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英
【摘 要】學生步入初中時期需要開始面對較多的不熟悉的課程,其中生物更是一門主要又較為陌生的學科,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特性為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初中的生物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對其難以進行全面化的認識和掌握。生物教師根據(jù)這個情況引進情景教學模式,通過該模式更好的向學生傳授生物知識,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情景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51-02
引言
當前,在我國初中階段,對于生物教學的內容比較淺顯,主要為生命現(xiàn)象方面等知識。但是對于剛接觸的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當中容易感覺教學內容抽象化、缺乏具體化,這樣則會導致學生無法在生物教學的過程當中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但是,生物教師若是選擇情景教學模式在其教學當中,則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還可以對于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有效的推動初中生物教學得到更高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根據(jù)當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歷程,選擇情景教學模式是教學發(fā)展的首要選擇。通過情景教學的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好的進行理解和掌握。并且,根據(jù)在其中的學習,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當前不斷推進生物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情景教學屬于當前較為創(chuàng)新的一種教學模式。根據(jù)這個情況,需要學校和相關的部門對其加大重視程度,給予相應的鼓勵和支持。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當中,使用情景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調動教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其不再如從前一般枯燥乏味,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更好的接受和掌握生物知識,不斷提高生物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情景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初中生物知識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當中可以得知,唯有興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這也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來源。針對上述內容,需要初中生物教師根據(jù)生物教材的內容,結合校內資源,比如生物模型、生物標本以及多媒體技術等等,充分有效的將其和生物知識進行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適應的教學情景。學生從教學情景當中體會到更多的感受,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這樣還可以有效的推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生物教學活動當中,將教材當中枯燥乏味又十分抽象的內容進行實體化、具體化,讓學生能夠對其進行更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實現(xiàn)初中生物教學較好的課堂效果。
1.充分展示生物結構,增強學生觀察能力。
想要更好的學習生物課程,需要不斷培養(yǎng)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引進情景教學模式的時候,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從而不斷的提高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多媒體能夠將枯燥乏味、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較為生動、形象化的知識,促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再為學生展示出生物結構,學生根據(jù)對其進行全面觀察到局部觀察,從而逐漸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授軟體動物的結構時,可以選擇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縊蟶的形狀和實際結構。并且,教師需要在旁根據(jù)展示的情況向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v解,從而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從而不斷加強自身的觀察能力。
2.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
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通過生物模型為學生建立起適合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能夠從中得到教學過程當中的生物知識。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營造愉悅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充滿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生物教學活動,從而不斷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在講解動植物細胞的構造課程的時候,則需要通過教學模型,為同學們呈現(xiàn)微觀世界細胞的整體構造。這樣新鮮的事物,總是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對其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解和認識。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景,有利于更好的讓學生對動植物細胞的結構進行充分的了解。有時配合上拋磚引玉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認識和見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對該方面的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繼而進行充分的掌握和運用。
三、通過設置問題來構建情景,有利于學生自身思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生物屬于較為抽象的學科,主要的教學內容是對生命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探究,從而需要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問題。通過不斷的向學生拋出問題,促使學生不斷發(fā)散思維,運用自身的知識,對其進行問題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最終的答案。這樣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對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一步的掌握和運用。教師為學生設置問題的時候,首先需要充分的吸引學生,尤其是讓學生不由自主的進入到其中的教學情景當中,更好的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首先,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在生物學習上存在的疑惑,將其作為主要的中心點,展開相應的教學情景。通過這樣的教學情景,充分吸引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從而更好的提高生物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在講解關于人體內部的營養(yǎng)物質課程的時候,可以首先向學生拋出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例如,你覺得今天和昨天的你有什么大方不一樣?同樣是牛,為什么公牛和黃牛制成的肉卻有著較大的差別呢?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勾起自身的回憶,對其進行質疑,從而更好對這樣的問題進行學習和認識。有利于教師講解的課程內容為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并且讓學生得到相應的答案,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識。
其次,教師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這樣不會避免學生得到最初想要的答案之后,則對課堂失去興趣。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個課時很容易穿插大量的知識點,若是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則會出現(xiàn)對知識點記憶模糊混亂的情況,這樣則無法達到教學的目標。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設立問題情景,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喬璞.“情景—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19.
[2]陳明清.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探討[A].新教育時代(2016年10月總第1輯)[C],2016:1.
[3]楊曉.基于情境教學法的初中生物學情感教育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