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影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和訓練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結合自己教學經(jīng)驗,就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教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和綜合性學習共同組成整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有的學生羞于發(fā)言,不敢舉手;有的學生說不了完整的一句話,無法傳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語音、語調(diào)含糊,口齒不清。因此,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本人對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選擇學生興趣話題
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睂W生只要對學習材料感興趣了,就會激起情感,觸發(fā)語言動機。所以,教師在選擇話題的切入點時,一定要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生活實際入手,選擇學生樂說、愛說的話題。
比如:剛入學的學生對學校的一切都很新奇。據(jù)此,我設計了“我最想知道”的話題,讓每個學生把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再讓其他同學告訴他,如果全班學生都不清楚,再由我來告訴他。為了讓學生能在問中說、說中問,我要求學生回去問家長,了解家長最想知道學校里的什么事,由學生帶著父母的問題來問教師。這樣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在問與答的過程中加強了與家長、教師的交流,同時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景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老師,學生如果能夠對口語交際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認識到學習興趣對教學的推動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實際情景,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
比如在《打電話》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情景,將打電話的內(nèi)容融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仿真的情景中聯(lián)系如何通過電話與他人進行交流。在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幾個情景:情景一,給教師打電話。春節(jié)到了,小明想要打電話給老師拜年。這個情景可以放在第一個進行教學,因為有教師主動參與,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電話內(nèi)容。教師可以尋找一位學生讓他模擬“打電話”給自己,并且在此過程中,教會學生電話中的禮貌用語。情景二,給同學打電話。詢問作業(yè),慰問生病的同學,討論學習難題等,都可以設置在這一個情景中。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分組練習,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身份,選擇故事,進行電話內(nèi)容。在這個像游戲一樣的教學情景中,不僅活靈活現(xiàn)的還原了打電話的過程,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可以有效的推動口語交際課程的開展。
三、組織教學實踐活動
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不夠,語言的實踐,還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來補充。有道是,“得法于課堂,得益于課外?!比说目谡Z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實踐中形成的,所以教師應盡力創(chuàng)設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舞臺,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能夠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的機會。舞臺劇和表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并且能夠鍛煉學生自我表達的勇氣。
比如在進行《故事會》的表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組織口語教學實踐活動??梢詫ⅰ豆适聲泛臀枧_劇相結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個小組選定一個故事,然后改編成舞臺劇的形式,在班級中進行表演。為了使舞臺劇的內(nèi)容多樣化,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故事的繪本,讓學生進行閱讀挑選,然后再教師的幫助下改編成舞臺劇的形式進行編演。比如選定了《白雪公主》的故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配角色,設置好臺詞,要確保讓小組內(nèi)的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尋找來編演舞臺劇所需要的服裝道具,如此以來,學生能夠態(tài)度認真的充滿熱情的參與到舞臺劇的表演中來。教學實踐活動能夠將課本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增加口語交際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鍛煉學生表達的勇氣。
四、課外延伸鞏固成果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閱讀大量的書籍,才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因此教師首先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領學生擴大閱讀面,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一些好詞佳句,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提高。其次把口語交際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明白生活才是交際的大舞臺。因此應鼓勵學生與家長、朋友、社會上的人進行交際。比如家里來了客人,應該怎樣接待客人;應該怎樣認識新的朋友;遇到困難時,應該怎樣請求幫助,等等。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力求自然,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學會如何抓住別人的說話重點,怎樣得體地評價別人以及如何有條理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領會自己的語言是否得體,使用的語言是否與交談的情景相協(xié)調(diào),如何使用禮貌用語、日常用語,等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是一種多向互動的語言活動,口語交際的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認識,不斷地去探究,去創(chuàng)新,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培養(yǎng),積累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jīng)驗,多尊重學生,俯下身子,成為學生的朋友,循序漸進地去引導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明全.淺談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J].教育觀察,2017,6(3):101-102.
[2]劉吉才.從“說話”走向“交際”——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