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夢迪
我們都認為孩子在學習中需要跟著老師規(guī)定的路線走,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要以及興趣,“興趣”有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綱要》中也指出:應尊重兒童,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理解兒童內在感受和表現(xiàn),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兒童,既要了解兒童的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更應注重兒童的發(fā)展?jié)撃?,注重兒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3—6歲是孩子的有意行為的萌芽期,能夠自主、理智的學習意志較薄弱,而真正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就是“興趣”。讓孩子參與一件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是強制了孩子的自主意志,孩子會打不起來精神,并且表現(xiàn)出三心二意、無所事事、無心學習的現(xiàn)象,而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中,孩子們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參與性,愿意去探索、去動手操作,因此,我們要懂得觀察孩子的興趣,從而有技巧的追隨孩子的興趣,以孩子為主題,充分發(fā)揮其自主性,使孩子的想象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孩子真正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學習經驗往往來源于他們在自然、自主的狀態(tài)下建構的知識,而非被動的學習,而我們所實施的“探究性主題活動”正是根據孩子的這種狀態(tài)進行的,打破以往陳舊式教學模式,讓孩子可以在自主、興趣中自由、盡興的探索、活動,把被動學習變化成主動學習、探究性學習。
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在探究式主題中要如何追隨孩子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呢?下面我以案例來詳細說明。
一、孩子為主體進行活動
在平時的教學中,孩子是課程中活動進程的主人翁,我們要大膽地把活動方向交給孩子,而教師是為孩子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人員,以孩子興趣為導火索去大力開發(fā)他們的探究能力。
(一)孩子們對“螞蟻”很感興趣,所以延伸了班中主題活動
在室外活動時是孩子們最開放、自追求自我釋放的時候,在這里,我們要認真去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看到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都可以轉化成主題活動。在他們一次招呼我去參觀他們的發(fā)現(xiàn)時,我知道,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來了,而新的主題題目即將生成。
(二)孩子們對“螞蟻”動態(tài)、去向都很感興趣,根據這幾點延伸課程
孩子們在討論螞蟻為什么老往土里跑、樹上爬產生了疑問,我問他們“你們知道螞蟻一天都在干什么嗎?”他們都不知道,因此開展了有關螞蟻的課程,讓孩子們自己去自己收集材料,并在第二天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進行了分享,本來我也是準備了很多材料,但是看到他們這么認真講述,我選擇了閉嘴,讓他們來說。面對孩子的積極性,教師選擇尊重孩子,因為他們是活動的主人,他們應該駕馭活動的方向。
二、時間及空間的雙重結合,促使孩子自主探究活動
(一)給孩子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
教育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活動中幼兒進行興趣活動時,我們應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其盡情的自由探究。
1.打破時間概念,讓孩子自由探索
在幼兒園中,孩子們的各種活動時間都是有規(guī)定時間限制的,而事實上,這根本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有時正在興頭上時間就結束了,這種情況下怎么辦?有的老師會選擇強制截止,孩子們會很掃興的收場,但是,這就打斷了孩子探究能力的發(fā)展。面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跟孩子們商量,能否把時間延長,將別的活動時間縮短(例如加餐時間、過渡環(huán)節(jié)等),這樣孩子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也讓孩子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學會嘗試分配自己的時間。
2.給幼兒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
在探究的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亢奮的心情,活動中引導他們反復的進行探索、認知、反思、再次嘗試的過程,這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教師要給孩子時間,不要過于倉促的收尾。
3.時時關注孩子,捕捉、激發(fā)他們探索行為
在班中區(qū)域里,放入螞蟻的標本讓孩子們能在空閑的時間里去觀察、去操作,
(二)擴大探索活動的空間
幼兒園只是孩子們活動的一小部分,幼兒的活動空間不要只局限于幼兒園,家庭及社會都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一個全方位的活動空間,讓他們能在關愛中自由探索。
三、創(chuàng)造自由、自主、自我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愿望
在生活中,不僅要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更要給他們表達的機會,暢所欲言,《指南》中也曾指出:為幼兒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并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一)創(chuàng)設主題環(huán)境,增強其信心
在“螞蟻”的主題中,建立展現(xiàn)孩子們作品的平臺,讓他們能清楚的看到的自己的成績同時受到鼓舞,增加幼兒信心,能在新一輪的探索中積極參與、自信表達,能夠同伴間分享成果,借鑒經驗,進一步積累自己的知識。
(二)利用環(huán)節(jié),增加孩子表達機會
設立“我有一雙亮亮的眼睛”時間,讓孩子大膽、主動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他們學會主動表達、表現(xiàn)自己,也在這時讓他們也可以看到別人的發(fā)現(xiàn),能相互交流、碰撞,繼而生成更全面、更有意義的認知。
(三)展現(xiàn)孩子的亮點,加固合作力量
在孩子們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孩子們在探索中的亮點。這些亮點可能對于教師來說是一時的,但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是教師對孩子的關注和關心的證明,同時也是我們回憶的財富。在開放日時,教師在班中展現(xiàn)了孩子們觀察的照片、記錄冊子,并講解孩子當時的研究事物和自己的發(fā)現(xiàn),家長就會通過這些看到孩子在活動時的表現(xiàn),認識探究課程的優(yōu)點,所以他們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支持和幫助也是心悅誠服的。
(四)尋找主題材料,做活動的小主人,
班中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孩子們加入,將自己的想法賦予行動,讓他們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空間。在班中,孩子會把自己收集有關“螞蟻”的事物、資料、設計等如何歸納、擺放、如何展示等,我們都會一起商量,當發(fā)現(xiàn)新的突破口時,會一起分享,每次看到她們認真的小臉,我會感受到孩子才是整個活動的主人。
以孩子的興趣為主體,促進孩子自主成長,這是我們永恒不變的主題。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是促使主題生成的關鍵,在此期間,孩子的樂于參與、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探索、大膽發(fā)揮、自由談論中是幸福的、是開心的,因為他們是整個活動主人,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建構自己的空間。在此,我會更加努力,讓孩子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