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創(chuàng)設:開展有趣的寫作話談
師:初次見面,和我打個招呼吧?初次見面,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生:蘋果。
師:哦,不!它是太陽的孩子,它是一個愛臉紅的小胖子。嗨,小朋友們好!
生:嗨,愛臉紅的小胖子好!
師:剛剛,我們在不經(jīng)意中就創(chuàng)作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就叫《愛臉紅的小胖子》。
(生集體朗讀這首剛剛創(chuàng)作的小詩)
愛臉紅的小胖子
廬江實驗小學? 五(3)班? 集體創(chuàng)作
它是一個蘋果嗎?
哦,不!
它是太陽的孩子,
它是一個愛臉紅的小胖子。
師:下面我用一把水果刀,把這個蘋果變成另外一首詩。
(師用水果刀把蘋果切成四瓣)
師(拿起其中的一瓣):像什么?
生1:像小船。
師:聞一聞,香香的。你做過這樣香香的蘋果小船嗎?
生2:像月亮。
師:嘗一嘗,甜甜的。你吃過這樣甜甜的蘋果月亮嗎?
生3:像一只貓頭鷹。
師:我也覺得很像??纯催@只貓頭鷹,它好像在說什么?
生1:快吃掉我吧,我很甜的。
生2:不要吃我,我怕疼。
師:這就又變成了一首兒童詩,我們一起讀出來:
四只貓頭鷹
廬江實驗小學? 五(3)班? 集體創(chuàng)作
我把蘋果切開,
切成四瓣,
就變成了四只貓頭鷹。
它們好像在對我說:
“別吃我,我怕疼!”
我才管不了這么多呢!
還是把它們一只一只
全都吃進我的肚子里,
隨它們在我的肚子里去鬧吧!
師:一個平凡無奇的蘋果,因為有了想象就變成了——太陽的孩子;因為有了想象就變成了——四只貓頭鷹;因為有了想象,就會有一首首或快樂、或憂傷的小詩。下面,是長辮子老師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詩,和大家分享:
蘋果
文/郭學萍
我只想輕吻
你泛著紅暈的臉龐
清晨
露珠掛在你的臉上
仿佛剛剛來臨的憂傷
師:剛剛我們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的三首兒童詩算是餐前水果,也是我最想送給大家的禮物,一起讀!
生:世界屬于讓想象飛起來的孩子,還有那些不愿長大的成人!
【點評:不要小看這段課前談話,它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喚醒沉睡的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熱情。導致學生不敢下筆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障礙。雖然我沒有明說,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不經(jīng)意創(chuàng)作中,我想向所有人滲透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會說話就可以創(chuàng)意寫作!】
二、創(chuàng)意催化:瞄準學生的內(nèi)心需要
師:剛剛是餐前水果,現(xiàn)在我們上這道大餐,這道大餐的名字叫——換。如果這個世界什么都可以換,你最想換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學生和老師的身份對換一下,我想要老師體驗一下每天做作業(yè)的痛苦。
生2:如果世界都反了,我變成了老師,老師變成了學生,我正在玩游戲,沖著老師大喊:“去,做作業(yè)去!”那多解氣!
生3:我想讓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換一下,讓父母知道小孩子是不好欺負的。
師:看來,你們這個班的孩子是不好對付的。(笑)我有一本書就叫《換》,我讀一讀它的目錄,定會讓你們腦洞大開。
換媽媽。有一天,你的媽媽是一只企鵝,一頭獅子,或者一只茶杯犬,你會發(fā)出怎樣的詫異?
換影子。天啦!你的影子怎么是長頸鹿?你的影子怎么是一只蘋果?
換聲音。有一天,雨要和小狗換聲音,結(jié)果,你聽,外面在下雨,什么聲音?
生:汪汪汪!汪汪汪!
師:大的雨。
生:汪!汪!汪!
師:小的雨。
生:汪——汪——汪——
師:發(fā)瘋的雨。
生:汪?。?!汪?。?!汪!汪!汪!
師:我還看過一本書《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把自己的名字也換掉,那又會怎樣?
【點評: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笑聲四起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打開學生思維桎梏的環(huán)節(jié)。著名的舞臺劇導演賴川聲告訴我們,創(chuàng)意出自需要。只有創(chuàng)作者的需要才會激發(fā)創(chuàng)意的產(chǎn)生。和老師互換身份,和家長互換身份,甚至把自己的爸爸換成金魚,都是孩子們的一種心里內(nèi)需。欣然一笑時,心領神會?!?/p>
三、創(chuàng)意示范:模仿中生成新名字
師:在讓你們換名字之前,先來看看別人的名字。首先給大家看一個名字——長辮子老師,知道她的原名嗎?
