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鴻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課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素質教育階段,然而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諸如,閱讀課上教師過分地注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不注重閱讀的整體性;閱讀課導入占用大量篇幅,喧賓奪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被聽力錄音所代替,閱讀課上成聽力課;不重視學生朗讀,閱讀課氣氛沉悶,教學模式程序化等等。這些都不利于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筆者結合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對新時期下的高中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提出一點淺顯的意見:
1. 精選閱讀材料,掌握文章結構
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求,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材料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材料來源。雖然教材中的材料豐富,但是其呈現(xiàn)的方式和教學流程是非常單一的。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實際的教學目標,對材料進行替換、增加、重組等操作,以便更好地適應學生需求。教師只有深入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了解閱讀材料的優(yōu)缺點,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進行教學,優(yōu)化閱讀效果。比如,教學的目標是訓練學生的略讀(skimming)技巧,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一篇篇幅比較長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限時閱讀,并完成相應的任務。以“Wildlife protection”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選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閱讀材料,讓學生先自己說一下自己對Daisy的了解,根據(jù)標題預測一下本文將要講的內(nèi)容。隨后讓學生略讀,概括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和理清文本的結構,并完成下表:
通過精選材料,教師設計符合學生閱讀興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主旨,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對詞匯、短語的語境化理解。
2. 充分解讀材料,掌握文本細節(jié)
文本解讀(interpretation of text)是閱讀教學的核心,教師要從詞匯、細節(jié)、閱讀深度、文本理解和觀點評價等方面展開,強調(diào)閱讀文本的價值取向,強化學生的細節(jié)把握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閱讀文本的背景、細節(jié)、語言、框架等內(nèi)容,從而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表達的觀點,滲透的情感,達到高效閱讀的教學目的。還是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閱讀為例,學生在掌握文本結構和大意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細節(jié)進行深度理解,讓學生將Daisy的感受和文本中的論據(jù)(理由)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即將文本的細節(jié)抽象化,讓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生活經(jīng)驗和作者意圖結合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對文本做出正確的判斷。教師可以讓學生精讀Para 1,并將下表(Daisy was sad!)補充完整:
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會對“Daisy was sad”的原因進行查找,從自然災害方面和社會性因素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如:Pollution、killing and overhunting等,從而理解細節(jié),得出段落大意: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me endangered species.同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下面各段的精讀,既能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文本。
3. 質疑和批判,培養(yǎng)思維品質
以往的閱讀一般是就文本信息進行理解和梳理,學生很少進行質疑和批判,這就使得學生思維能力不能有效提高,限制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和文化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思考,辨別文本所傳遞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假設、推斷,發(fā)現(xiàn)文本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讓學生能夠對文本中的觀點和思想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做出科學的評價。這樣,學生才能靈活地使用信息,理性地進行閱讀和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比如在“Earthquakes”閱讀教學中,“A night tha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主要是描寫唐山大地震事件,但是文中的修辭手法運用非常好,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和推敲,有學生認為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autumn leaves這句的修辭運用不好,秋天的落葉是凄美的,這和地震后造成的慘烈是沒有可比性的。通過學生的辯證閱讀和思考,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
總而言之,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更應該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辯證地進行閱讀和思考,將文本內(nèi)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內(nèi)容,并進行閱讀素材和經(jīng)驗的積累,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