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興靈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幾年教育體系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教育理念已經在小學得到了全新的提升。學生在小學教育培育過程中,是學習基礎和創(chuàng)新學習思路的最佳時期。數學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的三大主科之一,而應用題是數學教育當中的重要部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題型不但能鍛煉學生的對數學概念的基本準則,也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學校階段最為重要的科目,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完全適應新課程的學習理念。本文通過對于當下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找出新教育體系當中的教學問題,然后根據課堂中的實際情況,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來完善小學教育體系。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24-01
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
1.教師教學太過死板,學生沒有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數學教學,基本都是以老師為主體展開的,以教師的“口述型”教學為主,以灌輸性的教學為主,來為學生展開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弊端有很多,首先,特別是應用題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題型,以教師為主體,學生都是被動學習,特別是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相對來說比較弱。如果還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實施下去的話,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久而久之,被動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排斥學習。
2.傳統(tǒng)教育并不貼近生活。
應用題本身題型含義就來源于學生的瑣碎日常生活。而傳統(tǒng)數學教學,教師太過于專注于理論化,這樣的教學太過于死板,讓學生學習起來毫無興趣可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過學生的學習感受,并且太依賴于教材本身,所以課程內容都是教材里面的知識點、理論、數字,所以沒有將數學問題與學生生活中取得聯系。這嚴重阻礙了小學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產生,也嚴重損壞了小學學生對于數學的第一印象,這是非常嚴重的[1]。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措施
1.注重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
教師們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才是學生學習下去的唯一動力。教師應該以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展開興趣培養(yǎng),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采取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愉快地、自覺地參與學習。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對學生的今后學生數學學習有一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運用教學投影儀進行數學課程教學,在幫學生解決應用題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顏色鮮艷和可愛一點的圖案放進教學里,或者以當下比較流行于學生之間的動畫片角色,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這些教學元素是沒有抵抗力的。
2.通過有效的情景模式讓學生進行學習。
學生在小學的年齡段里,對于一切的實物和新的知識點都是比較好奇的,而且愛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這是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起來。比如,小學四年級的人教版教學中,有關于小數的認識和應用。教師可以自己模擬一道應用題。像這樣的內容:學校組織跳遠比賽,小紅跳了一點二五米、小明跳了一點四六米、小剛跳了一點三六米,他們當中誰跳的最遠,誰跳的最近呢?并按順序排列出來。教師在進行這樣的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遍。然后帶學生到操場上,并分成三個人一組,讓學生進行跳遠比賽,進行實際操作。自己動手測量,然后進行排列。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有效的滿足學生好動特點,還能增加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從而進行二次記憶[2]。
3.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數學應用。
藝術源于生活,而知識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舉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來為學生進行說明,這樣讓學生在放學之后,在不經意間也能接觸到數學的作用。比如在數學應用題中可以這樣講解: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教師給學生買一些月餅,水果餡的是二點五元一袋,教師買了三十袋。黑芝麻餡的是二元一袋,教師買了六十袋。五仁餡的是一點五元一袋,教師賣了三十袋,請問教師一共花了多少錢?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完畢之后,對學生進行作業(yè)布置。中秋節(jié)大家都會買月餅,月餅有好多種口味的,今天放學之后爸爸媽媽帶你們去買月餅的時候,大家都記錄一下月餅都是多少錢的好嗎?大家以后買東西的時候都會用到小數,這在你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今天放學之后大家一定要做好記錄好嗎?教師要以這樣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可以一遍遍的鞏固,產生記憶[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理念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路,堅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強化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的裨益。結合學生生活來提升學生對于數學應用題型的理解[4]。
參考文獻
[1]王永.聚焦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破”與“立”——近五年來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綜述[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4):8-10.
[2]甄慰.小學數學的“解決問題”該關注什么——以“取商近似值”教學為例[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1,(6):89-90.
[3]蔄佳彤,周春玲.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職業(yè)技術,2017,16(9):92-93,103.
[4]羅國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關注重點[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7):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