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華
【摘 要】“影像史學”是現代歷史學科教學的新的發(fā)展方向,通過對歷史的探索讓更多的歷史學習方式及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化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結合我國素質教育教學的相關要求,歷史學科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都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相應的高校也正在摸索建設一歷史學科為主線的影像史學實驗室,并對影像史學的建設及完善提出了相應的建設理念。本文以初中歷史學科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闡述歷史影像史學教學的相應理念,對其教學指導體系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影像史學;體系;初中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34-02
引言
初中學生學習狀態(tài)及學習的習慣還在逐漸養(yǎng)成過程中,因此綜合性的學習能力是初中生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歷史教學學科的相關內容對于整個初中生學習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歷史學科不僅僅體現在具有一定程度的識記性,還體現在愛國熱情,綜合素質的提升。歷史學科是引導學生探究世界、認識世界的具有一定的識記和背誦能力的學科。在歷史學科的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以提升學生興趣為主,充分利用影像史學,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fā),結合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影像史學相關理念及體系構建
影像史學是在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現代媒體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其是以視覺來表現整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進而將歷史史學內容進行相應的突破性理解。中外的歷史學科研究學者,影像史學教學方法引起了強烈的探討,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在實踐層次上,將整個歷史的發(fā)展狀態(tài)及相應的實踐結果進行總結,形成了以整體性為主的影像史學教學法。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一定的教學思路,認清教學形式,在教學內容的相應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教學規(guī)范化合理安排教學模式,對于提升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成為整個歷史教學課程的主要思路,與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及方法相比較,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其內容及整體結構更加連續(xù)性,且教學的內容更加廣泛化。因此,歷史影像史學教學法是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模式的關鍵,因此得到了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
現階段,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化,教學方法的選擇途徑也更多,為了實現整個學科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利用影像史學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同時應利用影像史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基礎出發(fā),認真總結及反思相應的教學內容,及時反饋相關的教學思路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進行技術修正。
二、初中歷史影像史學法指導策略分析
1.利用影像史學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自學能力,最為基本是培養(yǎng)其學習的感覺,從根本上學習整個歷史課程規(guī)范化的重要方式。對于教師教學來說,應該以教材本身為主要的教學出發(fā)點,拋出相關的教學問題,集中解決,利用影像史學,讓學生主動搜集相關的歷史影像資料,將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答,并且能夠按照一定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呈現。從新課程的角度出發(fā),利用導學案,提升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及時反饋相關的學習疑難問題,由教師集中時間及思路進行有效的解答。在設置相應的導學案的問題時,應該以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從基礎進行分析,結合現在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由教師進行相應的整合,并按照一定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整理。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官方的史料內容,也可以選擇非官方的史料,選取主流的資料的同時一些野史也可以采納。這樣使得史料的內容獲取的渠道和相關內容更加有效性,如果選擇史料的內容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到整個史料內容的變化性,從而引起整個史料過程的可持續(xù)變化性。對于史料過多會影響整個史料過程的可持續(xù)變化,對學生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因此,史料的難易程度也是影響史料在歷史教學中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選擇史料的過程中過于簡單、或者史料的選擇內容過于單一,那么就會影響到整個教學內容的有效性,進而實現整個歷史教學的教學方法及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歷史史料教學法中,重要的一步便是史料內容的有效選擇。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構建影像史學教學。
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整個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的實時的變化,并將其變化的過程進行有效的記錄,以此來實現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在眾多教學方式和方法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從根本出發(fā),以知識結構和知識理念為基礎,從不同的角度提升整個學習興趣及學習內容的把握。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也能夠以知識結構的整體性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對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學習的內容及知識體系的把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氛圍及學習目的的形成。
充分的利用小組教學法能夠讓整個影像史學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有了新的創(chuàng)新,因此小組合作教學是構建影像史學教學模式的重要方式。
3.構建以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為主的影像史學教學模式。
在影像史學教學過程中,要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新的課程改革應該以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引導為整體發(fā)展思路,集中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合作的方式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習與交流的共同屬性。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但是其整個過程可以看做是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其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探究式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的主要目的是合作探究的過程,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如何進行反思與總結的有效過程。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教師與學生不斷的需求設置探究式問題的答案,從基本問題出發(fā),不斷的發(fā)展新的問題結構及答案,最終以培養(yǎng)學生自身學習價值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及知識體系。
三、結束語
影像史學在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主要實踐教學方式,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影像史學學習模式的培養(yǎng),不斷更換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大力發(fā)展教學思路,集思廣益,力爭制定一套完整的學生學習興趣與專業(yè)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朱艷艷,慈波.關于影視史學幾個問題的研究綜述[J].滄桑,2010(1):144-145.
[2]謝勤亮.影像與歷史———“影視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J].現代傳播,2007(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