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學忠
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都認為教材才是教學的唯一標準,也是這樣的一種理念,使得教材成為教學當中的“圣經(jīng)”。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師依舊不能夠十分正確的使用教材。教師在授課當中往往都是使用照本宣科的方法,教材當中出現(xiàn)的單詞和語句都要求學生要全面的掌握。教師在平時的教課當中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一種“說教”的方式,這導致很多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與英語教師的互動,這也降低了英語教學的質量。
世界上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更好的掌握做鋪墊的。針對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英語早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缺乏的。并且在初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容易出現(xiàn)對于英語詞句以及語法掌握不清,或是對于英語文章的結構了解的不夠透這樣的情況。這樣的問題久而久之,學習的效率低下便會阻礙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學生可能就會不愿意再花費功夫去學習英語,形成惡性循環(huán)。
1.以教師為主的英語教學課堂 教師想要提升英語課堂上的教學質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保證可以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后,學生就會以十分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當中。此時英語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得到一定保障。教師在上課前應當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適當?shù)倪x取一些適合的英語視頻,故事等,而通過這樣的一個題材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營造出一種十分積極的學習氛圍。
2.教材的處理較為隨意 在新課程的改革后,也是給英語的教學提供了相應的靈活性,同時對于使用該教材的教師也是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間。在一系列的調(diào)查當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教師對于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處理的比較隨便,更多的是隨意的將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更改,隨后自發(fā)的增設一些與自己的教學目標沒有關聯(lián)的內(nèi)容。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勢必會受到影響。
在英語教學的的課堂上教師理應積極主動的帶領學生走入英語的學習氛圍當中。而這樣的氛圍可能需要學生本身對于英語的興趣,但是在課堂上依舊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害怕教師對自己的批評而導致英語學習的不自信。所以英語教師的態(tài)度是十分的重要的,教師要積極的靠近學生,在一定范圍內(nèi)拉近與學生的心理之間的距離。在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也應當是要溫和的,或是帶著一些笑意的去指導學生。同時在學生對于一些知識存在一知半解的時候也不應當立馬就指出,應當要循序漸進的教導。在學生領會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鼓勵。每個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和思考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教師不應當要求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是相同的,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激勵[1]。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十分的自由和有效的,同時也是極大的消除了學生對于英語的一些恐懼。
1.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模式的改變 要著實的改變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同時將學生的主導地位體現(xiàn)出來,原來單一的模式放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適用了,教師要適量的借助一些現(xiàn)代的科技來帶動學生對于英語的主動性,同時也是增加了課堂上的一些趣味性。在具體的單詞記憶過程當中應當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一些簡單的互動和一些具體的實例來加以鑒別和判斷。這樣一來也會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同時也是增強了單詞記憶的程度。以往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全部掌握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了。
2.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加強 英語課程的改革主要是強調(diào)了英語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選擇性和綜合性,并且英語教學的實際內(nèi)容越來愈強調(diào)在學生實際生活當中的知識。而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理應要綜合性的學習知識,要加強對于其他學科的把握。而英語本身的教學內(nèi)容是與其他的學科相互關聯(lián)的。并且在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就越來越重要,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tǒng)的一些教學方式,要積極的與學生之間增加溝通,并促使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3.“鼓勵式”教育的提出 教師應當在一定程度采取一種“鼓勵式”的教育方法,要在一定時間內(nèi)及時的重復以往的一些教學內(nèi)容,同時增加新的教學內(nèi)容,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兩者相結合。這樣通過不斷的重復式的學習可以堅實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而針對于某些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不應當放棄,應當做到降低對于這些學生的要求,比如說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要降低難度。這樣也可以引導他們學習英語。并且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當要及時的提問,要多鼓勵多激勵。這樣的“鼓勵式”的教育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慢慢的學好英語。
4.倡導自主探究性的學習 在新課程的改革下英語的教學開始發(fā)生了實質性的改變,不再是以往的一些簡單的說教。在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互動性的學習,是以一種相互合作的關系。教師在教學的課堂上所扮演的是一個輔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2]。切實的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來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積極的鼓勵學生自主性的思考和自主性的探究。
結束語: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初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中英語的教學是切實的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認知的能力來進行教學的,這樣的一種貼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在心理上對于英語一種恐懼,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興趣。構建一個合適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是十分重要的。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也開始逐漸認識到學習英語并不是單純的口頭上的記憶,更加重要的是要落實到實際的運用當中。現(xiàn)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依舊是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下,這樣的情形會在日后得到一定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