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時代,聲樂曲目的多元化,是在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中逐漸積累出來的,有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等。近年來美聲唱法在我國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和重視,很多耳熟能詳?shù)拿缆暩枨际菑母鑴≈刑暨x出來的,美聲歌曲沒有像民族歌曲那樣有獨立和易駕馭的特性,演唱曲目的難易程度也有不同。相對美聲而言,民族的風格并沒有很拘謹,無論在服飾還是動作、眼神上,都是根據(jù)不同的曲目設置來配合。流行唱法就要比美聲和民族唱法更貼近大眾,更靈活一些,具有激情和張力,能帶動氣氛,感染聽眾,貼近生活。總體來說,無論在生活中、舞臺上,還是在比賽上,選曲對于歌唱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時代潮流 演唱 多元化 曲目
一、聲樂的曲目
在當今時代,聲樂曲目的多元化,是在時代的變遷中、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中逐漸積累出來的。當代聲樂在這個節(jié)奏快速的時代潮流當中,以它特有的風格、特有的魅力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fā)展著。在近年來舉辦的各種音樂大賽中,將我們所說的多元化大致劃分出幾種類型: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等。近年來,美聲唱法在我國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和重視,很多耳熟能詳?shù)拿缆暩枨际菑母鑴≈刑暨x出來的,美聲歌曲沒有像民族歌曲那樣有獨立和易駕馭的特性,演唱的曲目有大有小,難易程度也有不同,主要是通過眼神和臉部的表情來刻畫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
二、中國不同時期歌曲的發(fā)展
中國流行音樂自20世紀20年代誕生以來,在上海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流行音樂逐漸向臺灣和香港地區(qū)發(fā)展,一直到70年代末,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內地的流行音樂開始蘇醒。
在當時的演唱方法上,聲音的響亮依然得到重視,沙啞聲、氣聲、輕聲等演唱方法,都沒有被業(yè)內人士看好并關注。在這一段時間,受到港臺音樂的影響,模仿港臺音樂人的唱法,成為大眾學習流行音樂的途徑。在表演上形態(tài)單一,缺乏活力。當錄制專輯歌曲的時候還是采用樂隊集體錄音的方式,在編曲方面也是模仿港臺歌手的歌曲,“扒帶”成為很多流行音樂人和音樂愛好者學習流行音樂編配的主要途徑。
美聲唱法源于歐洲,發(fā)展于17世紀時意大利。有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可塑性的音量,氣息與聲音的一致,混聲的發(fā)聲方法。這種美聲演唱的風格對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現(xiàn)在說的美聲唱法是以傳統(tǒng)歐洲聲樂技術為主體的演唱風格。1600年的歌劇《猶麗狄茜》,也象征著巴洛克的開端,這是第一部完整保留下來的歌劇(在當時叫田園?。S捎谧髑业膭?chuàng)作,使歌劇突破了以前的傳統(tǒng)唱法。在歌劇的演唱中,要求詠嘆調和宣敘調相互結合。
三、歌曲的范例及技巧
美聲最初的學習階段應當模仿老師的發(fā)聲示范和相關的課程講解,對老師的發(fā)聲技巧認真地去領會、去感悟,然后自己試著模仿老師所講的技巧和唱法。通過聲樂的模仿訓練,能掌握正確的歌唱氣息,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打開自己的喉嚨,在歌唱發(fā)聲時能夠正確地掌握發(fā)聲技巧,獲得集中、純正、圓潤、自然的聲音,根據(jù)這樣的技巧方法形成自己的音色、音域等風格。
四、結語
無論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還是流行唱法,都要求歌唱者不斷加強自身的練習時間和練習強度,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聲練習習慣。在進行發(fā)聲練習的過程中,也要根據(jù)自己的訓練情況發(fā)展創(chuàng)新,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然后找出解決錯誤的有效方法,這個過程也是學習者在探索進步的過程。美聲唱法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加強練習、不斷自我改進和慢慢提升的一個過程。學習者只有通過不懈的練習、努力,才能對自己的聲音特點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在以后的訓練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聲樂練習,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
參考文獻:
[1]崔鵬.對美聲唱法與流行音樂演唱相結合的運用探討[J].藝術評鑒,2017(20).
[2]王璐.淺談流行音樂的藝術特征與演唱技巧[J].戲劇之家,2017(01).
[3]棘彥焱.西方流行音樂節(jié)奏特征分析[J].北方音樂,2015(17).
[4]宋琰光.論歐美流行音樂的演唱風格[J].藝術研究,2013(02).
[5]陳偉賢.淺談中國民族聲樂的文化定位[J].戲劇之家,2019(02).
[6]王曉書,趙素華.探析中國民族聲樂的文化定位[J].戲劇之家,2019(05).
[7]王卉菁.中西方流行音樂文化差異及原因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 .
[8]崔鵬.對美聲唱法與流行音樂演唱相結合的運用探討[J].藝術評鑒,2017(20).
[9]馮國棟.美聲演唱中的氣息運用技巧與提升策略[J].北方音樂,2018(12) .
[10]尹麗莎.聲樂演唱中的呼吸運用技巧[J].北方音樂,2015(04).
(作者簡介:韓美妤,女,云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音樂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