生:郭學萍。
師:知道我為什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長辮子老師”嗎?
生:因為你辮子長。
師:如果我不說,你也許永遠也不知道,很多人叫我“長辮子老師”,不僅是因為我總是扎著長長的辮子,還因為我曾經(jīng)在雜志上連載過一部童話《書包里的跳跳鼠》,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長辮子老師”。她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成人,就像住在永無島上的彼得潘。由此可見,我們可以根據(jù)什么來換名字?
生:可以根據(jù)一個人的外在特點,或者內(nèi)在特點換名字。
師:這就是——寫真版(板書)。我們接著往下看,她又是誰?
生:冰心。
師:知道她的原名是什么嗎?為什么改成冰心?
生:冰心的原名叫謝婉瑩,因為有一首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里的冰心有冰清玉潔之意。
師:如果說郭學萍改成長辮子老師是寫真版,那么謝婉瑩改成冰心又叫什么版?請寫在黑板上。
生:詩歌版。(板書)
師:我們接著往下看。這個小男孩是誰?哦,你們肯定都猜不出來,他的原名叫朱洪志,后來換成了——我愛西紅柿。別看他這么年輕,他可是很了不起的網(wǎng)絡寫手,曾榮獲2017年網(wǎng)絡文學新人獎、2018年“網(wǎng)文之王”。這又是什么版本?請寫在黑板上。
生:娛樂版。(板書)
師:接著看下面這張照片,他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他的原名叫管謨(mó)業(yè)。他把名字改成莫言,有什么含義呢?
生:他是一名作家,估計是想讓自己少說話,多寫作。
師:“子曰‘君子訥于言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那么,這又叫什么版?請寫在黑板上。
生:內(nèi)涵版。
師:說了這么多有趣的名字,我忽然想到我曾經(jīng)的一位學生,他的名字叫“林旦”,你們覺得這個名字怎么樣?
生:實在不怎么樣,怎么聽著感覺像“零分”“零分”“零分”!
師:你們能不能幫他換一個名字?
生:可以換成“林旭”,旭是太陽初升的意思,和他原來名字的含義有點兒接近。
師:這真是一個有詩意的名字,不過這個同學當時也給自己換了一個名字——林煩惱,也就是“零煩惱”,沒有煩惱的意思。這又是什么版本?請寫在黑板上。
生:諧音版。
師:說起各種有趣的名字,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無所謂、朱會飛、李白、甄相、許多金子……讀到這里,你們有沒有想到也給自己換一個有趣的名字?還等什么趕緊拿起事先放在你們抽屜里的便簽貼,把你換好的名字寫在上面。
(生用不到一分鐘時間換好各自的名字,并把寫上新名字的便簽貼貼在講臺前的黑板上。)
【點評:書法從描紅、臨帖開始,繪畫從臨摹開始,為何創(chuàng)意寫作不可以從模仿別人的創(chuàng)作開始呢?我一直相信,創(chuàng)意寫作不是神秘的活動,而是來自于對他人創(chuàng)意寫作的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從不同的名字中總結(jié)出幾種換名字的版本,既打開思路,也提供路徑。】
四、創(chuàng)意融合:我的創(chuàng)意說給你聽
師:剛剛我們進行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換名字。現(xiàn)在,我們要進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點名字。我點到誰的名字,請站起來大聲說“到”,并說出你換這個名字的原因。
師:陳皮。
生:到!我姓陳,干脆就叫自己陳皮。
師:告訴你,我最喜歡吃陳皮,要當心點!接著點名——錢有才。
生:到!因為我感覺我很有才。
師:姓錢,又有才,錢財都有了,你的人生也夠完美的!接著點名——施草雪。
生:到!因為我姓施,喜歡草,草是一直往上長的,給人一種蓬蓬勃勃的感覺。我生下來時正好下雪,所以叫施草雪。
師:你如果不說,我還以為“草雪”是“曹雪芹”的曹雪,原來,你喜歡冬雪中的草,不僅蓬勃,而且頑強,應該是我們冬天??吹降哪欠N叫“麥冬”的草吧!接著點名——楊柳。
生:到!因為我很喜歡柳樹這種植物。
師:《詩經(jīng)》中有一段著名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你們兩個同學換的名字,不經(jīng)意間居然有這份呼應。接著點名——逍遙游、羊吃草、檸檬、孫悟空、姜炒大蒜、王后是我、王者不可阻擋、驍騎校尉……我總結(jié)了一下,你們班吃貨多,希望自己有錢的多,想當王者的多。
【點評: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愿望,尤其是那些藏在深處的心思。有些心思很深,或者太直接,無法直接說出來,那就給心思講個故事吧!“換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恰好給了孩子們一個袒露心跡的機會。在這樣一個詼諧調(diào)侃、輕松歡愉的氛圍里,我們聽到了從每一顆心靈流淌出的汩汩的樂音。】
師:下面我們來比賽,看看剛剛我點的名字,你們記住了多少?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記名字”比賽,采用“淘汰賽”辦法。你報出一個名字,我報出一個名字,誰停頓超過3秒就算輸,換另一位同學上來,繼續(xù)比,最終站在臺上的就算贏。與此同時,請所有的“觀眾”仔細觀察,在“記名字”大賽中,誰的表現(xiàn)最突出?同學們的反應,自己的心情……誰先來?
