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艾杰,盧緒彩
(日照市莒縣桑園衛(wèi)生院,山東日照 276500)
在臨床上,造成股骨干骨折的原因多是暴力損傷,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傷處通常伴隨著錯位和重疊,給后續(xù)診斷和治療都帶來很大的影響。不僅如此,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出現了出血、疼痛、腫脹等現象,甚至會進一步對患者傷處附近的臟器帶去傷害,可見股骨干骨折對患者的生存能力影響之大[1]。現如今人們對外部生活條件的依賴,使得股骨干骨折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掌握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該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于該院接受治療的8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于該院接受治療的82例患者納入該次研究,,經過X線或者CT檢查得到確診,均符合股骨干骨折合并膝關節(jié)損傷的診斷標準,并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手術禁忌證患者等,將全部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男28例,女 13例,年齡為 26~62歲,平均年齡為(39.4±3.2)歲;研究組男 27 例,女 14 例,年齡為 25~60 歲,平均年齡為(38.5±3.1)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該次研究,并得到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照組:采用前外側入路手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給予X線檢查,對病情進行評估,取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在患者大腿部前外側作一切口,切開皮下組織和深筋膜,并將股中間肌剝離至股骨,以充分地暴露手術視野,在剝離過程中要加強進行止血和結扎。
研究組:采用后外側入路手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給予X線檢查,對病情進行評估,取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在患者大腿部后外側作一切口,將髂脛束和闊筋膜向縱行切開,然后分離髂脛束后方股二頭肌腱至股骨側面,使股骨遠端處的手術視野更加的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合并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應根據手術情況延長手術切口,如果存在關節(jié)內骨折,在手術過程中應對髁間骨折進行復位,再采用內固定方法對股骨遠端進行固定;根據骨折損傷情況采取植骨對受損部位予以修復。
觀察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和膝關節(jié)損傷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并將得到的結果做好詳細的記錄。其中治療效果判定為: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且屈膝角度在130°以上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且屈膝角度在90°~130°之間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變,且屈膝角度在90°以下為無效,以顯效和有效來統(tǒng)計治療有效率。膝關節(jié)損傷恢復情況主要是采用膝關節(jié)HSS評分法,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膝關節(jié)恢復越好[2]。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 t檢驗,并用(±s)表示,計數資料以 χ2檢驗,并用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2 所示。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生率,發(fā)生股骨干骨折的原因大多是因為身體遭受了來自外界的過度應力作用,現如今我們生活在城市中,周圍有許多人造物會因為各種原因帶來傷害,如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墜落,或意外摔倒等,這些都可能會造成股骨干骨折[3]。股骨干骨折的主要骨折位置基本在股骨干的中上位置,通常發(fā)生骨折后即為粉碎性骨折,且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和出血,隨之帶來的血壓降低、功能受限等問題會持續(xù)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嚴重時會影響到傷處周圍的臟器,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帶去負面影響[4-5]。手術是治療股骨干骨折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術后容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膝關節(jié)損傷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之一。因此,通過手術后對合并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進行復位和內固定,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表2 兩組患者膝關節(jié)損傷恢復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膝關節(jié)損傷恢復情況比較[(±s),分]
組別H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1)對照組(n=41)t值P值53.48±4.37 52.92±4.28 0.596>0.05 70.14±5.60 64.37±6.02 4.494<0.05
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78.0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6.1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后膝關節(jié)損傷恢復情況,治療前,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HSS評分分別為(53.48±4.37)分和(52.92±4.28)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HSS評分分別為(70.14±5.60)分和(64.37±6.02)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股骨干骨折合并膝關節(jié)損傷治療過程中,采用后外側入路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高于前外側入路治療的效果,能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