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937年中國正處在動蕩時期,內憂外患,國難當頭,英雄兒女前赴后繼奮起救亡。華東之大,卻難以安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無數(shù)熱血青年滿懷救國激情投筆從戎,上海光華大學學子同樣胸懷赤子之心,也將投入當中。上海光華大學是民國時代上海一所著名的綜合性私立大學,1925年6月3日創(chuàng)建,是華東師范大學的前身,這一日現(xiàn)在也是華東師范大學每年的紀念日,“光華”二字寓“光我中華”之意,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里的《卿云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以日月卿云為校旗,紅白為校色,“知行合一”為校訓(1930年改為“格致誠正”)。首任校長是愛國教育家、文獻家張壽鏞,著名學者胡適、徐志摩、錢鐘書、田漢、黃炎培等都曾在此任教。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fā)后,因學校地處戰(zhàn)區(qū),校舍全部被日軍炸毀,但學校仍堅持租房上課,未曾間斷,并同時在四川成都成立分部,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上海本部得以恢復,1951年10月與大夏大學合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曾就讀于光華大學的知名人士有喬石、榮毅仁、周而復(周德)、尉健行、汪道涵等,當時很有影響的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在光華大學也成立小組,創(chuàng)辦進步刊物《文字叢報》《小說家》,編輯有聶紺弩、馬子華、田間、王元享、周而復(周德)等人。
1937年4月三十名學子即將各自奔赴北京、天津、山東等地,人生如浮萍,聚散兩茫茫,驀然回首,同窗之情難舍,風無定,人無常,再相聚可能遙遙無期,在分別之際,特署名鑄于文房用品墨盒之上以作紀念。借以一物演繹依依離別之情。所鑄名者人均一方,共定制三十方,時隔多年有的失落,有的損壞。我有幸2017年8月20日于中國刻銅藝術群友“沖鋒”購得一方,2018年6月20日于朋友趙小鵬購得一方,其中后者為“原光”墨盒未曾使用,收第二方時經(jīng)圈內“考證大師”梁云坤證實方才得知盒面鑄名之人中有周德(系原文化部副部長)。在此感謝群友惠讓,感謝梁兄考證。
墨盒面左起刻有“丁丑仲春光大學友以科學會之主持有燕魯之行聚散萍蹤特署名鑄此以作紀念”,依次刻有三十名光華學子之名,墨盒形狀為長方形,長9厘米,寬6厘米,厚2.7厘米,材質為黃銅,整體外層為鍍鉻工藝,是在黃銅的表面加工上一種金屬層,為的是更美觀,也能更好地保護墨盒表面防止腐蝕。盒面上所刻“光大”即指原上海光華大學,三十名學子中周德即是周而復,作家、書法家,原文化部副部長。
為什么說周德即是周而復?經(jīng)多方查閱,在河南大學百年校慶網(wǎng)站,2012年9月24日刊有周而復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目為《汴梁一夢》,原文是:“那時,河南大學在南京招生。報名投考容易,難的是要有一張高中畢業(yè)文憑。我們想了一個主意:用我哥哥周祖庥的高中文憑,冒名頂替報名投考。考試后,成績符合錄取標準,一舉成功。我改名周祖庥和同學一道前往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名城汴梁。至今流傳所謂“開封古城,十朝都會”:戰(zhàn)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此外西漢的梁孝王、元末紅巾軍劉福通和朱元璋都一度在開封定都。河南大學位于龍亭后側鐵塔附近,擁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教授。我考的是中文系,想在中國古典文學方面進行研究,如中國文學史、散文、詩詞方面。在這座古代名城安安靜靜地讀四年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為祖國文藝事業(yè)略盡綿力,是我的厚望和志趣。一天黃昏時分,我從課堂回宿舍的路上,看到布告欄里貼了一張新的校方布告,赫然發(fā)現(xiàn)布告上有周祖庥三個字,立即停足審視內容,那上面寫的是,查中文系學生周祖庥高中畢業(yè)文憑并非本人,著即開除學籍……這簡單幾個字,如突出的一陣驚雷,把我的美夢擊得粉碎,接著天空暗淡下來,校園和大地仿佛陷入一片昏暗的夜色里。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受到沉重的打擊。我不氣餒,雖然仿佛被打倒在地,旋即站了起來,伸直了腰桿,前去拜訪盧前先生,向他陳述那張布告內容和我利用哥哥文憑投考河南大學的實情。他為我抱不平,氣呼呼地說,文憑雖說是假的,并非本人,可是考試成績卻是真的,學校要錄取的是“文憑”還是本人考試成績?他嘆了一口氣說,在現(xiàn)在的教育制度下,我們無權無勢,有什么話好說?他聳聳肩,表示身為教授也無法挽回校方已公布的布告。他沉思了一下,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辦法,先設法弄一張高中文憑,再考大學。他有個朋友在上海辦建國中學,可以介紹我立即去插高三下學期,讀到明年即可取得高中畢業(yè)文憑。我拿著盧先生的介紹信,悄悄黯然告別開封前往上海,頂替建國中學高三下學期班上周德名額,再讀高中。第二年暑假取得高中畢業(yè)文憑,投考上海光華大學英國文學系,從此,原名周祖式不用了,也不冒充周祖庥了,進入大學以后,大家都叫我周德……”
周而復(周德),原名周祖式(1914-2004),安徽旌德人,上海光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yè),作家、書法家。原任文化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