生1:姜炒大蒜。
生2:陳皮。
生1:驍騎校尉。
生2:王后是我。
生1:王者不可阻擋。
生2:紅杏出墻。
生1:楊柳
……
師:大家一起讀秒,3、2、1!好!1號暫時獲勝,誰來挑戰(zhàn)她?
生3:龍蝦兄弟。
生1:流星雨。
生3:小草莓。
生1:檸檬。
生3:逍遙游。
……
師:大家一起讀秒,3、2、1!1號幸運獲勝!
【點評:近些年來,紙媒每況愈下,自媒體卻瘋一樣地壯大起來。人人都是作者,作者越來越多,相對而言,讀者卻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傾聽者越來越少。在這場“記名字”大賽中,為了不讓學生只顧“玩”而忽略了“傾聽”,執(zhí)教者特別強調(diào)了觀察要求,這很重要,是對“看”“聽”提出了具體目標?!?/p>
五、創(chuàng)意體驗:做個杰出的“創(chuàng)意寫者”
師:把自己覺得最有意思、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寫清楚。
(1)你給自己換了什么“新名字”?為什么要換這個名字?
(2)同學們都給自己換了什么“新名字”?有哪些有趣的“新名字”?
(3)老師用“新名字”點名時,全班同學的表現(xiàn)如何?
(4)在“記名字”大賽中,誰的表現(xiàn)最出色?
……
【點評:創(chuàng)意寫作與創(chuàng)意思維訓練一起,共同組成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的兩翼。創(chuàng)意寫作訓練的主體是學生,主導是教師。教師在這個活動中,承當活動的發(fā)起者、過程的維護者和結(jié)果的評判者。這個當堂練習環(huán)節(jié),只要訓練學生把自己覺得最有意思、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寫清楚就可以了?!?/p>
師:一首著名的鋼琴曲《風居住的街道》停止了,我們的寫作者也可以停筆了。接下來,就請部分同學到講臺前,做一名朗讀者,朗讀你們即興寫下的片段,其他同學要做忠實的讀者,聽完后要和作者面對面進行交流,分析對方文章的優(yōu)點與不足。
關蔚然:印象最深的就是換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了。我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什么好的名字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而我還在座位上爪耳撓腮。我想寫一些關于詩句的,但是因為太緊張,大腦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沒想出來。我繼續(xù)在腦海里仔細搜索,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在《三國演義》里看到的“驍騎校尉”,正好“尉”是我原名中“蔚”的同音字,于是我趕緊把這個名字寫在便簽貼上。雖然我對這個名字依然有些不滿意,但時間到了,也就只好交了上去。哎,看來換名字也是要有水平的呀!
