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弘 周禮平 蒙榮欽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早期診斷乳腺癌能為患者爭取更多治療時間,改善預后。目前磁共振成像(MRI)、超聲成像、鉬靶X線攝片、X線診斷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手段[1]。X線在診斷年輕致密型乳腺癌中假陽性和假陰性較高,反復使用對患者有危害。MRI用于乳腺癌診斷中有較高準確性,但設備昂貴,難以推廣;彩色多普勒超聲成本相對低廉,且反復使用對患者健康影響極小[2]。新輔助化療是乳腺癌重要治療方法,其效果主要依靠MRI及生化指標等方法進行評估,但MRI昂貴。本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診斷乳腺癌和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價值,l現報告如下。
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并經病理檢查的75例乳腺癌患者。納入標準[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行新輔助化療;年齡18~70歲;臨床分期為ⅢA期。排除標準:男性乳腺癌;精神疾病史;其他惡性腫瘤;體弱無法化療。75例患者年齡28~69歲,平均(55.09±6.43)歲;左側發(fā)病31例,右側發(fā)病44例;浸潤性導管癌41例,腺癌14例,乳頭狀導管癌16例,轉移性肉瘤4例。采用70 mg吡柔比星+800 mg環(huán)磷酰胺+120 mg多西他賽進行2~6個療程新輔助化療。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支持。
1.2.1 檢測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彩超機GE LOGIQ E9,探頭ML6-15,指數0.06,配套造影劑?;颊哐雠P、側臥,暴露雙側腋窩、乳房,探頭在患者乳房表面輕輕加壓,避免用力太大影響小病灶顯影,以乳頭為中心掃查乳腺、引流淋巴結等區(qū)域,采用橫向、縱向、斜向等多個切面進行掃查,明確腫瘤面積、大小、形態(tài)、體積、位子、回聲、鈣化情況、腫塊液化情況等,分析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觀察腫塊周圍血流信號,觀察腋窩淋巴是否異常,判斷病灶類型、性質。X線檢查:用鉬靶乳腺攝影機進行檢查,采用兩側軸位和斜位掃描,成像不清晰難以滿足要求時增加側位照,或方法處理,觀察病灶病理鈣化情況、分期、分型。
1.2.2 診斷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診斷乳腺癌[4]:①表面凹凸不平,形狀不規(guī)則,邊界模糊無包膜,浸潤性生長;②不均勻回聲,內部點狀強回聲;③淋巴結血流紊亂,縱橫直徑之比>0.7。X線診斷乳腺癌[5]:腫塊清晰,外部呈刺狀或纖維葉狀,腫塊邊緣模糊,周邊組織分割不清,鈣化灶。
均行新輔助化療、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X線攝影檢查;對比彩超成像、X線攝影診斷乳腺癌符合率、誤診率、漏診率以及在各類型乳腺癌中的診斷價值。對比化療前后病灶大小及血流峰值、阻力指數值,對比CR+PR組、SD+PD組化療前后超聲表現。療效評估[6]:完全緩解(CR),所有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病灶基線至少減少35%;無明顯變化(SD),病灶基線有所減少卻未達到PR水平;進展(PD),有新病灶出現。
彩超成像誤診率較X線攝影更低,漏診率較X線攝影更高,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手段診斷乳腺癌符合、誤診、漏診情況對比(例,%)
彩超成像診斷腺癌、轉移性肉瘤的符合率較X線攝影高,P<0.05,見表2。
表2 不同檢查手段對不同病理類型乳腺癌的診斷結果比較(例,%)
化療后腫瘤體積、面積、厚度、寬度、長度、血流峰值、阻力指數均顯著下降,P<0.05。見表3。
化療前兩組均表現為腫瘤邊界模糊,形態(tài)不規(guī)則,有蟹足樣改變,內部回聲不均勻,有液化或細簇樣鈣化灶,后方有聲衰或回聲強化。CR+PR組主要表現為比較規(guī)則的邊界、形態(tài)、內部回聲及后方回聲。見表4。
表3 化療前后病灶大小及血流峰值、阻力指數值對比
表4 化療前后不同療效組患者超聲表現對比/例
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診斷乳腺癌的原理:通過在不同組織間的聲阻抗差異進行診斷。X線攝影診斷乳腺癌的原理[5,7]:不同組織吸收X線衰減有所差異從而進行診斷。兩種診斷方法成像原理不同,在乳腺癌診斷中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本研究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可用于乳腺癌診斷和化療效果評估中。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癌的價值分析:本研究中彩超成像診斷乳腺癌符合率為77.33%,對照組為82.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彩超成像診斷乳腺癌誤診率(4.00%)較X線攝影(16.00%)低,P<0.05;彩超成像診斷乳腺癌漏診率(17.33%)較X線攝影(5.33%)高,P<0.05。本研究中彩超成像腺癌、轉移性肉瘤診斷符合率較X線攝影高,P<0.05;在病理類型整體診斷符合率上與X線攝影比較,P>0.05。提示彩超成像診斷乳腺癌誤診率較低,能輔助鑒別乳腺癌種類,其中出現誤診的考慮是因為小病灶新生血管少,管徑細,血流無法顯示[8-9]。通過在化療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發(fā)現血流峰值和阻力指數較化療前均顯著降低,提示通過觀察乳腺癌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下的血流峰值、阻力指數能協助評估新輔助化療效果。這是因為新輔助化療后乳腺癌腫瘤細胞壞死,腫瘤內部血管萎陷、栓塞,故治療后造影劑在病灶的分布不均勻;化療后腫瘤供血減少,彩色多普勒超聲下時間-強度曲線圖參數發(fā)生變化,病灶強度減弱,峰值下降,增強幅度下降,達到峰值時間延長,曲線上升斜率降低[10]。這些參數變化體現了化療后腫瘤供血下陷、萎縮、栓塞的變化。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質量不會被患者腺體厚度、類型等影像,能發(fā)現腺體中異?;芈?,從而鑒別腫塊,觀察腫塊體積、面積、厚度、寬度、長度。本研究中化療后腫瘤體積、面積、厚度、寬度、長度顯著下降。這是因為新輔助化療后腫瘤供血血管萎縮或栓塞,供血減少,營養(yǎng)物質吸收減少,故腫瘤縮小,其物理特征發(fā)生明顯變化[11-13]。此外,彩色多普勒超聲還具有以下特征:其操作無創(chuàng)、方便,病灶分辨率高,對小病灶顯影清晰;能觀察腫瘤及周圍組織不同周期血流信息、組織回聲,以上信息與超聲2D解剖結構結合,能確定乳腺癌及治療情況[14-16]。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適合用于各個年齡段,包括哺乳期女性。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用于乳腺癌診斷中準確性較高,能輔助診斷,但有所不足,臨床還需聯合其它方法共同診斷;此外彩色多普勒超聲還可用于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觀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