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伊可
布考斯基說:“一天不獨處,我就會變得虛弱。我不以孤獨為榮,但以此維生?!豹毺帲侨颂嵘晕业淖詈梅绞?。因此我認為,人應當更多地獨處而不是交往。
外面的世界固然繽紛多彩,許多人都以自己能交到許多朋友為榮,每日忙于各種酒局、飯局,卻騰出自己的時間,為順從別人而一日忙到晚,試問這樣的生活真的充實嗎?其實,活在別人眼中的自己,并不是最真實的自己。有的人甚至害怕獨處,在內(nèi)心寂寞時,總要把別人拉進自己的世界中來填補空虛,而他們不自知,浪費了自己最寶貴的財富,敢問這樣的世界真的舒適嗎?
許多天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他們會投入大量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總令人覺得他們十分孤僻。其實他們只是表面孤獨,內(nèi)心世界卻因獨處而顯得比任何人都要波瀾壯闊。如同麥家作品《解密》所介紹的數(shù)學天才容金珍,他從小就自己埋在書堆中,總是喜歡自己一人待著,做著各種演算。天賦與長時間的獨處思考造就了他,為701破譯密碼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就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練就了捉風捕影的本領(lǐng)。
藝術(shù)家們更是喜歡獨處。一項研究表明:“許多藝術(shù)家高度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和內(nèi)心感受,并且會嘗試通過藝術(shù)手法將其表達出來?!辫蟾叩摹缎窃乱埂酚每鋸埖氖址?,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涌的藍綠色激流所包圍,旋轉(zhuǎn)、卷曲的星云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梵高有了在精神病院中的獨處,才能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完美地顯露出來,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梵高躁動不安的瘋狂獨白,使這幅原本平凡的星空圖蘊含了不尋常的真理。也許,獨處也是那些具有非凡創(chuàng)造力人們的神秘道具。
獨處在佛門中更是重要。天下無論大小寺院,都無喧囂之感,只有僧人靜心修養(yǎng),朝圣者靜駐思考。胡三省在《資治通鑒音注》中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靜慮,無私無營?!比腱o狀態(tài)的靜是充滿主動性的,就像看有興趣的書一樣,雖然大腦對外界的變化無感知,處于靜的狀態(tài),但對書中的內(nèi)容不僅能深刻地感知,而且能隨時根據(jù)書中的情節(jié)調(diào)動出自己以往經(jīng)歷、體驗所留下的記憶并產(chǎn)生新的感受和認識。向來佛中者,獨處禪坐。時間一久,心境達到一種高度,也便有看破紅塵一說了。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應當學會更多獨處?!懊姹谒歼^”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反思,釋放壓力,聽到自己的心聲,對未來的行動做好正確的規(guī)劃。要是周圍環(huán)境靜了,我們也會有更大的思考空間,思緒不會被任何一種嘈雜聲打斷,以達到更加專注學習的效果,這也便是獨處的好處了。
周國平說過:“獨處的確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因而,獨處便是一個人最好的歸宿。
老師點評:
多獨處還是多交往,角度不同,立場各異,并非你死我活的觀點搏殺。本文基于自身性情,結(jié)合時代特點,在天才、大眾兩個維度慢慢擴展,旁征博引,將思維往縱深引去。文章觸及“應酬強迫癥”“網(wǎng)絡(luò)大喧嘩”等社會現(xiàn)狀,但并未對人際交往一棍打死,審慎提出鼓勵獨處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當然,在思維深度、語言質(zhì)地等方面,本文仍有提升空間。
(指導老師:郭培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