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豐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程已經命名為道德與法制,其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多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置也體現(xiàn)出了教育的綜合性。對于教師而言,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來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就根據相關的理論對義務階段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28-01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及相關部門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視。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道德模塊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學習道德與法制課程可以給學生的思想品質積累及道德法制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整個道德與法制課程當中,心理教育所占的比重較大。它也是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學習資源。教師就需要利用好道德與法制課程中的重點內容,采取靈活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
1.利用案例豐富課堂教學
在道德與法制課程當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案例。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從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上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案例來進行探討和研究。對于教師而言,如何選擇案例以及如何進行案例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這主要是因為豐富多彩的案例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整個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對道德與法制課程更加感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所選取的道德與法制案例應該是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師要通過案例讓學生對課程主要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案例選擇上也要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對于比較重要的案例知識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
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制課程中“多彩的情緒”這一課程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常見的案例讓學生理解不同的情緒有著什么樣的表現(xiàn)以及不同的情緒給人造成的后果都有哪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多彩的情緒的展示,讓學生對主要的情緒進行認真的分析,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探究找到。緒產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應對負面情緒。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fā)表自己對不同情緒的看法和理解。在同學交流溝通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假如我國女排在比賽當中面對失敗一蹶不振,那么她們可能面臨什么樣的結局呢?”通過這種問題的引導,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去思考和體會不良情緒對人造成的影響,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消極情緒,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和挫折。
2.生活化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好的措施。這主要是因為道德與法制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課程知識與生活的關聯(lián)性,這將會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積極地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漸把所學到的知識消化理解,從而形成一種內在的價值觀。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學會自我控制”這一課題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自我控制力及意志力的能量。從而使學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不斷磨練自己,提升自己。此時教師就可以展示班級內字寫得好的學生的習作,然后向學生詢問要練好書法需要怎樣的道德品質呢?通過學生的交流和討論使學生加強對控制力的理解和運用。
3.聯(lián)系時事進行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以及社會上所發(fā)生的焦點事件進行聯(lián)系。這主要是因為對于學生來說關注時事政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進行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在七年級“生命只有一次”這一課程的教學當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生命的可貴及對生命的保護和尊重,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不久前發(fā)生的公交車墜崖事件。通過對事件的分析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幫助學生在遇到危險中的時候掌握一定的自救和互救技巧。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讓學生理解到每個人所肩負的責任,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拓寬學生學習知識面
教師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的學習不局限于課本的限制。由于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課堂之外的實例。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面,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傳遞必要的理論知識,還需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志,以德育促智育,使學生學會做人。同時教師要嚴格的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和道德品質才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從課堂外發(fā)現(xiàn)較好的教學資源,使整個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給學生的成長發(fā)揮一定的榜樣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義務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道德與法制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及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選擇巧妙的案例來提高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傳遞必要的課程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良書.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6):105-105.
[2]?萬偉,李江麗.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J].教育科學:引文版:00237-00237.
[3]?穆樹強.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