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 在外語學習中,學生要掌握的一個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詞匯,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一個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本文就當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幾點關于如何正確、有效地進行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問題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給學生學習詞匯帶來了不少困難。在初中一年級時,由于單詞較少,詞匯簡單,學生尚能應付。隨著年級的增高,英語內容的深化,詞匯量的增加,學生越來越感覺到詞匯的記憶已成為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于是,逐漸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放棄這門學科。
1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按部就班地教課本單詞,方法單一。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許多情況下,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會出現(xiàn)與別人溝通不了或出現(xiàn)尷尬的場面。這是因為習俗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語言的深層基礎。然而有的教師只按課后的詞匯表教單詞,不注重單詞的文化背景,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單詞、學生記背單詞為主。這種單一、被動的教與學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造成惡性循環(huán)。殊不知,多講解一些文化習俗的知識,既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外賓說:“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中國學生第一反應卻是“哪里,哪里,一點也不漂亮?!?當聽到別人夸獎時自謙一番符合中國文化,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習慣,當聽到別人稱贊時,西方人說聲“Thank you”便坦然開心地接受。由此可見詞匯的文化背景、底蘊是多么重要。中國學生的母語定勢,無助于英語的學習,勢必拖了自己學習的后腿。這種方法違背了“立足于詞匯系統(tǒng)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的教學原則。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教課本上出現(xiàn)的單詞,多聯(lián)系學生生活,適度地擴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詞匯,適當擴大一點課外的相關內容、適當?shù)囊?,不斷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本著因材施教的精神,讓學得好的同學多學一點。
2多方探究和實踐詞匯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初一的學生覺得初一的英語學習比不上小學時那么有趣;初三的學生覺得初三的英語學習比不上初一、二時那么有趣。這說明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是否忽略了些什么呢?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尤其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略詞匯學習的趣味性。
(1)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展示功能,或者是簡單的生活用品,讓學生在課堂的詞匯練習過程中自由發(fā)揮,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用生活中的實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英語課堂中,可以盡量多的使用雙語教學,在引導學生進入本節(jié)課之前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上的實物,來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七年級(Goforit)上冊就有這樣一節(jié)課,老師可以在講臺上擺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本詞匯所代表的實物,尺子、地圖、鑰匙、鋼筆等等,以生活中的場景模擬,來讓學生理解單詞的詞義,老師可以拿著鑰匙去打開門,鎖上門,這樣學生對鑰匙的功能也就會有一定的了解,即“Itcanopenandclosethedoor”老師鼓勵學生以這樣的方式記憶鑰匙的功能,這樣“key”這個單詞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然后引申,小小的一把鑰匙,沒有它門就打不開,所以鑰匙的引申義“關鍵,重要”就可以很容易的講解出來,學生記憶起來也比較方便。這樣生活化的場景訓練,學生對單詞的記憶絕不會只是單一的死記硬背,而是可以理解整個單詞的生活意義和概念意義。
(2)利用直觀教具教單詞。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采取直觀教學,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直觀教學是采用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的手段,對于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表示情感的動詞及形容詞一般可采用直觀教學。對于初一新生,我們如能采用直觀教學,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如學習egg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一手舉起雞蛋,口中問到:“Whats this Its an egg.”再舉起兩個雞蛋問:“What are these They are eggs.”自問自答,再展開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這樣反復操練,學生不但掌握了egg這個單詞的詞性、單復數(shù),而且在運用時也瑯瑯上口,教師如能在學生回答正確之后把雞蛋獎給學生,那課堂氣氛就會更好,從而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3)在日常生活中記憶詞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中文的日常用語都有英文的影子。例如:乘電梯(搭lift),高檔次(高class),乘的士(打taxi), 沒心情(沒mood), 質量差(好cheap),等等。我們在九年級unit 12 剛學到的full,我吃飽了?!癐 am full.” / “I have had enough.” 其中,“I have had enough.” 的意思還可以是:我受夠了。所以,在使用這個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它的語氣。在學習九年級unit 11單元時,我們接觸到“France”等一些關于國家的單詞。在拓展了相關的 “…國家的人”/“…的語言”等單詞后,我在黑板上寫下“French fries”,同學們都能說出“薯條”。但當我在黑板上寫下 “a French leave” 的時候,他們就無從猜測了。當他們知道它的意思是“不辭而別”的時候,他們感到興奮不已。那節(jié)課剛好是早上第四節(jié)課,行完下課禮后,我跟同學們說:“Catch you later?。ㄔ僖姡。彼麄冇质且魂圀@訝。
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很多,但我們認為在初中階段,特別是在低年級,應該堅持聽說領先原則;加強讀音規(guī)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拼寫能力;通過實物、情景教學的方式講解詞義,幫助學生擺脫在記憶詞義時,對漢語意義的過分依賴,使他們把英語單詞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聯(lián)系起來,以加深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英語單詞的語音、拼寫、意義等幾個方面積極地吸收詞匯。同時要給學生提供有意義的語言材料,讓他們在語境中通過認知來接受詞匯知識,同時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為出發(fā)點,并注意詞匯教學的連貫性和層次性,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他們把所學得的詞匯運用到實際中去,如此反復實踐,學生的詞匯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