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燕
摘 要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和新興技術的不斷沖擊,傳統(tǒng)課堂已經無法滿足新的教育需求。必須要對學習方式進行變革,改變過去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單一的“教與學”的關系,全面倡導平等的對話與互動,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關鍵詞 信息化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改革,如:跨時空、智能化、個性化、團隊協作等。面對來勢迅猛的沖擊,我們不禁叩問: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來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如何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增長新的價值,幫助學生減負提效?如何讓數字技術成為師生教與學的底層支撐,讓技術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如何讓各種工具參與學生活動,并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合作、交流、讀寫的水平?經過兩年的信息技術支撐下嵌入iPad設備教學的試驗,我想,只要將數字技術與學習直接連接,通過對智能終端下載的應用程序的使用,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得到更多在傳統(tǒng)課堂無法得到的體驗。把學習從課內推向了課外,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聯通家校學習、變革學習流程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溝通、獲取與掌握信息、解決問題與批判性思維等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1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1.1信息化技術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化技術在各行業(yè)間的運用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信息化條件下,如何將信息化技術很好地運用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是我們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其自身的能力和知識的應用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一些生動的案例引入到課堂內容中,使學生邊學習邊收獲快樂,在觀察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1.2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僅僅依靠教師課堂講授,對于一些需要動態(tài)展示的內容無法實現良好的效果。而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使得教師可以通過一段簡短的視頻、音頻或者幾張PPT就可以實現,通過網絡教學可以將一些學校優(yōu)質的課程引入到自身的課堂中,提升課堂的生動性;同時,傳統(tǒng)的課堂可能需要教師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帶領學生進行預習、朗讀,而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中后,則通過一段視頻就可以節(jié)省下一節(jié)課甚至更長時間的課時。
1.3提供浩瀚的資源
通過調查發(fā)現,如果通過實時互換角色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很大。
2目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使用現狀
2.1部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些語文教師重視對學生語言技能的訓練,鼓勵學生大量背誦古詩詞、成語等內容,重視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死記硬背的掌握而非理解性學習記憶;同時,由于一些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上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教學的方式,他們更喜歡在黑板上以板書的形式來進行授課,僅僅把信息技術作為次要、備用的授課手段,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在教學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難以形成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更無從談及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提高了。
2.2部分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教學,從而使課堂缺乏互動
一些語文教師由于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在日常的授課環(huán)節(jié)大量采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給學生播放教學視頻、課件以及幻燈片等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盡管這樣能夠很大程度發(fā)揮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但是這種方法過度強調了信息技術的運用,弱化了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導作用,從而會讓學生有一種在自學課程的感覺;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學生也很難向老師提問做出反饋,久而久之課堂氣氛會變的沉悶無趣,一些學生甚至會對語文學習采取不重視的態(tài)度,從而降低課堂學習效率,弱化預期的教學成果。
3完善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有效方法
3.1適當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強化信息技術工具應用效果
一些傳統(tǒng)課文的教學由于缺少有效的多媒體手段,因而在背景介紹等環(huán)節(jié)通常是提供閱讀材料供學生自行閱讀;而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靈活編排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將這些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以及拓展環(huán)節(ji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展現,從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效果。
3.2使用信息化方法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
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塑造對于學生提高學習熱情、 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語文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信息化方法來進行教學引入,或者對教學材料的具體內容進行視覺化展示,將會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3.3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信息技術對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的作用能夠促進師生交流的實現。 在一些課程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拓展信息,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感受發(fā)表感想,并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或者將自己的想法同老師進行分享。 如在閱讀訓練課程中, 教師可以通過圖像展示相關閱讀材料或者推薦閱讀書目,讓學生對教師的推薦建議有粗略了解的同時,針對一些可能的問題進行提問,如某本書講了什么內容、封面有什么含義等等。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盡管在當前所開展的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活動依然存在有大量的不足之處, 然而對于此類問題教師僅需引起足夠的重視程度, 并同時結合以具體情況對此類問題予以分析,進而將思維導圖模式應用于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過程中,從而便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促使學生能夠借助于思維導圖來完成對于物理知識的有效記憶、理解及學習,從而也便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得以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胡林麗.淺談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應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7):97.
[2] 張曉霞.利用信息化優(yōu)勢輔助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8(1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