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昌 張麗芬
一、教學內容
初中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上9.2 維護國家安全
二、課時教學目標
課時計劃:計劃1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自覺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能力目標: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備辨識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能力;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律關于公民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規(guī)定。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歸納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和方法。
確定依據(jù):依據(jù)2019年《云南省初中學業(yè)水平標準與考試說明》考點51.懂得維護國家統(tǒng)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確定“歸納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和方法”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突破策略: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觀看并分析視頻材料、小組探究分享案例,歸納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和方法。
教學難點:歸納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的具體要求。
確定依據(jù):根據(jù)本校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確定“歸納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的具體要求”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突破策略:通過引導學生對案例的探究與分享、法條的學習,歸納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的具體要求。
教學方法: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講授法、閱讀法等。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設計、教學所用的幻燈片、教學素材等。
學生準備:預習新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832年,一艘外籍船在中國海域出現(xiàn),沿途販賣商品、給人治病。這艘船在吳淞口外停留18天,船上的人看似“守法”,卻一心一意地探測長江和黃浦江水道,并偷偷地測繪出中國沿海一帶的海灣、河流的航道與地圖,觀察記錄中國南北各地商船出入上海的情況。
你知道這艘船在做什么嗎?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件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學習——
第九課 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第2框? 維護國家安全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貫徹“以問題提出和問題解決為核心”的課堂教學理念。
(二)展示學習目標
生齊讀目標后,師強調重難點。
(三)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P99-102,自主完成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標出來。
1.怎樣做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角?
2.如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對學習內容進行整體感知。
(四)合作探究
活動1、小組討論:提到國家安全,很多人覺得離自己太遙遠,認為只是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軍隊等部門的專項職責,與己無關。你的觀點呢?
請亮出你的觀點:
活動2、人人都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角
觀看《維護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 人人可為》視頻。
思考并回答:(1)你從視頻中獲得了哪些信息?(2)維護國家安全,為什么人人有責?(3)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我們可以怎么去“為”?
學生回答后,指導學生完成板書。
歸納整理:
1. 怎樣做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角?
(1)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2)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
活動3、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1、請同學們閱讀教材101-102頁的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閱讀感悟,思考:遇到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泄露國家秘密是犯罪行為嗎?
2、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有關法條P101-102
活動4、閱讀與感悟P102
思考:“閱讀感悟”中的常某為什么會被批捕?
歸納整理:2.如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1)認真學習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2)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的法律規(guī)定,提高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設計意圖:讓學生歸納怎樣維護國家安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與分享——閱讀感悟——歸納整理”等學習環(huán)節(jié),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讓學生掌握主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傾聽的能力。
(五)課堂測評
1.一次,小林偶然看到一名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在我某軍事基地又拍照又打聽有關基地情況。小林及時將此事報告了有關部門。小林履行了(??? )
A.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義務????? B.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C.維護國家榮譽的義務????? D.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2.沒有國家的安全,公民個人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若發(fā)現(xiàn)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公民應該(??? )
①依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②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③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工作? ④為國家安全機關提供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談談你對“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的理解?
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達。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眴⑹疚覀兙S護國家安全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否用所獲取的知識、能力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六、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jié)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易理解,不容易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為此,我們在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一些探究活動,加深理解。
今后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多給學生呈現(xiàn)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直觀素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其次還要注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記憶和遷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