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她們樂于沿著跑道慢慢達到目標,也善于通過法律細細刻畫公正;她們在奔跑的時候全力以赴,步伐堅定,在工作的時候心懷信仰,為夢而戰(zhàn)!她們是跑者,也是法律人!”這段充滿情懷的文字來自檢察日報社正義網(wǎng)攝制的短視頻《奔跑吧,法律人!》,這部作品講述了三名熱愛跑步的女性法律從業(yè)者在法治大時代中的選擇和堅守故事。
這部作品從160余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2018年“首都女記者短視頻大賽”的“優(yōu)秀選題獎”。來自專業(yè)評委的認可,對于我們這樣非影視或視頻專業(yè)出身的制作團隊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激勵,作為作者之一,在此向大家分享一下該作品的拍攝緣由和制作體會。
普通人眼中的法律人是什么樣的呢?普通人受大眾影視里律政劇及法律自媒體影響,對法律人大致有兩種認識。
在他們眼中,一種是西裝革履、氣場強大、性格強勢的“霸道總裁型”法律人,比如《人民的名義》中的檢察官侯亮平、《何以笙簫默》中的律師何以琛等;一種是“流水式辦案、工作壓力大、待遇不豐、槽點不斷”的“司法民工型”法律人,比如“法律人那些事兒”“水煮法律”等法律類自媒體公號的一些文章中談到的法律人就是這種形象。
其實這都是被演繹被夸張后的“法律人”,在我們?nèi)粘2稍L過程中,真實的法律人并不是這樣。
他們?yōu)閷崿F(xiàn)職業(yè)理想信念堅定,檢察官和律師為了辦好自己負責的案件,可以想方設法、不辭辛勞收集核實證據(jù),法官為審明一個案件,寫好一份情理法兼具的判決書,可以翻閱法典、尋查判例、夜戰(zhàn)到天明;而脫下職業(yè)“戰(zhàn)袍”,他們也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分子,擁有自己的精神小世界,雖也經(jīng)歷人生中所有的五味陳雜,但都積極熱烈地踏實生活。
而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摹侗寂馨?,法律人!》的初衷,我們想把這些真實的、未經(jīng)演繹的、充滿正能量的法律人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那么,為什么要選擇跑步的法律人?為什么會將跑步和法律這兩種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呢?為什么是女性呢?
這其實有賴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生產(chǎn)中的“跨界思維”,指的是突破原有行業(yè)慣例和常規(guī),通過嫁接其他行業(yè)的理念和技術,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行為,其最重要的是把握不同行業(yè)的本質(zhì),將相近的因素、領域和環(huán)節(jié)進行結合從而達到創(chuàng)新目的。
借助這種思維,我們發(fā)現(xiàn)跑步的人和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實際上存在很多天然的共性,而且都很具有正能量。比如他們都信念強大、目標明確,跑步的人就是要抵達終點,法律人就是要實現(xiàn)公平正義;又比如他們抵達目的手段相似,二者都需要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團隊的鼓勵和幫助;再比如他們具有同類的品質(zhì),心性堅定、意志堅強、耐力持久等。他們是真實賽道上的跑者,是追求法治路上的跑者,也是人生馬拉松中的跑者,這正是我們想要去展示的法律人形象。
當我們確認了拍攝對象應具有的特質(zhì)后,考慮到該作品要參加“女記者短視頻大賽”,應該更突出社會發(fā)展法治進步中女性的力量,所以便決定專門拍攝“熱愛跑步的女性法律工作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北京市檢察院檢察官劉麗娜、北京市高級法院新聞辦干部劉白露、北京華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毅都向記者證實了跑步與法律之間“有很多相通點”。
比如,劉麗娜檢察官認為法律與跑步都能夠保持活力,不斷進步。她說:“檢察官這個職業(yè),不僅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也是整個法治進步的代表。運動的精髓在于保持活力,而法律也是一樣,不管是立法者、司法者,都要保持這個活力,要以積極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的心態(tài),來工作,來面對這些不同的變化?!崩钜懵蓭焺t認為兩者都是需要信仰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拔遗苋恬R拉松,到三十八九公里的時候,真的是一種信仰在支撐著我,這種狀態(tài)跟我從事法律工作很像,比如2018年,是我律師執(zhí)業(yè)的第十個年頭了,我對這份職業(yè)這份工作的熱情其實不能用一個簡單的信念所能支撐的,它一定是一種信仰,而且是很清晰的信仰,才能使我繼續(xù)堅持下去?!?/p>
任何一個短視頻的生產(chǎn)流程基本上都離不開三個環(huán)節(jié):前期策劃、中期拍攝采訪、后期剪輯。我們制作團隊剛好是三個人,每個人負責一項工作,而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前期策劃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它確定了這個視頻的主題、調(diào)性和風格。
在拍攝采訪前,負責前期策劃的曹麗輝召集團隊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除了確定視頻主題為“奔跑吧,法律人”,大家還一起討論預設了成片效果。
該視頻主要的目的是帶大家認識“跑步前進的法律人”,自然我們的采訪對象就會在“跑者和法律人”兩種身份間來回切換,于是負責視頻拍攝和剪輯的田昊就提出,可以參考抖音上很火爆的“換裝人生”小視頻來確定片頭剪輯思路,而整體視頻則可以使用“對比蒙太奇”的思路來表達“法律人在追求法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跑步前進”的主旨思想。
如此一來,我們雖然不像專業(yè)拍視頻的團隊會去畫分鏡頭腳本,但因為前期策劃設計都已經(jīng)完成,在拍攝和剪輯時心中就會有數(shù)。比如哪些鏡頭是必須要有的,哪些鏡頭是不用拍的,哪些是特寫鏡頭,哪些是遠景鏡頭,哪些鏡頭需要搭配使用,哪些鏡頭又獨成篇章。最后大家看到的這部作品雖只有3分鐘,但這背后卻是6個小時的拍攝采訪,22小時剪輯加工,耗時14天的前期溝通準備。
我們跟拍了三位法律人的工作和生活,看見她們在寒風中的北京城門樓子上跑步,在街角公園里的夕陽下遛彎,在溫暖明亮的會議室里吃蛋糕,也在案卷繁多的辦公室里和同事嘮嗑,和記者分享過她們的成長故事和職業(yè)理想。這是法律人真實的樣子!我們只是想把這些溫暖和正能量用視聽語言表現(xiàn)出來,讓這些“真實的法律人”被看見。