是新字,“娃―蛙、傳―轉”;猜字謎,把字編成謎語讓同學來猜,“一個字,兩個口,下面還有一條狗{哭}”,還可以編故事,編兒歌,只要是孩子們喜歡的能把自己住的都可以。學生識字后并給生字組詞,學完后組長考組員的學習情況,為了平等組員也要考組長。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積極的學習,教師在這過程中了解情況,幫扶差一些的小組,孩子們學習的性質特別的高,孩子們說就愛上識字課。
3.實施合作學習的注意點
3.1?保證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合作學習旨在活躍學生思維,從而促進思維向廣度和深度發(fā)展。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合作方法的指導和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并及時監(jiān)控,以保證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千萬不能為了追求課堂上學習氣氛的熱烈,以顯示教學上的寬松、民主,任憑學生的自言自語或大喊大叫。
3.2?不能讓少數人“壟斷”。剛開始時,學生覺得討論這種形式比較新鮮,于是每個人都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以表明自己的觀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基礎好的同學慢慢地成了小組內的“權威”,基礎差的同學受到了排擠,漸漸地也失去了發(fā)言的勇氣,于是小組討論讓少數人“壟斷”了。
3.3?不能把個人意志強加于人。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吸引學生參與,激活思維火花,開啟智慧閘門。但是,合作學習的結果有時不一定能夠取得共同意見。因此,不能把個人意志強加于人。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共同提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就小組合作學習來說,有很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深入的研究。
結語
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指學生在合作的狀態(tài)之下,相互協(xié)作克服困難,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為了讓合作學習有效性在語文課堂中得到真實的發(fā)揮,需要認清當前出現的課堂秩序較差、教師定位不準確、學生主導能力有限等問題,以建立和諧有序的課堂秩序為前提,積極的提高教師的設計合作水平和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以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之中綜合素質有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國忠.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神州,2018(1):94-94.
[2]?姜召軍.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中華少年,2018(4).
[3]?唐慧.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1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