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蟬鳴如流火般涌動,驕陽烤焦了整個八月。我坐在窗前,你那有深意的話語在我耳邊縈繞。我靜下心,慢慢體會。
自幼練習書法,如今也有七八年的光景了。我在書院的位置靠窗,窗外便是老師手植的向日葵,燦爛而明媚。陽光灑在一案筆墨上,細碎,馨香。
那是一個午后,夏日的陽光烈得很,直直戳進人的心底?!翱丈叫掠旰螅鞖馔韥砬?。”老師將最喜歡的一句詩,寫成了帖給我們臨摹。以前我可以信手寫來,今天卻像是中了咒,怎么也寫不出想要的效果,內(nèi)心越發(fā)煩躁。過了一會兒,老師靜靜地踱到我的身旁,看一旁散落的廢紙團,并不言語,只是取來自己的紙筆,在我的一旁坐下,攤開紙,拿筆,提腕,點墨。柔軟與剛勁并濟的筆觸,亦如流水般的行筆風韻,又如一位久經(jīng)世事的老者,娓娓道來,不急不緩,富有內(nèi)涵。落筆,輕輕推至我的面前?!办o由心生”四個大字,端正地立在宣紙上,直觸心底,那股力量叫人心頭一顫。
過了片刻,他開口道:“書法是一門靜的藝術,是心靈的碰撞,是一場人生的修行。唯有靜心二字,才可以為你打開它的大門,聽它講它的故事,帶你領略文化的積淀?!?/p>
我低下頭,細細咀嚼著這句話的深意。轉(zhuǎn)而面對陽光,它鋪天蓋地地布滿每一個角落,帶給人溫暖和希望。書法亦是我生命中的那一縷陽光,永不熄滅。它是一位智者,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留下古人的記憶,它伴隨了中華悠悠上下五千年,并將久久地在歷史這條長河中越走越遠。我也愿用一顆沉靜的心,去叩響它看似嚴肅的心墻,直抵它的深處。
如今,還是會在學習之余去書院,鍍一身明媚陽光,嗅一案濃墨古香。白紙上揮毫,書寫自己的年華。
與書法一道在藝術中徜徉,攜你深意的話語,靜心,前行……
點評
開篇由“蟬鳴”“烤焦”引出“靜心”,對比映襯,直扣主旨,構(gòu)思頗為巧妙。敘事過程中,小作者以小見大,逐層深入,由書法觸及感悟,由老師的一段話引出自己對書法的思考。文能言聲,書法這一藝術,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對生活、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一名初中生能于平凡的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悟,著實令讀者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對老師書寫“靜由心生”時的“攤”“拿”“提”“點”等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吳壽健 王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