生1:關蔚然,你把換名字時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很詳細,尤其是“驍騎校尉”這個名字的誕生過程,寫得很具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能再列舉一些其他同學換的名字,這樣有“面”有“點”就更好了。
關蔚然:謝謝你的意見,我知道了。
師:我很喜歡“作者”和“讀者”這樣面對面的評價交流,揚起所長,補其所短,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此。
王婧雯:長辮子老師開始點名了,千奇百怪的名字不斷地冒出來。你聽!“紅杏出墻?!薄暗?!”這個名字一出口就引來了哄堂大笑。雖然這個名字的創(chuàng)始人張可欣是想運用古詩中的好詞,可用的地方不對呀,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而張可欣則害羞地站起來,卻又趕緊低下頭去,但嘴角又忍不住地往上揚,同時,她的臉蛋“唰”地一下就紅了,像極了一只熟透的大番茄。當然,“神仙”自然不止張可欣一個,比如“龍蝦兄弟”“流星雨”“小草莓”……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長辮子老師不厭其煩地點名,我們就沒完沒了地傻笑,歡樂的氣氛淹沒了這個早上。
生2:王婧雯,你的這個片段著重寫了“紅杏出墻”,還略寫了“龍蝦兄弟”“小草莓”,有“點”有“面”,非常好。如果你能把“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個詩句介紹一下就更好了。
王婧雯:謝謝你,我會把葉紹翁的這兩句詩加進去。
師:葉紹翁的這首《游園不值》中最精彩的就是這兩句了,在你們的眼里,這“紅杏出墻”倒也別有另一番意趣?。?/p>
石亦玥:點完名,我們又玩了“記名字”的游戲。實行“擂臺”賽制,先由兩人上臺PK,每人輪流說出一個記住的名字,輪到誰說不出來誰就算輸了,再換一個人上來繼續(xù)比拼,最后還留在臺上的同學就是冠軍。游戲最開始是在洪子愷和楊嘉祺之間進行,只見他倆你一個我一個,一時竟然不分勝負,節(jié)奏不由得越來越快:“白茶”——“氣球”,“綠葉”——“紅杏出墻”,“流星雨”——“姓楊但不嘉祺”……突然楊嘉祺,一下子卡住說不出來了,洪子愷險勝!李羽格上場……幾輪下來,洪子愷依然堅守擂臺,看來冠軍非你莫屬了。這時,老師說最后再請一位同學上臺挑戰(zhàn),大家都躍躍欲試,想把洪子愷“推下馬來”。沈祺岳上場了,“圈圈”——“小草莓”,“……嗯!哎呀!”才一個回合,洪子愷就接不上了,于是沈祺岳白撿了一個冠軍!
生4:石亦玥,你的文章中細節(jié)刻畫很到位,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又看到了當時的比賽場面。
師:小作者們寫得精彩,小讀者們評得有水平,這就叫相得益彰。
【點評: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應非常重視對讀者的研究,建立互動的評價現(xiàn)場,讓作者與讀者面對面,把評改的過程當作一次交流的過程。作者要考慮讀者的需要,只有擁有強烈的讀者意識,并采用相應的溝通、說服能力。讀者需要是創(chuàng)意寫作取得成功的生命力來源。】
六、創(chuàng)意延伸:習得“漢堡式”寫作結(jié)構(gòu)
師:課上到這里,就要接近尾聲了。最后,我給大家看三份漢堡,你想選擇哪一份漢堡?為什么?
生:我想選擇第三份,因為第三份料多。
師:剛剛?cè)煌瑢W,分別寫了“換名字”“點名字”“記名字”,這些料也夠多的了,這三份料就像文章的三個段落,再加上上下兩片面包,一個誘人的漢堡就新鮮出爐了。誰來說一段話,作這上面的一層面包?
生1: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不可思議的作文課,給我們上課的是一位不可思議的長辮子老師。
師:這是一種開頭,還有第二種嗎?
生2:用蘋果編詩,用漢堡教你寫作……這就是我們今天上的一節(jié)創(chuàng)意寫作課,給我們上課的是充滿無窮想象力的長辮子老師。
師:這是第二種開頭,你們?nèi)嘤卸嗌傥煌瑢W,就有多少種不同的開頭。接著,再請同學來做另一片面包,給這篇文章結(jié)個尾。
生1:這節(jié)課在笑聲中結(jié)束了,我久久不能忘記長辮子老師。
師:這是深情表白式。
生2: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這節(jié)有趣的創(chuàng)意寫作課就要結(jié)束了。在這節(jié)課里我學到了很多種寫作文的方法,對我的幫助很大。
師:這是領導總結(jié)式。
生3:戴著紅帽子,穿著紅衣服的長辮子老師,她的課和她的人一樣,不同尋常。
師:這是不同尋常式。同樣,你們班有多少位同學就應該有多少種不同的結(jié)尾。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自主設計作業(yè)菜單,自行選擇回家作業(yè)。
生1:我想設計一項作業(yè),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他們名字的故事。
師:這是一項很不錯的作業(yè),你們可以調(diào)查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解爸爸、媽媽名字的故事,也趁此機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
生2:我想回去后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公也來玩一玩“換名字”的游戲。
生3:我想回去后,把今天這節(jié)課講給爸爸媽媽聽。
生4:我想把今天課堂上的小練筆寫完。
師:如果有寫日記的習慣,今天這節(jié)課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內(nèi)容。
生5:我想回去后問問爸爸、媽媽為什么幫我取這個名字,究竟有何深意。
師:走得最快的,總是最美的時光,換名字只是一個游戲,父母當初為我們?nèi)∶?,我們要對自己的名字保持敬畏和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