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芭芭拉·拉夫特里
科林慢慢地從學(xué)校往家走。翻過這個愛爾蘭小漁村周圍的小山丘時,他步履沉重。在科林眼里,今晚不像圣誕前夜,也許是因為還沒有下雪的緣故吧。
但科林知道,今晚不像圣誕前夜的原因還有一個——一個他甚至都不敢在心里小聲嘀咕的原因。
他望了望山谷那邊鉛灰色的大海。濃霧封鎖的海面上連船的影子都沒有。已經(jīng)7天了,他父親在上面工作的那條帆船7天前就應(yīng)該回來了。
“我準備從謝特蘭群島給你帶回一條小牧羊犬?!备赣H離開的那天早晨大聲說,“我敢肯定,圣誕節(jié)前一星期你就會看到它了?!?/p>
但已到了圣誕前夜,科林現(xiàn)在只盼望父親平安回來。他望了望聳立在山頂上的燈塔。7天前,一場特大的北風(fēng)使燈塔的電線短路,整整7天沒有燈光為進港的船只導(dǎo)航。
科林推開自家小屋的門,聽見媽媽在廚房里走動?!翱屏郑覀冃枰S多泥炭生火?!眿寢寔淼角懊娴姆块g里說,“爐子快熄滅了,我們也該點上圣誕蠟燭了?!?/p>
“媽媽,我不想點蠟燭?!笨屏终f。
“我知道,我也不想?!眿寢尰卮穑暗趷蹱柼m,每個人在圣誕前夜都要點一根蠟燭,甚至當家里遇到了傷心的事,你也必須點上這根蠟燭。來吧,這里有兩根蠟燭,我們一人一根。如果你挖些泥炭來,我們不久就可以開飯了?!?/p>
科林來到屋外,把一個筐子拴在驢背上。他牽著毛驢向山上走去?!艾F(xiàn)在連給帆船進港導(dǎo)航的燈光都沒有,”他一邊說一邊瞟了瞟燈塔,“我不想點蠟燭。”毛驢搖了搖頭,凄涼地嘶叫著,好像聽懂了他的話似的。
在注視燈塔的時候,科林突然有了主意。
科林急忙跑上山頂。他來到燈塔前,“砰砰”地用力敲門。燈塔看守人達菲先生從塔里跑出來,把門打開一條縫?!澳贻p人,你把我這個老頭子嚇了一跳。圣誕前夜應(yīng)該是平安、寧靜、祥和的。你究竟有什么事呢?”
“達菲先生,”科林氣喘吁吁地說,“您從前是怎樣點亮燈塔的?您還能把它點亮嗎?”
“唉,電線燒壞了,孩子,附近買不到那樣的電線?!?/p>
“我是說,在沒有電之前,您是怎樣點亮燈塔的?”
“噢,用放在地窖里的那盞大油燈?,F(xiàn)在我這兒沒有油──要好幾夸脫油才夠呢?!边_菲先生盯著科林,壓低了聲音,“我懂,你是在想你的父親,他在那條失蹤的船上……”
“用煤油點燈能行嗎?”
“我看行。”達菲先生沉吟著,“雖然我從來沒試過??墒牵F(xiàn)在村里誰家有哪怕一夸脫煤油?大家都買不起,只能挖泥炭來生火?!?/p>
沒等達菲先生把話說完,科林就牽著毛驢跑掉了。
他跑回了自家的小屋,迅速從廚房里拿了4只水桶,轉(zhuǎn)身就往外跑。他媽媽追到臺階上:“科林,你上哪兒去?泥炭呢?”科林把水桶拴到驢背上,已經(jīng)走遠了。
科林知道,圣誕前夜,在愛爾蘭人的家里,一根點燃的蠟燭意味著任何走近門口的陌生人都將受到歡迎,他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F(xiàn)在天已經(jīng)黑了,他能看到柔和溫暖的燭光在山坡下面的每一幢小屋里亮了起來。他牽著毛驢不停地奔跑,一直跑到村口的第一幢房子前。
“您能從油燈里給我倒半盞煤油嗎?”科林用同樣的話問遍了窗口有燭光搖曳的每一幢房子。
一小時后,煤油裝滿了兩只水桶。
科林來到燈塔前。他敲了敲門,達菲先生走了出來,瞪大了眼睛看著他和那滿滿的兩桶油?!熬谷挥羞@樣的奇跡?”達菲先生問,“這些油足夠點上大半夜了!啊,我去地窖里搬那盞大油燈?!?/p>
“我再去弄些煤油來?!笨屏终f著就朝山下跑去。
兩小時后,科林又從鄰村搜集了兩桶煤油。當他牽著毛驢爬到半山腰時,燈塔忽然閃出了亮光。一道巨大的光柱越過山谷,穿透濃霧,射向黑沉沉的海面。達菲先生把大油燈點亮了!
科林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媽媽從爐火邊的凳子上跳了起來。“科林,你上哪兒去了?你真叫我擔(dān)心。你沒有吃晚飯,也沒有點你的蠟燭!”
“我點了蠟燭,媽媽,一根大蠟燭!這是一個秘密,我現(xiàn)在還不能告訴你。但它的確是一根巨大的蠟燭!”
隨后,科林吃了晚飯,上床睡覺去了。
他實在太累了,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他整夜都夢見蠟燭、漁船、一桶桶的煤油……突然,他似乎聽到一陣吵嚷聲。“船進港了!船進港了!”好像有100個聲音在他耳邊回響?!八麄冋f,幸虧有了燈塔,達菲先生點亮的燈塔。風(fēng)暴過后的整整一個星期,他們只能在濃霧里漂蕩,摸不清進港的方向,其實他們離海港不過10海里。”
科林睜開了眼睛。天亮了,媽媽正站在門邊,人們在外面奔走相告??屏謴拇采咸饋?,穿上衣服,跑到門口朝海港望去。是真的!有一條帆船泊在港灣中,在灰色的大海的襯托下,漆黑的帆纜上懸掛的白帆顯得那么寧靜安詳。
科林沖出屋子,奔向海港。他感到濕潤的海風(fēng)吹在他臉上。開始下雪了。啊,圣誕節(jié)真的來了,幸福從天堂一直降臨到他的心里!
(王世躍 譯)
寫 法 探 討
一個孩子通過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在很多個家庭的幫助下,使沒有燈光的燈塔有了光亮,進而使自己的父親乃至一整船的人平安歸來,這故事本身就很有感染力,因為它充滿了善意和溫暖。而事實上,這個故事還可以作為寓言來解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愛爾蘭)遇到災(zāi)難或困難時,只有全體民眾團結(jié)一心,貢獻各自的一份愛心和力量,才能夠轉(zhuǎn)危為安,迎來幸福從“天堂”降臨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