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蘭
(寧夏同心縣人民醫(yī)院內二科 寧夏 吳忠 751300)
支氣管擴張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對患者的肺功能會產生不良影響,支氣管擴張容易合并支氣管哮喘,不僅加重了病情還增加了治療難度[1]。激素吸入是目前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但對于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是否會加重支氣管擴張程度,從而加重感染目前尚無定論[2]。為進一步探討激素吸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做如下研究。
選擇我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間收治的72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5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會制定的關于支氣管擴張以及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將入選的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5.3±1.8)歲,平均病程(4.4±0.7)年;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4.8±1.5)歲,平均病程(4.8±0.5)年。一般資料組間差異未見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止咳、祛痰、抗感染、解痙、平喘、吸氧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激素吸入治療,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0.1mg,2次/d,療程為3個月。
根據(jù)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肺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改善情況對臨床療效進行綜合評價[3]。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明顯改善,肺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較之前有所緩解,肺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基本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肺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均未改善??傆行Ю龜?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對搜集到的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所示,觀察組患者經(jīng)激素吸入治療后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4%,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8%,治療總有效率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感染等不良反應。
表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對比[n(%)]
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臨床研究表明這兩種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并相互影響[4],支氣管擴張會助長細菌的繁殖,容易造成細菌或真菌感染,從而引發(fā)哮喘。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臨床多表現(xiàn)為支擴和哮喘癥狀的疊加,但以哮喘癥狀為主,因此臨床應重視控制哮喘癥狀。常規(guī)對癥藥物治療哮喘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激素吸入治療哮喘[5],以達到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控制氣道炎癥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激素吸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后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肺功能及血常規(guī)指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治療總有效率為94.4%,高于姚淑芳[6]的研究結果(93.02%),此外治療過程中并不會增加感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治療的安全性較為可靠。歐陽遠輝[7]報道:吸入一定量的激素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對于改善患者肺部情況,有效降低感染發(fā)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支氣管擴張是支氣管反復感染所致,因此臨床應針對感染進行積極治療,在激素吸入后進入機體能有效抑制氣道內炎癥細胞聚集,在控制氣道炎癥的同時減輕氣道高反應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為強效激素,其能夠抑制支氣管滲出物,阻止各種過敏
介質釋放,解除支氣管痙攣,局部抗炎及血管收縮力較強。霧化吸入后可在短時間內在局部形成高濃度,迅速起效,且藥效更為直接,此外局部應用不會抑制人體皮質功能,因此不會發(fā)生因皮質功能紊亂所致的相關不良反應,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綜上所述,激素吸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好,安全性可靠,應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