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摘 要】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很多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認為上體育課耽誤自己緊張的學習時間。在體育課上,學生的主動性很差,不積極主動的參與,使體育課堂效果受到了影響。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是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體育運動;興趣;教學
興趣,是一個人認識與掌握某種現(xiàn)象、事物或參與某項活動具有積極情緒的一種心理傾向。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長期以來,高中體育教學工作由于受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教學活動內容枯燥單調,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難以調動,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學生上體育課不主動,對教師布置的練習內容缺乏積極性,多采用應付的態(tài)度,從而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筆者通過幾年的高中體育教學實踐,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供高標準的活動場地、體育器材
新課標指出:“體育場地、器材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健康的物質保證?!逼鞑?、場地的缺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單一的跑步,更加激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厭惡。所以,學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活動器材、場地的投入。但是大部分學校所擁有的場地器材還遠不能滿足學生體育運動的需要。體育教師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引導學生自制器材。例如:利用廢棄的木材自制高蹺,利用兩塊木板設計“旱地龍舟”并舉行體育游戲活動,用樹樁制作“山羊”,用破布縫成沙包等等。所以,越是場地器材短缺,就越需要體育教師不怕苦和累,多想辦法改善這種不利狀況。而且,學生會非常珍惜、愛護自制的器材,能激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
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要想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要熱愛學生,以身作則,以身立教。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首先要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精湛的專業(yè)技能,這樣才能有效地去開啟學生的心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兼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要具備現(xiàn)代教育科學和技能。這樣的教學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游刃有余。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訓練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和廣泛的社會交往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較好的體質狀況。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標的體育教學,增進學生對體育老師的敬佩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這可以說是每個人的經驗之談。強迫的學習可以奏效于一時,但卻不能堅持到長久。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首先要啟發(fā)學生的興趣,方法上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由強調“教”轉為強調“學”。學生一旦對你教的學科產生了興趣,你就不用擔心他這門學科學不好。所以,老師精湛的教學方法、高明的教學手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四、控制運動量,讓學生能夠容易達到教學目標
1.課前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數量的教材。如交替安排運動量大和運動量小的練習,還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發(fā)展、運動水平、體質強弱等方面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2.及時調節(jié)運動負荷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檢測方法就是詢問法和觀察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承受運動負荷的情況。采用觀察法則能夠更加直接簡便地知道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臉色、表情、喘氣、出汗量、反應速度等表現(xiàn)來判斷學生所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運動量大了,學生完成不了,學生會感到厭惡。所以,及時調整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是很有意義的。
五、不同的學生體質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學生體質存在不同的差異,體育老師要針對不同體質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如果評分標準一概而論,體質差的學生則達不到要求,從而使這部分學生產生厭學體育的情緒。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應該降低要求,讓體質差的同學也能嘗到體育達標所帶來的快樂。
六、要恰當地鼓勵學生
對于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嘗試探究行為,應給予及時的鼓勵。教師要盡量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潛在的能力,并給予公平的評價。同樣的學習結果,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卻是不一樣的,不評價學習過程,是不能準確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狀況的。教師作為評價者的態(tài)度應是朋友式的、建設性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
七、組織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比賽,創(chuàng)建體育運動的廣闊天地
課外體育鍛煉是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結合自然力和衛(wèi)生措施,進行經常的全面身體鍛煉,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鍛煉習慣、調節(jié)精神和豐富課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體育比賽能夠滿足學生的個人愛好和發(fā)揮個人專長,比課堂體育教學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因此,課外活動、體育比賽對鍛煉身體的實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學生會自動去練、自動去學。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能輕松達到教學目標。通過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手段,能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鼓勵學生、組織課外活動、體育比賽等手段來創(chuàng)建體育運動的廣闊空間,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綜合體育素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